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80分的人才,就盡量不要用70分的
人是群體動物,會不自覺的接受環境的暗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看一個企業有沒有戲,觀察下他們團隊成員的水平就知道了。
.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本來水平可以有80分的人和70分的人在一起久了,也會同化為一個層次。
而對企業來說,人才的水平和層次,直接決定了企業能不能做成,能走多遠。
.
當然,前提是老闆自己的水平要跟上,不然高水平的人才哪裡都需要,為什麼非要到你這裡來。
你的格局,你的親和力,你的志向,都決定了你企業的吸引力。
如果你只是一個投機者,目光短淺,心胸狹隘,疑神疑鬼,那就別指望有多少人給你搭班子。
與鳳凰同飛,必是俊鳥;
與虎狼同行,必是猛獸!
你能走多遠,看你與誰同行!
人抬人抬出偉人, 僧抬僧抬出高僧!你把身邊的人都看成寶, 你被寶包圍著, 你就是「聚寶盆」。你把身邊的人都看成草,你被草包圍著,你就是草包。
如是。
.
著名投資人徐小平說,創業者在創業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是能找到頂級人才,為了共同的目標,把利益綁定在一起。
斯蒂芬·科威在《信任的速度》一書中提到,通過大量實地調查,他發現更高的信任水平會幫助企業提升生產效率,節約大量成本。反之,當團隊信任度下滑時,生產效率就會降低,成本也會相應增加,這種現象被科威稱之為「信任稅」。
真正高水平的人都是簡單高效的,不用浪費時間和精力去做一些無謂的事,而會主動聚焦在把事情做成上。因為他們有共同的價值觀,明白得失,權衡利弊,所以也就避免了爛事的產生。
這一點,看看谷歌和FACEBOOK公司的高效運作機制就知道了。
.
自我管理,對個人和公司都是兩利的事。
這樣以來,個人會持續成長,而公司也減少了在管理上的消耗。
一個團隊,最怕的是有「豬隊友」,這種人總會經常性的陷入情緒矛盾里,和不存在的對手搏鬥,給團隊帶來一堆麻煩,拖累進度。
還記得那個有名的白痴定律嗎:永遠不要和白痴爭辯。因為他會把你的智商拉到和他同一水平,然後用豐富的經驗打敗你!
.
能用貴的,就不用便宜的。
在人才市場上,貴的人才一定有貴的道理,同樣的工作,不一樣的人會做出不一樣的結果。
而創業初期,企業的主要精力和目標是放在向前走上,而不是原地踏步。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市場,時間就是勝利。商場如戰場,時機一旦錯過,就再難成功,這是多少失敗驗證過的道理。
如滴滴初期,為了省錢把產品外包,導致完全不能使用,後來又因為用了錯誤的技術主管,後來不得不花費較大的代價替換掉。
如ofo單車,在搶佔市場的時候有非常大的耗損,這時候管理根本跟不上公司的發展速度,制度再完善也沒用,在資本和對手的壓力下,只能埋頭往前沖。
同樣的情況還有美團、餓了么等,在打仗的時候,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有水平的人頂上,顧不上條條框框的管理細則,勝負就是生死,不能獲勝,公司就沒有了,還談什麼管理?
所以,在創業初期,老闆一定要算好大小帳,抓大放小,知道階段性的重點在哪裡。如果不會算賬,陷入扯皮時間,不但是企業發展受限,還是企業生死的問題。
.
從古到今,人才都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如果沒有姜太公,周文王會怎麼樣?如果沒有諸葛亮、關羽、張飛,劉備如何?如果沒有蕭何、張良、韓信,劉邦怎麼樣?如果沒有十八羅漢和阿里的一群高手,馬雲又如何?
一個企業,一個老闆,一定不要主次不分。企業的制度建設只是手段,賺錢成功才是目的,而人才是一切事業成就的核心。
所謂,士為知己者死。老闆要先想明白「知己者」做對了什麼,才能讓士如此賣命?
走心!


※曹德旺:製造業不可或缺,電商只能解決存量分配問題,企業做社會短板才能成功
※回不去的故鄉,找不回的同學情
※是走的快,還是走的遠?
※民企痛點:讓親戚來上班是害人害己
※一群笨蛋,再努力,也永遠不可能成功
TAG:互聯網未來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