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全世界擁有最多米其林三星的城市,去吃什麼?
本文節選自《知日 · 東京就是日本!》特集內容,
一百多年前,法國米其林輪胎的創辦人出版了餐廳指南手冊,一度被奉為「美食聖經」。入選餐廳從一星到三星不等,獲得一星已是莫大讚譽,而三星餐廳則被認為值得特意安排一趟旅途,甚至漂洋過海飛去造訪。
令人意外又在意料之中,早在2012年,日本就超過發源地法國,成為米其林三星餐廳最多的國家。東京,則是世界上擁有三星餐廳最多的城市,總共12家,而這個記錄還在繼續刷新著。
東京這樣光陸怪離的國際化大城市,雲集了世界級別的老饕和匠人,什麼都有可能,連一碗豬排飯和蕎麥麵,都可以做到光芒四射,更別說懷石料理、壽司店和天婦羅,簡直是可以造「神」的場所。日本料理職人用他們特有的執著和專註,將小小一貫壽司、一枚天婦羅做到幾十年不變的極致,而米其林指南正是對這種「穩定高出品」的認可。
這便造就了東京米其林餐廳極其細分的種類:懷石料理、壽司、天婦羅、鰻魚飯、法餐、意餐、創意料理、壽喜燒、蕎麥麵……甚至還有居酒屋、關東煮、烤雞串、中華料理和韓國料理,共有20多種類型。東京的米其林餐廳不僅種類多,而且還有不少極其親民的類型,人均一兩百就能摯摘得一星。
或許比起廚師這樣冷冰冰的職業稱呼,這些米其林大廚更像藝術家,把「吃」魔法般地變成了一種「料理美學」。若想要去東京與美味料理完美邂逅,下面有一些並不太難預定、又可以充分體驗到東京米其林精髓的餐廳推薦。
壽司
鮨いちかわ
鮨いちかわ門外
在所有類型的餐廳里,壽司店的大將總給人特別冷峻的感覺,他們似乎是料理職人里的典型代表,要有高高在上的威嚴。畢竟,壽司就是一種「簡單到你無法說吃懂」的東西。
被孤獨感包圍的壽司職人,常常以不善交際、不會討好這樣的形象面世,位於上野毛居民區的鮨いちかわ卻是一家有趣的新銳壽司店。大將市川就散發著濃濃的離世氣質,對初次到訪的客人而言,沒有那麼好融入。tabelog上對他家的評價是:「寡黙」(沉默寡言)的年輕店主、「気鋭」(朝氣蓬勃)的江戶前壽司店,串聯起來大意就是——不太好應付。一頓吃下來才發現,市川桑對客人並非那種有距離感的畢恭畢敬,有才任性,還愛講冷笑話。
酒肴金槍魚幼魚
酒肴中的蒸鮑魚是名物,偌大一隻三陸產鮑魚,先切肉,再切青黑色的肝臟,給客人們平分,濃厚的膠質感,嚼勁足卻回甘。金槍魚幼魚刺身搭配岩鹽,粗暴的鹹味,乾澀地撞擊魚肉的肌理,帶來神奇的味覺。握壽司中的墨烏賊、針魚、星鰻比較出挑,還有一貫從未見過的天然牡蠣壽司。
天然牡蠣壽司
市川桑告訴我,他也是突發奇想,第一次做這款壽司,刷上醬汁後放入我手心。生牡蠣或炸牡蠣吃得多,倒是很少接觸這種塗了醬汁口味的。吃壽司的過程往往像爬山,有時候遇到這樣意外而有趣的風景,才是樂趣所在。
電話:03-3705-2266
地址:東京都世田谷區中町4-27-1上野毛リトルタウン(ritoru town) 1F
交通:東急上野毛站
營業時間:平日18:00~ 周日12:00~
休息日:周三
※海外客人需要酒店代為預約
日本料理
虎白
玄關風景
虎白屬於石川系餐廳,主廚小泉瑚佑慈曾是石川秀樹的徒弟,後獨立出來開店,屬於東京新晉的熱門三星懷石料理。同樣位於神樂坂的巷弄中,運用竹節元素的新日式玄關隔絕了外界的喧鬧,店內分為吧台和桌席,女招待身穿和服,環境卻並不刻意營造古意,整體是雅緻的現代感,令人舒心。
