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8個癥狀一出現,請趕緊查血糖!糖尿病已經在路上了

8個癥狀一出現,請趕緊查血糖!糖尿病已經在路上了

常見的糖尿病類型多為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多發於中老年人群。多數中老年人保健意識不足,也相對容易煒疾忌醫,所以往往忽視掉日常生活中身體的異樣表現。

而往往是這些異樣表現,是身體向人發出的疾病預警。糖尿病前期的幾個癥狀,也是最容易被人所忽視的。

1、不明原因的出汗

糖尿病會引發神經功能紊亂,汗腺分泌異常正常情況下的出汗。有一些人,經常莫名其妙就流汗。

無論是天冷天熱,動不動就滿頭大汗。又或者半邊身子汗多半邊身子汗少,或上半身有汗下半身無汗。還會發現某些部位出汗明顯增多,如手心、腦袋、脖子和背部等老是汗出不止,而其他部位卻沒什麼汗。這時候應該查查血糖了!

2、 皮膚瘙癢

糖尿病引發的皮膚瘙癢往往比較難治癒,在秋季較為常見。多數患者夜裡會比白天感覺瘙癢更重。

另外糖尿病患者的皮膚容易出現一種叫做脛前黑斑的表徵。腿上碰撞容易會出現黑色斑塊,並且較難消掉。

3、 小便帶有甜味且多泡沫

由於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因此尿液中帶有甜味。且由於長期的高血糖環境,引起腎臟損害而出現蛋白尿。尿液中蛋白偏高,容易起泡。

4、 視物模糊

在糖尿病的發病過程中,眼大部分組織都可受其影響而產生不同程度和不同癥狀的各種病變,最常見的有五種: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白內障、眼肌外麻痹、繼發性青光眼、糖尿病性視神經病變,這五種併發症都可導致失明。

中老年人常見突然視力不好,遠近都無法看清楚,應提防是血糖高引起視網膜病變,應趕快找醫生檢查。

5、 腳腫

糖尿病足引起腳腫。糖尿病患者長期處於高血糖的情況下,會增加血液的粘稠度,當血液的粘稠度增加時容易引起血管炎症,進而導致血管閉塞,從而引起糖尿病足。腳腫是糖尿病足癥狀之一,常見於下肢血管閉塞,進一步導致腳腫。如不及時治療,腳腫會轉變為腳潰爛,壞死,甚至截肢。

6、 不明原因的拉肚子

若每天經常拉稀便或稀水樣便,但沒有明顯肚子痛,應考慮是否血糖升高引起的拉肚子。

長時間的高血糖,會導致患者腸道出現微血管病變,造成自主神經功能的損害,形成腸蠕動失常、腸道內細菌異常繁殖,從而形成腹瀉。臨床觀察,大約有20%的糖尿病患者會發生腹瀉。

7、容易感到肚子餓,餐前低血糖

若經常在將要吃飯的時間就出現飢餓、乏力、心慌等低血糖癥狀,應引起重視,考慮是否胰島素分泌與血糖水平不同步。

正常人的胰島分泌功能,會根據體內環境的反饋而作出應答。餐後血糖升高時,胰島素分泌增多,降低血糖。當血糖值回到正常範圍時,胰島素分泌減少。

但是糖尿病前期的人群,胰島素分泌高峰滯後,與血糖高峰不同步。因此到了快吃飯的時間,血糖不高但胰島素分泌卻已經達到高峰,因此讓人出現餐前低血糖癥狀。

8、精神心理異常

高血糖環境易引起心腦血管病變。而心腦血管病變又容易導致精神萎靡、抑鬱、焦慮、悲觀和記憶力減退等精神心理異常行為。

任何疾病都是「早發現,早干預」能讓病人獲益最高。糖尿病也一樣。糖尿病早期癥狀隱匿,高危人群應注意以上細節。若出現可疑表現,應及時就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荷蓮全身都是寶,糖尿病患者的福音,不僅控糖、還能瀉火!
豬身上一個寶是糖尿病的「大剋星」,堅持吃兩月,血糖穩降不升
它們是天然胰島素,糖尿病的天敵,每天吃兩口,血糖穩定不上升
糖尿病友的節日,除了祝福,請收藏這份過節保血糖平穩的寶典!
糖尿病不想變成瞎子?5個方法可避免!瞎不瞎全在你自己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