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父母常年不在家,留守兒童:只有我和爺爺,我擁有的是假父母

父母常年不在家,留守兒童:只有我和爺爺,我擁有的是假父母

一個瘦弱的身軀,拚命追趕著遠去的小車,淚終於忍不住流下來,不斷地重複著一句話:爸爸媽媽,我會聽話,我會聽話......;這是貴州山區一個留守兒童的聲音,這也是千千萬萬留守兒童的聲音。因為貧窮,年輕的父母不得不到發達城市去打工,只能過年過節才有機會回來和孩子團聚,甚至有些一年才回來見孩子一次。

為了生計,我們不能忽視孩子的心理。當你努力在外面拼搏一切,孩子漸漸離你遠來越遠,你們給他留下了許多的傷痛,那一份缺失的愛,如果不重視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埋下了那一縷不可抹去的傷痛。缺失的愛會形成了孩子有沒有父母在身邊都沒無謂,家裡有爺爺奶奶和我在一起就足夠了。見到了才真正感覺到是父母,沒有見到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正因為父母長時間在外面,家裡又是老人家。很多留守兒童小小年紀就學會做家務,照顧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年邁的爺爺奶奶行動不便,放學後三五成群地跑到山上面去撿一些干樹木,用來燒火做飯。身上到處是泥,手上寫滿了滄桑。正如他們所說我們習慣了沒有父母的日子,不是因為不想父母,而是想了也是白想。

他們如此平靜地說出自己對父母的思念,那是隱藏在背後的一種無奈。不是他們過早地願意堅強,而是形勢逼著他們要堅強。作為父母,請對留守在家的孩子付出更多的關心,要經常和他們進行溝通對話,讓他們傷痛的背後能找到一絲絲的溫情,那一種溫情是物質上無法取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鄉村小傑 的精彩文章:

TAG:鄉村小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