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旅行的意義:你為什麼要旅遊?

旅行的意義:你為什麼要旅遊?

閱讀時間

5 分鐘

2017年10月1日,中國第18個「十一」黃金周正式開始,引領一代假日經濟的黃金周制度「成年」了。

今年特別之處在於「國慶節」與「中秋節」偶遇,共同造就了長達8天的「史上最長黃金周」,面對這麼多天的假期,很多人暗暗激動地規劃旅遊路線,想要大玩特玩一把。

不知從何時開始,旅遊成為了人們在假期的標配,從國內到海外,從跟團到自助,旅遊也成為了一些地區的支柱性產業,拉動著當地的經濟發展。總之,旅遊好像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甚至是無比高端的一件事情。

當被問到「你的夢想是什麼」時,很多人都會回答「環遊世界」,坊間更是流傳著關於旅遊的美麗傳說,最著名的當然是那個「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辭職女教師,還有各種賣房散盡家產去環遊世界的奇人們。

旅遊正在成為一項帶著光環、無比正確的事情;如果你有時間在家打遊戲、睡覺會被人詬病為懶,但是如果你選擇出去旅遊則顯得非常有意思。那麼,旅遊真的是必不可少的嗎?這或許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提到旅遊的時候,人們不自覺地會把人群分為兩派,一派是自助游,一派是跟團游。自助游的群體大多是年輕人,在他們眼中旅遊象徵著有品位、小資情調、小清新。

同時,縱觀那些著名的案例,你就會發現旅遊常常與辭職聯繫在了一起。當人們對現實生活不滿的時候,他們會想要逃離,最好的方式當然是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擺脫手上繁瑣無聊的工作。

很多人心中理想旅行應該和凱魯亞克的《在路上》一般,幾個朋友開著汽車,漫遊在無邊無際的公路上,目的地也許並不重要,他們所嚮往的是這種自由和新奇的感覺。人們之所以那麼熱愛旅遊,或許是將它當成了逃避當下的一個出口。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麗江成為了中國的旅遊聖地,很多厭惡了辦公室的白領們,紛紛奔赴到這樣一個充滿著異域風情且自由自在的地方。

也許不是麗江真的很美,而是他們心中需要這麼一個在遠方的「麗江」,而旅遊則可以看做是所謂「生活在別處」的美麗而又虛幻的幻想,至於是不是那麼美好,那就不得而知了。

而另一派,則是跟團游,更多是以年長人士為主,提到他們,人們或多或少會帶著一絲戲謔的色彩。

因為他們的形象伴隨著的是拍照、購物的流程化旅遊模式,最典型的莫過於歐洲七天五國游之類的,他們去巴黎,只去老佛爺商城和盧浮宮,一個是為了買LV的包,另一個則是去拍蒙娜麗莎和維納斯的照片。

這當然是誇張的說法,但也反映出了很多人在旅行時候的狀況,他們一天要去好幾個景點,一個景點就待個一兩小時,所能做的或許也就只有拍照了。

至於對當地文化有什麼了解,或許真的是很難談得上。但是,旅遊對他們依舊是充滿吸引力的,至少那意味著可以在朋友圈上發照片,代表著你去過很多地方。

對於旅遊的意義,人們提及最多的就是增長見識開闊眼界,指的是當你領略過了世界上不同的景色文化和生活方式之後,對待事物則會更為包容。

自古有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古代旅遊是個「貴族」式的舉動,能夠雲遊四海的大多是像李白這樣的詩人,大多數人一生都待在一個地方,他們沒有去往遠方的機會。

然而二十世紀後,隨著交通和通信的便利,旅遊被普及成了一種「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很多人都會在假期去到海灘度假。雖然越來越多的人去到了不同的地方,但是人們真的開闊眼界了嗎?

這個答案似乎是不確定的,旅遊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人們的自戀,人們旅遊是為了「show off」或是為了顧影自憐,好像人們所感興趣的還是自己,反而對世界,對他者並沒有多大的興趣。

其實,旅遊可以看做是認知世界的一個方式但絕非唯一,所以也沒必要存在著什麼優越感,更沒有必要去鄙視那些不喜歡旅遊的宅男宅女。

大哲學家康德一生都未曾遠行,儘管他活到80歲,他從未到過離他出生的小鎮60英里以外的地方,他去過的最遠地方只是「距他的出生地60英里外的安斯朵夫鎮」。

就是在這個小鎮上,康德用他的方式想像和探索著世界,就如他所言「一切知識都開始於經驗,但並非一切知識都來源於經驗」,人們完全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適合的方式,不喜歡旅遊也很正常。

在現代社會,旅遊業是作為一個行業而存在的,就自然存在著模式化的問題,每個人都去那些所謂的旅遊城市,觀看熱門的旅遊景點,買批量的紀念品。

每到假期,你都會看到故宮、長城、九寨溝等景點擠滿了遊客,然而為什麼所有人一定要去這些地方呢?就因為它們很著名嗎?然而,旅遊終歸是個很個人化的舉動,每個人的性格、個人經歷、愛好不同,所嚮往的地方,所要追尋的意義都不同。

一個喜歡巴薩的人,可以去巴塞羅那朝聖;一個喜歡海明威的人,可以去到巴黎找尋他寫下《流動的盛宴》的那個旅館;一個喜歡《月亮與六便士》的人,可以去大溪地找尋高更的蹤跡。

旅遊是通往遠方的道路,而那遠方並非真的遠方,只有當你和目的地有著某種微妙的聯繫的時候,旅行才可以稱之為旅行,否則那不過只是一次聲勢浩大的刻奇。

人們之所以嚮往旅行,恐怕也要歸因於那些寫得很美的遊記,這讓他們覺得旅行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否則怎麼會有如此多的感悟。

最著名的當然是切·格瓦拉的《摩托日記》,1951年切·格瓦拉和朋友阿爾貝托·格拉納多兩度靠騎摩托車和在公路上攔車,在南美洲五國漫遊。這可謂是開啟了窮游的道路,很多人嚮往著這種充滿著浪漫氣息的旅遊,期盼旅遊能夠改變他們的觀念和對世界的想法。

然而,這些遊記之所以迷人,是由於體驗,作者不是作為一個外來者去審視這個地方,而是將自己融入到其中。在《摩托日記》中最打動人的不是那些美麗的風景,而是麻風村,你如好奇那些麻風病人是如何生活的,就像書中所寫到的:

儘管已經相當疲憊,但我的雙眼卻拒絕入眠。眼中浮現的是兩個綠色的斑點:一個是已經被我拋在身後的世界,一個則是我所追求的所謂解放。在我飛越世間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的過程中,它們的形象始終與我這非凡的旅途同在。

這需要你去搜尋那些有意思、甚至是不為人所知的地方,如果你只去那些著名的旅遊景點,只是拍照,恐怕並不會有多大的體悟;旅行是為你提供了一個認識世界的機會,但其中的道路需要你自己找尋。

「你累積了許多飛行,你用心挑選紀念品,你收集了地圖上每一次的風和日麗,你擁抱熱情的島嶼,你埋葬記憶的土耳其。」陳綺貞唱著旅行的意義——離開,逃避。

然而旅行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或許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它或許是人對於個體的超越和想像,是對遠方的追尋,又或者它根本沒有意義,你賦予它什麼意義,它就是什麼意義。

題圖:周 晸

校訂:吳巍 / 姚色豐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路

新生訂閱號精選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生訂閱號 的精彩文章:

薛之謙人設崩塌,反轉年代我們能反思什麼?

TAG:新生訂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