虎白的烤甲魚
虎白的料理並不太拘泥於懷石的流程,自成一格,帶一點霸氣,連熊掌都上過他家的餐桌。二月的菜單相對溫和,開胃菜後立刻上了一道炸物,女招待的解釋是「喜歡喝啤酒和香檳的客人比較多,大將做了適當調整。」刺身也一反傳統,用高湯做成啫喱型醬汁,北海道紫海膽則搭配海苔泥。和牛放在65度的高湯中輕輕一灼撈起,切成小塊後揉成球,削下黑松露,香氣層層疊加。強餚則是長崎產的甲魚,先煮後烤,焦香味混合濃稠的甲魚湯汁,再搭配淡路產的洋蔥泥。每道料理都有微微的失衡和錯落感,反倒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椀物
我倒是最喜歡那道不起眼的椀物,甘鯛真丈(類似於魚肉丸)配小蕪菁,湯極其鮮美,這種鮮不具有侵略性,像古代茶人平和又淡泊的人生,正是一頓料理中的精華所在。
電話:03-5225-0807
地址:東京都新宿區神樂坂3-4
交通:地鐵神樂坂、牛込神樂坂,JR飯田橋
營業時間:17:30~24:00 (L.O.22:30)
※周六17:00~24:00 (L.O.22:30)
休息日:周日、法定假日、8月中旬、年末年始
※有英文菜單和會英文的店員
天婦羅
深町
深町門前
天婦羅被眾多美食家認為是最能代表日本美食的東西,連名字都是舶來品,乍看下實在無法令人信服。只有去米其林餐廳吃一頓高級版天婦羅,或許才能改變固有看法。
深町位於京橋附近一棟不起眼的公寓底樓,進門便是一個L形吧台,連同大將深町正男,共有三名廚師在板前工作,他家的配料格外豐富,托盤上有天婦羅醬汁(つゆ)、檸檬、白蘿蔔泥、幼沙丁魚和鹽五種。
在午市忙碌工作的三位料理人
炸天婦羅,其實是在同時進行烤和蒸,在「衣」的包裹下,內部食材的水分不易脫水和升溫,就像在密閉容器內進行「蒸」。經驗豐富的料理人掌握好時間和溫度,便能最大限度保存食材的本味,深町這枚外酥里嫩的炸帆立貝就其中的典型代表。
炸帆立貝
深町的午市主廚套餐只需9000日元,也有更簡單的天婦羅定食,氣氛輕鬆家常,但食材卻絕不馬虎,九州產的蘆筍、鹿兒島的筍、鱚魚、星鰻、大蝦、蜂斗菜等旬物,均在大將的巧妙料理下發揮出各自的鮮味。「炸」適合味道怪怪的日本山野菜,油炸過程會削弱濃郁的藥味和苦味,突顯出特別的清香,尤其推薦紫蘇葉裹海膽天婦羅。
炸筍
天婦羅茶泡飯
吃過後才心服口服,天婦羅的確可以代表日本美食的精髓,香在外、鮮在內,難怪江戶幕府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也欲罷不能。
電話:03-5250-8777
地址:東京都中央區京橋2-5-2A?M京橋building 1F
交通:地鐵京橋
營業時間:周二到周五11:30~13:30 (L.O) 17:00~20:30(L.O)
周六、周日、法定假日12:00~14:00(L.O)17:00~20:30(L.O)
休息日:周一、每月第一、三個周日
※預約午餐時要提前選擇7000或9000日元的套餐,午市限定的天婦羅蓋飯不可預約。
鰻魚飯
五代目野田岩
五代目野田岩餐廳內
如果只能在東京吃一頓鰻魚飯,那我一定會推薦東京塔附近的五代目野田岩本店,這間1800年創業,擁有200多年歷史的老店。店主金本兼次郎先生是第八代傳人,料理鰻魚的技巧得到過政府頒發的頭銜,說是「人間國寶」也不為過。如今日本也沒有幾家店宣稱用天然鰻魚的,野田岩是其中一家,但天然鰻只在四月到十二月期間限量供應。
