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毛主席布局貴州,出乎蔣介石意料之外,但他卻心中暗喜,所為何事?

毛主席布局貴州,出乎蔣介石意料之外,但他卻心中暗喜,所為何事?

史海拾記

【筆記君註:1927年,這是一個我們應該記住的年份。這一年發生了一起中共黨史軍史上重要的事件——秋收起義,到今天整整九十年了。秋收起義在中國的近現代史上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毛主席率領的第一支工農軍隊隨之正式創建,同時我們黨的第一面旗幟也正式誕生,是中國共產黨保存信仰火種、播撒信仰火種的一次重要行動。同時,秋收起義井岡山鬥爭、瑞金中央蘇區、長征等革命實踐是我們黨在危險境地中保存革命實力、以星星之火醞釀燎原的重要轉折。今天起,我們將一起聆聽歷史的腳步,回顧那波瀾壯闊的革命畫卷。】

上一篇說到毛主席建議給一線指揮員機動作戰權,在明確大方向的前提下,可以在戰場形勢的實際狀況下進行合理調整軍力,靈活機動作戰,這也符合毛主席一貫主張的十六字方針,主要是保存自己實力消耗敵軍為主。而不是死打硬拼,消耗自己本來就不寬裕的軍力。

因此紅軍進入貴州是一招好棋,一下子打亂了蔣介石的部署,他沒有想到毛主席已經逐步恢復在軍事指揮上的建議權。

國民黨貴州省主席王家烈自知根本無力抵擋紅軍,在紅軍進佔黎平時,即向各省軍閥發出通電,請求各省出兵貴州,聯合「撲滅」紅軍。同時致電蔣介石,懇求「中央飛令到湘各軍,西移黔境,及桂省部隊越境『會剿』,以期聚殲該匪,挽救黔難,無任感禱」。

紅軍大舉入黔,完全出乎蔣介石的意料,也使得他精心籌劃的湘西決戰計劃頓時落空,但他並沒有驚慌,反而有些得意。紅軍西入貴州,雖然使他失去了一舉根除「赤患」的機會,卻給予他以「剿共」之名收拾西南各省軍閥的天賜良機,而貴州軍閥成為他的第一個目標。因而,他嚴令在湘西等候紅軍的「追剿」軍,立即轉道向西,全力追擊紅軍。但又令湘軍追擊部隊只進至黔東地區,桂軍只沿黔桂邊界防禦,而密令嫡系薛岳部一路追擊,深入黔境,相機解決王家烈等貴州地方軍閥。

薛岳依計行事,率部大舉入黔,經晃縣(新晃)、玉屏向施秉、凱里方向追擊,先頭吳奇偉縱隊於27日進至鎮遠。當時的黔軍鎮遠行營參謀長黃烈侯在戰鬥詳報中記載,國民黨中央軍入黔時,曾張貼標語云:「不問匪竄方向如何,本軍總以入貴陽為目的。」黃烈侯埋怨道:「中央追繳軍」並不追剿,直接沿貴(陽)、龍(里)大道前進,開往貴陽,使得紅軍安全渡過了烏江。

而湘軍何鍵對蔣介石的心思一清二楚,且湘西之紅2、紅6軍團攻勢正盛,他也不願此刻分兵西進,遂令劉建緒率兩師兵力入黔,先頭於28日進至錦屏。黔軍王家烈部則集中六個團在施秉、黃平地區布防,準備阻止紅軍西進貴陽。

在國民黨軍重新部署的時候,紅軍部隊晝夜兼程疾速西進,執行中革軍委所確定的搶渡烏江,攻佔遵義的任務。12月28日,右縱隊紅1軍團第1師第1團佔領餘慶,第2師佔領老黃平(舊州);左縱隊紅3軍團佔領黃平,紅5軍團進至台拱。29日,紅軍向烏江方向繼續推進。前鋒紅1軍團兩路行進,紅2師進佔猴場(草塘)、陳家寨,31日進至木老平及其東北地區;紅2師於30日到達龍溪,進抵烏江岸邊,並立即展開北渡烏江的準備。大軍隨後跟進,野戰軍總部於31日到達猴場。

然而,就在這時,黨內的爭論卻再次發生。黎平會議雖然解決了紅軍最為緊迫的戰略方向問題,但並沒有來得及對中央的領導體制和軍事指揮體製作出調整,因而會議決議的實施缺乏必要的思想保證和組織保證,黨內、軍內的認識並未完全統一。

李德對否決了他與博古轉道黔東,繼續北上與紅2、紅6軍團會合的主張大為不滿,加之毛澤東的軍事路線開始逐步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毛澤東重新參與軍事指揮,而他則在軍事指揮上再也不能頤指氣使,決定一切,因而大發脾氣,經常無理指責中央政治局的決議和中革軍委的軍事決策,這種野蠻、無理的行為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也使得他日益成為孤家寡人,唯有博古等人依舊將他奉若神明。紅軍進入貴州腹地,特別是逼近烏江後,李德不相信紅軍有能力突破天險,渡過烏江,更反對在川黔邊建立新蘇區,與博古重彈與紅2、紅6軍團會合的老調,要求中央政治局重新審議黎平會議的決議,建議紅軍不過烏江,首先在烏江南岸建立臨時根據地,然後掉頭向東,重走老路,北上湘西與紅2、紅6軍團會合,從而再次挑起了黨內爭論。

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甕安縣猴場(草塘)召開會議。會議分析了自紅軍黎平西進以來的新形勢,完全肯定了這一戰略行動,認為它帶來了「開始粉碎敵人第五次:圍剿』的最後階段」。毛澤東的正確主張得到進一步的肯定,而博古、李德的主張則被堅決地否決。毛澤東在會上指出:「我們保證能打過烏江,要是向別的方向走,就是上敵人的當。」會議批評了博古、李德不過烏江,不在川黔邊地區建立根據地,而要回頭和紅2、紅6軍團會合的錯誤主張,重申了黎平會議關於創建川黔邊新蘇區的決議,決定紅軍立即搶渡烏江,攻佔遵義。

會議通過了《關於野戰軍通過烏江以後到達行動方針的決定》,確定:紅軍要準備在川黔邊地區轉入反攻,「目的是和蔣介石主力部隊(如薛岳的第二兵團或其他部隊)作戰,首先消滅他的一部來徹底粉碎第五次『圍剿』,建立川黔邊新蘇區根據地。首先向以遵義為中心的黔北地區發展,然後向川南發展,是目前最中心的任務」,要求在全體官兵中進行「深入的宣傳鼓動,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戰鬥情緒,增強他們的作戰意志與勝利的信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春筆記 的精彩文章:

毛主席建議給一線指揮什麼權,一下子改變紅軍作戰風貌,有如神助
這三項決定徹底阻斷李德對紅軍的指揮權,遵義會議前最關鍵一步棋
神炮手3炮震黔軍,強渡烏江戰役中一個被忽視的細節,英雄值得銘記
紅軍出其不意奔襲常德,敵軍急調精銳獨立旅設防,被此帥一舉擊潰
血戰湘江之後,紅軍將士期盼毛主席回到軍事指揮崗位,變革即將開始

TAG:陳春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