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乾燥、飲水不足便秘上身 3茶飲潤腸解便
「秋老虎」持續發威,氣候乾燥、飲水不足,造成便祕與水腫患者大幅增多。中醫師指出,早晚溫差大,要排毒袪濕,首先應多喝水,讓水分稀釋並加強循環代謝,或是改善飲食生活起居,利用通便消腫藥膳3茶飲,調整身體免疫,潤腸解便祕、消水腫。
水腫與便祕是門診常見病灶,每年好發在9、10月間,雖然兩者致病機轉不同,但最主要仍是因氣候乾燥所致,尤其身體脾虛濕阻則會容易常水腫,若久坐久站,缺乏運動,喝水不足,更易導致便祕出現。若飲水太少,尿液未能排走身體的鈉質及廢物,也有可能會出現水腫。
除濕利水 潤腸消水腫
傳統中醫辨證認為,水分代謝與肺、脾、腎三臟關係密切,當三臟元氣虛弱,無法排出多餘的水濕,則造成水腫,所以補氣除濕利水為治療原則。常用去濕排水的中藥如茯苓、薏仁、玉米鬚、車前子、車前草等。但若同時出現口乾口渴、身熱煩躁、局部紅腫、大便乾結、小便量少等燥熱癥狀,則為濕熱錯雜,此時應添加涼潤退火中藥如沙參、玉竹、天冬、麥冬、桑葚、決明子等。
秋老虎持續發威,利用通便消腫藥膳茶飲,可改善身體不適癥狀。
改善季節性水腫與便祕 養生3原則
1、避免走太久、站太久,或坐太久,宜適度休息,保持睡眠充足。
2、適量運動,活動四肢,每次30分鐘為限,若能搭配促進下肢血液迴流的運動更佳,如倒踩腳踏車、抬腿等。
3、飲食宜清淡宜多吃平和及溫暖之食物,如鯉魚、雞肉、芡實、紅豆、蓮子、紅蘿蔔等,且儘量避免時常單獨吃生冷寒性食品,如冰冷飲料、生菜沙拉等。
排毒袪濕 飲食5錦囊
1.在烹調寒涼蔬菜時,可加入辛溫之蔥、生薑、蒜及胡椒等調味品,或與雞肉、牛肉等溫熱性肉類一起吃。
2.水梨搭配芭樂,番茄搭配櫻桃,蓮霧搭配龍眼,以免寒氣入侵。
3.若吃冰品或寒涼食物後,也可喝金桔桂圓茶、紅糖薑母茶、蔥薑蛋花湯等溫熱飲品,或湯品來排毒袪濕。
4.若屬於「濕熱錯雜」的綜合體質,在吃平和及溫暖食物時,也要吃涼潤排水的食物,減少上火反應,如冬瓜、芹菜、絲瓜、小白菜、絲瓜、蓮霧、番茄、鴨肉等。
健脾消腫 葯膳3茶飲
除此之外,以下3葯膳茶飲,對於潤腸消水腫也有加分效果,建議以下茶品服用時機,應以早餐或午餐飯後的養生茶飲或湯品為主,晚餐後則勿飲用,以免夜尿影響睡眠。
1.健脾消腫茶:
材料:茯苓1兩、黃耆3錢、葛根5錢、枸杞5錢(1至2天份)。
作法:枸杞除外,中藥加水2000㏄,浸泡半小時,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熬煮約半小時,過濾後加入枸杞即可當作日常茶飲。
功效:補氣散寒、去濕消腫、改善腹瀉;適用於氣血虛弱、便軟腹瀉等,適合寒冷體質者飲用。
2.通便消腫茶:
材料:車前子1兩、玉竹1兩、決明子3至5錢量(1至2天份)。
作法:中藥加水2000㏄,浸泡半小時,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熬煮約半小時,過濾後即可當作日常茶飲。
功效:去濕消腫、清熱通便;適用於上火氣體質飲用。
3.菊花決明解毒茶
材料:炒決明子20克、菊花和薄荷各10克、糖適量。
作法:將材料加入1000c.c.開水,以大火煮滾後轉小火,最後放入薄荷煮3分鐘,即可代茶飲用。
功效:炒決明子可潤腸通便,菊花、薄荷可清熱解毒、降火氣。
適用對象:有口臭、火氣大,且超過2天以上未排便者。


※糖友注意!柚子糖份高一顆抵3份水果,吃多血糖飆
※秋季到了必須吃的幾種養生蔬菜,你知道嗎
※周末斷糧這樣調理腸胃更健康
※知道嗎?這幾種食物嗎一起吃會殺了你的胃嗎?
※口臭難聞?這樣解脫口臭之苦
TAG:熱西達牙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