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到處嚷嚷此人是私生子,還囚禁了人家的母親,結局可想而知
《西遊記》中,齊天大聖孫悟空與灌江口二郎真君楊戩的一場大戰,可謂家喻戶曉。比武功,鬥智謀,拼變化,真真兒的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各位讀者觀眾看的也是津津有味,念念不忘。
《西遊記》原著中的這一節,講到十萬天兵拿孫悟空不下,觀音菩薩向玉帝舉薦二郎神來戰,這才引出一回「小聖施威降大聖」的故事。無論在戲曲、小說、故事或者其他文學作品中,對二郎神和玉帝關係的描寫都很微妙,他們兩人是舅甥,二郎神的母親是玉帝的親妹妹。按理來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戩既然是玉帝的親外甥,為何到頭來只是在灌江口享受供奉,還與梅山六怪稱兄道弟,這與他的身份完全不符啊。
再有一節,所有人都知道,二郎神對天庭是「聽調不聽宣」,這舅甥二人到底有多麼大的嫌隙呢?二郎神劈山救母的故事一直都有民間傳說,說是玉帝的妹妹思凡下界與一姓楊男子結合,所生楊戩一兒,後被玉帝發現,壓在桃山之下接受懲罰,楊戩長大成人,執斧劈開桃山救出母親,然而母子剛剛團聚,母親就被玉帝放出的十二個太陽曬死了,由此才引出二郎神「擔山逐日」,與舅舅玉帝關係惡化。
看來,玉帝害死了二郎神楊戩的母親,也是自己的親妹妹,所以舅甥二人的關係才一直不怎麼好。天庭也不封楊戩官做,楊戩也不受天庭約束,有點親戚之間老死不相往來的意思。
那麼既然玉帝與二郎神之間有這麼大的矛盾,這一次孫猴子把天庭攪得雞犬不寧,玉帝宣調二郎神,他怎麼一點沒猶豫就來了,而且施盡平生所學與孫猴子一場惡戰,將其擒下。這多少有點不合常理,別說玉帝天庭有難楊戩可以冷眼旁觀,就是落井下石也是可以理解的,可偏偏他就幫玉帝解決了這個麻煩,這是為什麼?
我們回過頭來再翻《西遊記》的這一章回。兩人一見面要互通名姓,孫悟空這邊問二郎神你哪兒來的年輕人,跑到這來跟大聖爺爺撒野。楊戩也是不甘示弱的回答你個有眼無珠的潑猴,連老子都不認識。老子就是玉帝的外甥,專門到這來收拾你這個弼馬溫。
孫悟空一向反感別人叫他弼馬溫,但是這一次,他的回應非常耐人尋味:「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而楊戩對此一問的反應卻異常強烈,原文說的是:真君聞言,心中大怒到:「潑猴!休得無禮!吃吾一刃!」然後直接開打。
注意這裡的情緒,孫悟空被人叫弼馬溫反而沒生氣還抖了二郎神的家底,二郎神卻在劈山救母的事情被說破後氣急敗壞,舉刀就劈。要說孫猴子說破的這件事戳了二郎神的心窩子倒也不假,可是這事情是你舅舅玉帝做的惡,就是生氣也應該是生玉帝的氣,為什麼跟孫悟空死磕呢?
《西遊記》中當然沒辦法找到確切的答案了,但是在另一本名為《清源妙道顯聖真君一了真人護國佑民忠孝二郎寶卷》中專門講述了二郎神楊戩的身世,其中關於玉帝將其母壓在桃山之下這一情節,有一處說到當年玉帝要懲罰二郎神的母親,是派孫悟空前去將她壓在山下。
這就難怪二郎神對孫悟空下手狠毒了。首先,孫悟空到處嚷嚷自己是私生子,這也就算了,可他居然還囚禁了自己的母親,這個欺母害母的東西,二郎神能放過他嗎?
雖然這種說法還有諸多疑點,但單看《西遊記》中大鬧天宮這幾個章回,也能發現天庭當中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官場環境也不是不可能做出這種事情。就算玉帝當年派的不是孫悟空,隨便哪個天兵天將也會奉命將二郎神的母親壓在桃山之下而不念血脈親情。這是掌權者為了維護威嚴的殘酷無情,也是《西遊記》中孫悟空最終也沒能逃脫的宿命。


TAG:一枝獨秀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