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住在集體宿舍里,我快被室友逼瘋了

住在集體宿舍里,我快被室友逼瘋了

很多人以為來到了大學就不用找氣受了,但等待他們的往往是更多的憋屈,比如集體宿舍。集體宿舍已經成了今天中國年輕人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輕。

打開網路,隨處可見對宿舍的抱怨和對舍友的吐槽。校園之中,寢室中的小矛盾釀成命案的也不在少數。雖然大多數人享受到室友的不殺之恩,但經過集體宿舍的四年磨鍊,很多人患上了或輕或重的心理疾病。

種種痛苦的濫觴皆為集體宿舍這個萬惡之源,把每個人的私人空間強制共享給陌生人的制度,本身就是不該存在的惡法。

2013年8月12日,河南。夜晚學校寢室熄燈後,還有學生借著充電檯燈的光亮學習。/ 視覺中國

蘇聯來的筒子樓

從古至今,集體宿舍都是中國辦學制度中重要的一環。

漢代興太學,齋舍就是太學的集體宿舍,一萬多名學生在這裡讀書、背誦和寫作。考慮到古代文人「慎獨」的需求,齋舍沒有修成大通鋪,學生們有著相對獨立的空間。

宋代,太學的集體宿舍條件更上一層樓。每個齋舍為獨立的小三合院,內有主房和東西偏房,間或有小亭一盞。主房分上下兩層,上層為樓,供學子居住研讀;下層為廳,用於會客訪友。

即使到了近代,集體宿舍的條件也並不惡劣。1902年頒布的《欽定大學堂章程》中規定,集體宿舍的學生應人均有576立方尺至710立方尺的生活空間。每25人就要有大型浴室和廁所各一間。

民國時期的燕京大學女宿舍。/ iFuun

如今中國高校的集體宿舍,出現在新中國建國後。除了秉承歷史傳統,中國堅定不移地採用集體宿舍,大多受到「老大哥」蘇聯的影響。

蘇聯的學校牢牢貫徹集體主義概念,學校內的一棟宿舍通常能住數百至上千人。在陰暗狹長的走廊兩側,一間間宿舍整齊排布,每個四人規格的房間能塞進6-8人。走廊的盡頭是公用的廚房,另一側則是洗漱室和洗衣房。

建國後,中國開始了與蘇聯近十年的蜜月期,全面向蘇聯學習。高校是中國取經的重點,因為以阿爾辛傑夫為代表的861個蘇聯專家一口咬定中國的大學體現出半殖民地的依賴性,要徹底改革。

在1952至1953年全國性院系調整的浪潮中,大學全盤蘇化。其中很重要的一項調整就是將原本分散的各個學校搬遷合併,確保一個行政區域中有至少一所大學。因此,大量師生涌到了原本規模較小的校園。為了緩解住房緊張的問題,集體宿舍勢在必行,中國的宿舍也從此向著陰暗擁擠的蘇聯筒子樓演進。

2017年9月17日,廣東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在仙溪校區學生宿舍。/ 視覺中國

在蘇聯的指導下,集體宿舍實行半軍事化管理的制度,形成了宿舍成員-寢室長-管理員-校方的科層結構。經過蘇聯的"改造「,隨機分配、小空間多人口的集體宿舍傳統由此進一步夯實,沿用至今。

除了制度上的影響外,蘇聯還主動將建築專家和圖紙送往中國,幫助中國高校建設校園。如今,這些蘇聯式建築依然執行著自己的使命:北方某大學的富拉爾基老校區中,蘇聯人一手建起來的老宿舍還在使用;某中部地區農業大學的8號樓也是五十多年前由蘇聯人修的。

集體宿舍的N宗罪

中國的集體宿舍從各方面來說,都滿足不了人類室內生存的基本要求。很多宿舍不僅缺乏最基本製冷、供暖設備,熱水器和獨立衛生間更是可望而不可即。更重要的是,集體宿舍中生活空間嚴重不足。

早在1999年,中國就制訂了421目標,要求本科生最多4人共享一間,碩士生2人住一間,博士生獨佔一間。然而,截止到2017年,中國學生依然主要住4人間,南北比例分別是59.46%和63.40%。而且,還有11.9%的北方高校宿舍和5.47%的南方大學宿舍為6人間。

2016年9月28日,陝西咸陽,一個20人間大學宿舍陸續有同學搬入。/ 視覺中國

「窮山惡水出刁民」,生活在條件簡陋、空間不足的宿舍中,人傾向於斤斤計較,因為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競爭的激烈度。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倫納德·比克曼(Leonard Bickman)發現,過於擁擠的宿舍環境是會對人的心理和社會交際能力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的。在密度越高的寢室里,住戶對室友的評價也越低。

