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甘肅文藝網》第二屆採風活動之「探秘五庫」作品選:曹叒

《甘肅文藝網》第二屆採風活動之「探秘五庫」作品選:曹叒

《甘肅文藝網》第二屆採風活動之「探秘五庫」作品選:曹叒

快訊

2017年9月23—24號,由《甘肅文藝網》策劃舉辦的「《甘肅文藝網》第二屆採風活動之探秘「魅力五庫」活動」在五庫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圓滿成功。

曹叒散文

《五庫,火塘里燃燒的藝術品》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今天要說的五庫,位於隴南的東南邊陲,因為地處南邊,潮濕多樹木,故古人多以燒炭賣炭為營生,一部分銷於外鄉、外縣或者出市或省,但大部分還是賣給了當地人,因受交通、經濟、文化習俗等影響,也曾普遍以燒炭做飯為主。因此便有了五庫獨有的「火塘」。

「火塘」顧名思義,它就是周圍用磚或石頭等東西圍起來,中間用以燒炭或燒柴做飯的東西。在五庫,幾乎每個農家都有火塘,只要你走進五庫,不論入何人家都會發現,不管是專門修的廚房,還是和廚房客廳連在一起的「長五間房」因地勢和建築原因,本地農家建造房屋總會一字排開五間房連在一條線上,因此當地人稱為「長五間房」還是有能力,活人好的人家才修的起的,中間為客廳,兩側為偏房又叫灶房,靠近客廳的左或右一間為廚房,連通客廳。無論單獨的「廚房」或者所謂的「長五間」帶廚房,總會少不了「火塘」。

前面說到「火塘」和火塘上的「飯食」那麼就不能不講講五庫的特色食品和小吃,首先是「吊鍋飯」和「火掀饃」以及獨居特色的傳統菜「野菜燉臘肉」。「吊鍋飯」就是利用火塘的優勢,房梁拴一根鐵絲掉下到火塘上,然後打勾,將專門特製的吊鍋掛在上面,下面燒炭或柴火加熱做飯。「火掀饃」最具傳統藝術性,用一個圓圓大鐵片(杴),先和面發酵,然後將鐵杴放火上加熱,然後將和好的面做成大麵餅,放在大鐵杴上,放之前還必須撒一些火塘里的灰,利於下火塘時和鐵杴很好分離,兩面分別烙好後再下入火塘燒的火熱的炭灰里,捂熟即可。「野菜燉臘肉」則在吊鍋的基礎上,先將燒刮好的臘肉放入食鹽、花椒、干辣椒、生薑片燉個八分熟,再將採回的野菜放入鍋內,悶個五六分鐘,上好的「野菜燉臘肉」就可以出鍋了。

上面說了這麼多美食,那麼我們繼續來說說火塘,記得從我記事起,木炭已經很少用於做飯了,只是用來取暖,相反用的最多的是樹林里砍回來的柴火。冬天農閑時,大家都會趕著騾子或驢子進山去砍柴火,砍回來全部堆在大門口、陽台或指定的地方,等晒乾後用於做飯取暖,雖然後面經濟和交通的發展,電氣化的傢具進入農家,但還是沒有撼動這裡自古已經習慣了「火塘」燒「柴火」架「吊鍋」做飯的習慣,或許是一種根深蒂固的飲食習慣,也或許是這裡的人們為了適應這裡的氣候而沒法改變的,這些都等著我們去探秘和解讀。

去過五庫的人都知道五庫人尤其熱情好客,不管你是路人或者「貨浪客」,(「貨浪客」是對背著或挑著物品進村叫賣者的一種稱呼)只要進入村子,總會有人叫你去他家喝水吃飯,晚了還會熱情留宿,走的時候還會給你帶上乾糧。當然這種習慣肯定不止對於外來人,對於村裡所有的人,大家都一樣熱情,尤其是一家有困難兩家、三家都會不請自來幫忙,大家從來不說利益,只是把這種習慣一直延續,一家、兩家、三家、以至於整個村子的人都在這麼做。

一個「火塘」凝聚一家人。不管什麼時候,也不論你從那裡回來,只要回到家,看到「火塘」里的火在燃著,都會很自覺圍著做起來,一般每家每戶的「火塘」都是正方形的,四周都會配上板凳或椅子。這樣,「火塘」便成了團結一家人,凝聚一家人的象徵。

其次,還有每年的「神會」,基本每個村子都會有,一到臘月里,很多村子都會舉行「神會」俗稱「跳神」,每個村子都會把本村信奉的「神」當地人又叫「老爺」接到某家,這家有的是先前給神許了願,有的是每年一家輪流著,但每到誰家都必殺豬,而且第二天早上還要請全村上人吃一頓。關鍵的還是「神會」即「跳神」的晚上,同樣會照例在「火塘」生一堆大火,一般都會比平時大很多,因為那天晚上基本全村人都會參加,有時還有鄰村人,也會在「火塘」之外生幾堆大火。大家擠在一起,聊天、吃飯、玩遊戲。因此,「火塘」又成了全村人的凝聚象徵。

只要進入五庫,隨便走進一戶人家,這些情景都會浮現在你面前。首先會向你噓寒問暖,接著去「柴落」取柴,「柴落」即堆放柴火的柴堆,接著在「火塘」生火,然後掛「吊鍋」做飯,神奇的是,不管什麼飯都在「吊鍋」里做,而且做出來的味道就是比別的鍋做的好吃,誰也說不上答案。出鍋還圍著「火塘」吃,主人和客人一起圍一圈,邊吃邊拉家常,其樂融融。

說到這裡,不由得想起一件事來,記得前幾天一個朋友請我去吃「柴火雞」,那是去農家樂吃的,開車跑了好遠才找到朋友所謂最好的一家。做的時候我偷偷跑去瞄了一眼,才知道他們所謂的「柴火雞」原來就是把雞做好後放在柴火上煮熟的,我突然才醒悟過來,這樣說,我們豈不是祖祖輩輩吃的「柴火飯」何況「柴火雞」,當然只是心裡自言自語吧了,肯定當時不好在朋友面前提及。最終吃完,朋友還在給我推薦介紹,我也便做應承,不過說來也確實要勝於某些知名飯店的。

經過此事,又讓我對我們祖傳的「柴火飯」有了新的認識。後來和朋友開玩笑說:「沒想到我們祖祖輩輩沒有悟出來的道理,倒讓你們城裡人佔了先機」朋友聽完笑著直搖頭。當然,還有我們世代相傳的「火塘」以及「火塘」上的「吊鍋飯」,回頭想想,作為朋友,我真的該請他來五庫好好吃吃我們全系的「柴火飯」了,不能一味把錢全甩給了食不則味的所謂高檔飯店。

「火塘」不僅僅是一種「取暖」、「做飯」和團結的象徵,又是我們祖輩傳下來的健康飲食之道,更是一種烙上五庫民風民俗的文化藝術品。

一家一「火塘」,一家一「吊鍋」,也許這就是最深刻的「五庫印象」。

2017.9.29 凌晨兩點

作者簡介

曹叒:原名曹毅, 90後,甘肅武都人;甘肅作協會員,《甘肅文藝網》主編,武都區詩詞協會副秘書長,隴南詩詞會員。現著有詩集《傘緣》 、《半世浮塵》、《愛是慈悲,不愛亦慈悲》。曾獲中華文藝雜誌協會舉辦的第三屆全球華人創作邀請賽一等獎。作品散見於《人民日報》、《蘭州日報》、《詩刊》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曹叒 的精彩文章:

哈弗H6coupe 1.5T 手動精英版提車一年後的感受

TAG:曹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