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琵琶一聲芳草綠 昭君像前話老店宋元林

琵琶一聲芳草綠 昭君像前話老店宋元林

老字號是城市的記憶、歷史的記載、文脈的延續和城市的根與魂。

在大同眾多老字號中,「琵琶老店」客棧的歷史最為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在著名的「昭君出塞」歷史事件中,王昭君從長安出發,出潼關,渡黃河,過雁門,途經平城住在東勝店,為大同的後人留下了「琵琶老店」客棧的盛名和唐代著名書法家柳公權書寫的珍貴牌匾。這是一段難忘的城市記憶,是王昭君所承載的民族和睦精神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和印記。

去年秋天,新開張的琵琶老店客棧落戶在莊嚴肅穆的華嚴寺廣場東南隅,棲身於棕褐色的古建築群中,既不張揚,也不顯眼。不經意間就會與她擦肩而過。唯有迎風矗立著的那尊懷抱琵琶的白色古代美女站像,還有像後面的復古二層樓頂上的「琵琶老店」大字招牌,彷彿在向世人講述漢代史上,昭君出塞與「琵琶老店」結緣的那段久聽不厭的老故事。

我曾想,車水馬龍的繁華鬧市區是不配擁有她的,因為凡間的喧鬧會驚擾天上美人的春夢的。而老店那塊標誌性的「琵琶老店」牌匾的底色,如若換成大紅大紫色,視覺感官上顯得有點鬧。而莊重大方的黑色,與小樓整體棕褐色的輪廓才相匹配,再加上小樓外風中搖曳的幾盞紅色紗燈的點綴,就構成了一幅淡雅的水墨畫。讓人看上一眼,就住到了心裡。

輕輕推開虛掩的玻璃小門,走進店堂,便開始了穿越時空的旅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牆上掛著以「琵琶老店」四個字和一個簡筆素描畫的琵琶組成的店標。從一樓木質樓梯拾階而上,穿過一個仿古木雕垂花門,來到二樓,眼前亮出一個視野開闊的空間。其布局大約是以南方古建築為設計藍本,形成南方古院落的天井風格。舉目四望,天花穹頂別緻新穎,色彩不同、造型各異的宮燈點綴得恰到好處,給人以簡約、大方、明快、流暢、和諧的古典美感。作為標誌性的主題陳列品有琵琶、昭君塑像、昭君畫像等,像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一幅昭君出塞的畫作,讓我久久不願挪步。畫面中風卷雪花敲打在昭君紅色斗篷上的場景,被作者渲染得出神入化,「冰河牽馬度,雪路抱鞍行」的意境躍然其中。另有一幀昭君出塞的長卷繪畫,雕刻繪製在二樓與三樓連接處的圍欄上,彷彿在人們的目光注視中徐徐展開。一時間,竟讓我有了誤闖入絕代佳人明妃寢宮的錯覺。

店內系列展示櫥窗內,陳列著各種古老懷舊的物件。這些小細節、小情感,都讓人感到暖心。在公共活動空間的牆上,懸掛著一幅大同學者力高才作,任勇書的《琵琶老店賦》。凡此種種,讓人置身於一種「靜、寂、清、和、雅」的文化氛圍中。

小樓整體結構為明二暗三。垂花門對面開放式的樓梯,像慢慢綻放的花朵從左右兩側延伸到三樓。這裡是主客房區。客房的小木牌上,或寫北魏京華、遼金陪都、明清重鎮等;或呈魏陵煙雨、石窟寒泉、寶塔凝煙、玉橋觀柳等,似乎在向客人講述老大同的輝煌歷史和雲中八景的舊時風光。

二樓東北角一側,通往露天觀景台,是客人休閑的雅緻去處。坐在台上,一邊觀景,一邊輕酌慢飲著琵琶老店的特供紅酒,耳邊傳來琵琶彈奏出的曼妙古典音樂,頓感身心輕鬆,難免會生髮出「含情慾說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的思古情懷來。亦或手捧一杯香茗,憑欄恁思,體味王昭君所作「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沒沉,不得頡頏」的《怨詞》和佳人的離愁思緒。

來到這裡,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一下子劃開了城市的喧囂,把人帶入悠然自得,心靜如水的境界中。不過,讓我最難忘的還是客棧高雅的藝術氣氛,就連入住這裡的一位瑞士建築師都讚不絕口。難怪小店開門迎客短短數月,已接待了美國學者、英國畫家、以色列大使館官員等十幾批外賓。就連來同採風的北京、山東、福建、哈爾濱等地的攝影大師們也都下榻這裡。

如今,喜歡懷舊的人越來越多。旅人們來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他們想看的不是現代化建築,而是那些古老的、帶有地方文化符號的東西。這就是人們捨棄星級酒店的豪華、舒適,選擇琵琶老店客棧的理由吧。當然更多的應是琵琶老店客棧傳承的昭君文化、和親文化、琵琶老店文化內涵,還有古都大同深邃博大的文化精神所彰顯出的古城魅力了。

作者簡介

宋元林,女。山西省道路運輸協會聘為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企業管理創新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發現》雜誌社副理事長,山西交通報特約記者。在省內外報刊多有文章發表,獲獎作品20餘篇。2006年出版第一本作品集《歲月隨想》,2012年出版第二本作品集《滋味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耘社 的精彩文章:

暹粒印象宋元林
獻文帝與馮氏聽政任勇
鳳舞未央 傳奇史詩——讀任勇著《馮太后傳》有感劉華燕
賣菜的女人張宏
感受溫情與敬意——讀《北魏那些事》李文亮

TAG:耘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