再加之大學生正處在一個「疾風怒濤」時代,自身就容易激動和焦慮。集體宿舍里的共同生活,成了相互折磨的刑具。山西大學的研究者總結出引發宿舍矛盾的56宗罪,包括:不尊重他人隱私、作息不統一、愛佔便宜、三觀不合…等等。幾乎每條「原罪」都背負著命案新聞。

2004年的馬加爵事件早已給人們敲過一次警鐘:一名雲南大學的大學生因為打牌爭執,用鐵鎚殺死了同寢室和隔壁寢室的四名同學。

此後,宿舍命案並未停止。2013年,復旦大學研究生林森浩給室友黃洋投毒,致其死亡;2016年,四川師範大學大一學生蘆海清因為在寢室唱歌被室友殺害,死時屍首分離,全身50多處刀傷;2017年,南方醫科大學劉某因寢室矛盾,拿刀捅傷室友及隔壁同學,其中一人重傷不治死亡。

連年不斷的寢室殺人事件,導致網路上一度有流行語自嘲「感謝室友不殺之恩」。

2004年3月17日凌晨2時,殺人嫌疑犯馬加爵被押回昆明。馬加爵所在宿舍樓已經恢復平靜,但「317寢室」仍讓人望而卻步。/ 視覺中國

強制讓幾個互看不順眼的人生活四年,是集體宿舍摧殘人性的根源,對心理健康和個人成長帶來負面影響。國家教委調查發現:20%-23%的大學生患有心理疾病;陳青萍教授進一步指出,造成大學生心理疾病的原因中,35%與宿舍條件和舍友關係相關,且後者獨佔30%。

也許有人認為生活在集體中熱鬧,心理疾病更少,但考慮到不融洽的舍友關係,擁擠的宿舍反而給人帶來了更多煩惱。西南交通大學調查發現:68%的學生認為室友間漠不關心,66%的學生認為宿舍中人際關係並不融洽,57%的學生表示宿舍中有個「一生之敵」。

在宿舍呆的時間越長,心理問題越嚴重。在單因素方差分析中,在宿舍時間超過3小時的人抑鬱指數大於2小時以下者;心理健康水平隨著時間的增長而降低。每天在宿舍內呆6個小時以上者,問題值達到了141,行走在奔潰的邊緣。

2016年11月21日,遼寧省瀋陽市,瀋陽農業大學寢室。/ 視覺中國

拋開心理疾病的因素不考慮,在宿舍花費的時間越久,你就越容易被室友同化,偏離自己的發展道路。每天與舍友相處3-6小時以上的,在群體認知、言語溝通和共享行為這三個維度上的擬合水平,明顯高於1-3小時的。和舍友的關係越緊密,同化效應越明顯。

所以,如果室友都是學霸,你也有可能會拿國獎去保研;如果室友都不求上進,你也很容易變成學渣。2005年,Ralph Stinebrickner發現室友過於熱衷電子遊戲,會影響同寢室學生的成績。

次年, Ralph Stinebrickner又在美國頂尖的伯利亞文理學院對學生們第一學期的GPA展開調查,發現學生們在高中時期的成績各不相同,但在宿舍中生活半年後,大學裡的成績近乎完全擬合。

2015年11月27日,貴州貴陽,在貴陽市幾所大學拍攝的學生寢室文化。/ 視覺中國

薩特在《禁閉》中營造了相互猜忌、敵視又渴望交心的氛圍,沒什麼能比硬體軟體雙不達標的集體宿舍更適合演繹這部名劇。經過四年的相互熬煎,飽經折磨的靈魂終於釋放。有些痛苦沒等到畢業就終結,但拉幕的卻是兇殺和投毒。

集體宿舍永留存

就在國內學子在集體宿舍中慘叫連連時,國外的學生正在公寓式宿舍中的獨立房間怡然自得。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宿舍都是單人間,面積雖然不大,但一個人絕對夠用。空調、床、桌子、書架等學生生活必不可少的傢具一應俱全。房間之外,是六人共享的衛生間。每棟樓中有一個大廳,其中設施完備,方便學生在其中娛樂和自習。

歐美國家的宿舍則大多是都雙人間和單人間,數個房間組成一個大套間。按照套間的規模分配廚房、衛生間以及起居室等生活空間。中國人所熟知的哈佛、劍橋等名校中皆是如此,很少見到四人甚至四人以上的混居房間。

即便住不到單人間,也不用太擔心室友不合。申請宿舍前,學生可以上報自己的愛好和生活習慣,校方會分配差異不大的學生來。比如說,夜貓子一般不會和早睡早起的人安排到一個雙人間中。

