在上海,一個月收入居然夠打447.4次車!比這些城市都便宜
「十一」出行在即,選擇自由行的人總免不了要打車。埃及首都開羅打車最便宜,三公里僅3塊7角(本文貨幣單位均為人民幣)。瑞士蘇黎世最貴,三公里就要170多元。可他們賺的也最多!蘇黎世每月人均稅後收入高達近四萬元,居世界第一。因此,計程車到底貴不貴,還是當地居民最有發言權。我們將上海和全球28個量級相當的城市對比,梳理了自1988年來的計程車調價歷史,帶你一起感受上海「差頭」的價格水平。
一個月賺的錢,打幾次出租就沒了
2016年,知名城市評級機構GAWC評選出了28個全球頂級城市,上海排在第九名,前八位是倫敦,紐約,新加坡,香港,巴黎,北京,東京,迪拜。在這28個城市中,上海計程車的價格處在什麼樣的水平呢?你的月薪夠你打幾次車?
新加坡成為了打車最划算的城市,如果你在新加坡工作,每月收入可以打767次計程車。迪拜、紐約、洛杉磯、芝加哥這樣傳統的富庶城市,計程車的費用對他們的收入來說也並不算高。日本東京、義大利米蘭的計程車可以算是「奢侈品」了,賺得多但也經不起打幾次車。在發展中國家裡,印度孟買居民的收入雖不如我們北上廣,但打車還是划算得多。放眼這28個全球頂級城市,上海排在第十位,一個月收入夠打447.4次車。還是經濟實惠型!
和公共交通比,上海打車性價比很高
我們感受計程車價格昂貴與否,不僅與收入相關,還與大多人數日常出行都會選擇的公共交通費用息息相關。對比出行費用,發展中國家的城市不論是計程車價格還是公共交通費用均比發達國家的城市要低廉許多。那到底是坐公共交通划算還是打車更划算呢?
在米蘭、布魯塞爾等一眾歐洲城市,出行的最好方式是乘坐公共交通。米蘭打車的性價比最低,三公里出租價格占公共交通月均花費超過26%,乘一個月的公共交通還不夠打上4次車。同為亞洲城市的東京,三公里出租要價107元,而每天乘坐兩次公共交通,一月只需要747元。作為亞洲最早擁有地鐵的城市,東京龐大複雜的有軌列車線路造就了高效低價的公共交通,17家交通公司每日同時運營著上百條列車線。在這一輪比較中,上海排在第11位,性價比可以說是很高了!在紐約同樣如此,急性子的紐約人愛在街頭揚招,和隨處可見的小黃車成為了城市一道特別的風景。
白手套,統一制服,內飾清爽,師傅開車又穩又快……上海計程車的光輝歲月可以追溯到解放前,可那時候的「差頭」型號和價格卻是五花八門。到了1998年,「桑塔納」車型一統天下,上海計程車這才有了相對統一的定價。19年來,上海計程車總共調價5次,三公里從10元漲到14元,10公里從24元漲至31.5元,遠距離從10公里調整至15公里,因此坐得越遠越划算,價格比六年前還要低。
1998年的上海,職工月平均工資為1005元,18年後我們的工資翻了六倍,達到了6504元,10公里出行對我們來說也不再是遠距離。在德意志銀行發布的《2017年全球城市價格地圖》中,上海的生活物價指數排在第16位,工作日8公里計程車價格排在第40位,公共交通月花費排在第39位。但價格並不是衡量城市宜居的唯一指標,我們懷念的也許還有上車後「差頭」師傅的一句「儂好,去哪裡?」,下車前的「謝謝,再會」。


※意外!羅斯剛走,國務卿蒂勒森「緊急」訪華,安倍竟然去了中國大使館,15年來頭一遭
※亞冠中日大戰今晚打響,做好這三個細節,上港就有望拿下!
※尷尬的中國鋼管舞國家隊
※默克爾4.0來襲,第四個任期擔子或將更沉重
※國內航空公司「手機禁令」解封?允許使用手機不等於可以打電話,不要理解跑偏哦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