前菜鰻魚凍
最好點一個鰻魚多吃的套餐,可以品嘗到多種料理方式。前菜鰻魚凍晶瑩剔透,像是一塊剛凝結起來的琥珀,魚凍中留有濃度極高的鰻魚鮮味,滿口清香,入口即化。不加多餘調味料的白燒鰻魚純粹是為了引出食材原本的香味,筷子觸到微焦發黃的鰻魚時,翻露出雪白的肉,嫩滑和糯軟的口感交織。雖說搭配芥末和醬油也可以,但最簡單的吃法——蘸鹽,才最美味的。
白燒鰻魚
一家鰻魚飯店的功力好壞,還是要看「鰻重」的水準。先蒸後烤的關東式一直是料理鰻魚的主流,「首先要蒸,然後放炭火上烤,待皮肉之間的脂肪烤到全熟,要翻三十六回,蒲燒的話一面烤一面淋醬汁,四次左右。沒有死硬規矩,靠眼睛看鼻子聞,直到顏色漂亮發光、聞到脂肪油滴在炭上的香味夠格為止。」金本先生如是說。
鰻重
正是經歷如此的工序,野田岩的鰻魚飯才具有爆炸性的美味瞬間。
電話:03-3583-7852
地址:東京都港區東麻布1-5-4
交通:地鐵赤羽橋、谷町
營業時間:11:00~13:30(L.O)17:00~20:00(L.O)
休息日:周日、7、8月的土用丑日、暑期假日、粘膜年始
※預約兩位起
法國料理
L Effervescence
L Effervescence門外
作為東京法餐排名第二的餐廳,L Effervescence簡直是一股不可多見的清流,在一位難求的日本高級餐廳界,他家出人意料地擁有極其便利的網上預約系統。
當日菜單的主題是「風土~大海和大地相會的場所」,每道菜除了食材介紹,前面還有一個詩意的小標題,如「嚴冬物候」、「雪見」、「被爐里的溫暖」,串聯起來,便是一首流暢的行歌,看得出,主廚一定是個很有想法也願意創新的人。
整頓飯自己心裡的最佳是「雪見」——賞雪,新瀉產的甘鯛完全去鱗後,放入蛋清里浸一個晚上,在75度的水裡煮3分鐘,底下墊的醬汁用在昆布茶里發酵後的根芹菜做,帶有一點酸味,配橄欖油,微紅的魚皮下,帶點兒粉的白色魚肉閃著少女皮膚般的光芒,食感細膩柔軟。
鯛魚
定點蕪菁
京都七薪鴨肉
主廚生江史伸是畢業於慶應大學法學部的高材生,本應該西裝革履地站在法庭上雄辯,因為熱愛料理,跑去北海道的三星法餐廳和英國的肥鴨餐廳當學徒,終於學成歸來,在低調奢華的表參道附近開了L Effervescence。
L Effervescence主廚 生江史伸
敢於在法餐廳放Coldplay的歌做背景樂,把麥當勞蘋果派放到高級法餐中,要有多麼傲慢的自信,只有L Effervescence這樣搖滾的法餐廳才能做到。
電話:03-5766-9500
地址:東京都港區西麻布2-26-4
交通:地鐵表參道
營業時間:12:00~16:00 (13:30L.O)18:00~23:30 (20:30 L.O)
休息日:周日、周一
※可在tabelog頁面進行網上預約,有會英文的外籍服務生
葉醬 / text
阿里酥 / edit
闊夫塔、葉醬 / photo


※7個淺草周邊最接地氣的居酒屋,求完簽去喝杯酒啊
※趣聞五則 剛力彩芽向英國男子表白&「我的腹肌物語」等
※這個十一,知日和食帖要來上海啦!
※他的漫畫是我的童年陰影,但我還是愛他!
※日本人海外旅遊時在飛機上遇見的奇葩事,你可能都懂…
TAG:知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