但儘管中國的集體宿舍被絕大多數住過的人唾罵,可以肯定,摧殘人性的集體宿舍在可預見的未來中不會消失。

首先,學校的經費註定了集體宿舍的全面倒掉並不現實。

中國的教育經費分配極不平衡,大多數學校沒錢徹底修整集體宿舍。目前全國有2246所高等院校,在2009-2013這五年間,共撥款2647億元,其中數量上佔5%的211+985高校獲得了72%的經費。而在這些被政府偏愛的大學中,經費劃撥也有厚此薄彼之嫌。2016年,教育部為清華大學批准了182.17億元的經費,中國政法大學卻只有9.91億元,重點之外的大學撥款更是寥寥。

有限的經費要投入到科研、工資、設備等項目上,等輪到學生宿舍時,已經所剩無幾。有時候,校方為了「把鋼用在刀刃上」,還會主動把用於住宿的經費挪用到其他方面。如此一來,中國學生還怎麼奢望擺脫集體宿舍?

2017年9月6日,中央民族大學的入學新生正在整理床鋪。/ 視覺中國

其次,中國的大學是學生住宿市場中的托拉斯,有著絕對的壟斷地位。這一點與西方的大學與周邊租房市場形成競爭的局面完全不同。

早在2004年,政府就出台了《教育部關於切實加強高校學生住宿管理的通知》,明令禁止高校學生在校外租房居住。後來雖然教育部放寬了一刀切的禁令,也依然對在外租房做出了諸多限制——想要出去住?沒問題,先找領導ABCD把這堆文件簽了。

不過,學校住宿也有便宜這一優點:93.23%的宿舍年房租小於1500元。學生們想到用一個月的房租就能在學校湊合一年時,打破學校壟斷的決心就弱了不少。

2016年08月12日,北京,進入暑期,隨著大部分學生離校,各高校紛紛唱起了「空城計」,這也讓一些空置的學生宿舍成了「香餑餑」。許多高校的學生在暑期都做起了出租床位的生意,其要價大體在月租750元至1000元不等。有人租,也有大把的人租,為了省點錢,有許多考研黨、職場新人搶租宿舍。同樣,這樣的床位也受到了一些9月即將入學學生的歡迎。/ 視覺中國

最後,一大批管理者和有能力改變現狀的人秉持學生就該多吃苦的態度,拒絕為推倒集體宿舍添一份力,反而為高牆添一塊磚。

每年的六至九月,媒體上都會雷打不動地出現一場意義為零的辯論:高校宿舍該不該裝空調。類似的問題還有該不該開放單人宿舍,該不該裝熱水器,該不該取消軍訓……任何當代人的回答都會是該該該,但很多經歷過建國初三十年的老一輩們——正好坐到了教育體系的管理層——抱著自己遭受過的苦難不放,執意要讓出生在正常環境中的年輕人再次體味,還美其名曰「憶苦思甜」、「鍛煉吃苦精神」。

不過,這種鍛煉也不能說是沒有用的,畢竟只有經過集體宿舍的洗禮,大學生畢業後才能安心搬進群租房裡。

參考資料:

[1]Stinebrickner, R., & Stinebrickner, T. R. (2006). What can be learned about peer effects using college roommates? Evidence from new survey data and students from disadvantaged background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90(8), 1435-1454.

[2]Perosa, L. M., Perosa, S. L., & Tam, H. P. (2002). Intergenerational systems theory and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young adult women.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17(3), 235-259.

[3]Sandhu, D., & Tung, S. (2007). Psycho-social predictors of identity formation in adolescence. Yale Law Journal, 22(1), 105-105.

[4]Joiner, T. E. (2003). Contagion of suicidal symptoms as a function of assortative relating and shared relationship stress in college roommate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6(4), 495-504.

[5]劉小珍, 李奕慧, & 饒奇峰. (2014). 醫學生「群居孤獨感」的現狀調查研究及原因分析. 湘南學院學報(1), 111-113.

[6]楊榮. (2005). 師專生宿舍人際關係現狀及干預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上海師範大學).

[7]劉京京. (2015). 民國時期中學生生活研究(1912-1937). (Doctoral dissertation, 華中師範大學).

[8]蔣丹. (2011). 大學生自我認同與宿舍人際關係的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瀋陽師範大學).

[9]馬麗萍. (2007). 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調查及干預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山西大學).

[10]吳連海. (2007). 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適應問題的實證研究——以廈門地區部分高校為例. (Doctoral dissertation, 廈門大學).

[12]北京 八月天氣2017 - 中國 北京市AccuWeather天氣預報 (ZH-CN). (2017). AccuWeather. Retrieved 26 September 2017.

[13]這份問卷告訴你,有多少研究生對宿舍條件「不滿意」_文化課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17). Thepaper.cn. Retrieved 26 September 20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人班 的精彩文章:

我們的貧窮到底礙著誰了?
越吃越瘦你都信,活該胖!
百萬網友控訴國慶遭遇,給錢都不會再去的景點
遠離那些永遠讓男人買單的女人

TAG:牛人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