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出世界尖端裝備比美強10倍 可探測到月球信號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
9月15日晚23時23分,中國「天眼」之父、著名天文學家南仁東因病去世,享年72歲。
相信在此之前很少人會知道南仁東是誰,但你要是知道了他20多年來只專心致志的做一件事,傾注了生命中近三分之一的時光,只為打造中國「天眼」。
2016年9月25日,歷時22年建成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在貴州省啟動,被譽為「中國天眼」。這是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比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強10倍。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我們可以自豪的說中國天文科學趕超了西方。
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射電望遠鏡(FAST),由於其靈敏度高,因此能探測的更遠。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FAST」項目總工藝師王啟明曾打了個比方:「假設你在月球上打電話,FAST可以探測到你的信號。」
FAST除了能幫助我國天文研究向前邁進,對國防事業也能帶來不小的幫助。在中國「天眼」問世前,作為全球最先進的阿雷西博望遠鏡始建於美蘇冷戰最激烈的1963年,而且還是直接誒由美國國防部投資建設而成的。
原來在上世紀60年代美蘇都擁有將對方核打擊並摧毀無數次的核導彈,而能探測到對方攜帶核彈頭的彈道導彈,則成為優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沒有先進的軍事衛星和導彈預警能力的背景下,高精度、大口徑射電望遠鏡擔負起了「彈道導彈預警」的重任。此後,美蘇分別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修建射電望遠鏡,通過大量射電望遠鏡監控太空中的一舉一動。
如今,中國「天眼」可以進行高解析度微波巡視,以1HZ的分辯率診斷識別微弱的空間訊號,作為被動戰略雷達為國家安全服務。
南仁東作為我國的英雄,當得知他逝世的消息後,英國喬德雷爾·班克天文台發布哀悼:「很難過地得知我們的中國同行,南仁東教授去世的消息。他是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的首席科學家,也一直深受來自全世界同行們的敬重。我們懷念他的勇往無前和對天文學的熱情。」
同一天,荷蘭萊頓大學天文中心主任邁克爾·加雷特也告知同行們這個噩耗:「今天上午得知了一個讓人悲痛的消息。」
其他各國學者的留言更是令人動容:


※SpaceX打造新一代飛船,目的地飛往月球、火星
※科學春秋:現身說法:怎麼才能得諾貝爾獎?
※為何對宇宙生命的探索要避開藍巨星
※從《引力波》看LIGO:科學在爭議中前行
※活動報名 | 暗物質不發光?不放電?那我怎麼發現它……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