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聯為心聲:用30幅對聯看懂30位大師

聯為心聲:用30幅對聯看懂30位大師

來源綜合網路編輯黑土

【馬衡篆書七言聯】

馬衡書《篆書七言》聯,紙本,縱105.3cm,橫26cm

釋文:執逜執射佳所好,不朴不華是謂真。上聯款:「月涵先生六十壽」;下聯款:「叔平馬衡集獵碣文」。款下鈐「馬衡印」。

賞析:本幅對聯是馬衡為「月涵」先生60歲大壽集石鼓文字所書。此聯中鋒行筆,結字寬博,筆畫圓潤,舒緩自如,頗見功力,這與書者畢生致力於金石學的研究是分不開的,不失為金石學家的佳作。

【錢灃楷書七言聯】

錢灃(音豐)書《七言聯》,紙本,楷書,縱83cm,橫30.5cm

釋文:古琴百衲彈清散,名帖雙鉤榻硬黃。灃。

賞析:錢灃書聯結構嚴謹,剛勁爽直,與其人品、書品相表裡,向為世人珍重。此聯骨法爽勁,風姿清潤,是其楷書代表作。

【吳昌碩篆書八言聯】

吳昌碩書《篆書八言》聯,紙本,縱172.5cm,橫36.7cm

釋文:花時鯉帛寓安迺樂,辭中虎帥寫翰為猷。 集獵碣字。時丁巳先花朝數日客春申浦。安吉吳昌碩。

賞析:此件集石鼓文對聯書於民國六年(1917年),吳昌碩時年74歲。筆法渾厚流暢,方圓兼濟,變化豐富,充滿古樸凝練、沉實恣肆的金石氣,是吳昌碩晚年創作的石鼓文精品。

【伊秉綬隸書五言聯】

伊秉綬書《五言》聯,紙本,隸書,縱109.3cm,橫25.3cm

釋文:為文以載道,論詩將通禪。 書為舫西先生侍御尊兄正。嘉慶丁卯花朝。愚弟伊秉綬。

賞析:此作書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伊秉綬時年55歲,已是晚期作品。此聯結字方正,舍隸書之波磔,突破了傳統隸書的結構和筆法,凝重整肅,氣勢宏大,顯示出伊秉綬晚年對隸書藝術不斷開拓變革的境界和魄力。

【鄧石如楷書滄海日長聯】

鄧石如書《滄海日長》聯,楷書,紙本,縱137.2cm,橫28.3cm

賞析:此聯為龍門式對聯,書於「嘉慶改元春王正月」,末款識「鐵硯山房正書」。嘉慶元年(1796年),鄧石如時年54歲。下聯本幅右下有清康有為跋一段。無鑒藏印記。康有為在題跋中稱:「完白山人篆分固為近世集大成,即楷書亦原本南北碑而創新體,筆力如鑄鐵,畫法尤厚。」此聯書法古茂沉雄,體兼隸楷,法於魏碑,存隸書孑遺,有隸楷之謂。運筆渾厚,風格蒼古質樸,體現出深厚的碑學基礎。

【楊沂孫篆書七言聯】

楊沂孫書《篆書七言聯》,紙本,篆書,縱133cm,橫29.8cm

釋文:梅花有香清在骨,諫果之味美於雲。夢陶世講兄雅正。濠叟楊沂孫書。

賞析:此幅是楊沂孫為友人所作篆書對聯,筆力蒼勁,篆法精純,結構嚴整,表現出其晚年篆書的成熟面貌。

【蔣廷錫行書五言聯】

蔣廷錫書《行書五言》聯,紙本,縱125cm,橫27cm

釋文:篆香雕鴨換,銀甲小箏彈。

賞析:此幅對聯用筆蒼勁,風神生動,是甚少見到的蔣廷錫書法佳作。

蔣廷錫(1669—1732年),字揚孫,號西谷、南沙、青桐居士,江蘇常熟人。其作品工率兼出,氣韻超逸,深得乾隆皇帝喜愛,其作多藏於宮中。繪畫傳世真跡不多,書法更為少見。

【翁方綱行書八言聯】

翁方綱書《八言》聯,紙本,行書,縱141.8cm,橫30cm

釋文:草木文章發地樞機,花竹和氣驗人安樂。此絸園居士集古句也,吟肪頗多花木,故書此以應。少白老世兄之屬。覃溪翁方綱。

賞析:此聯體勢雄闊,字畫飽滿勁健,是翁氏少見的大字行書佳作。

【趙之謙行書八言聯】

趙之謙書《八言》聯,紙本,行書,縱168.3cm,橫33.7cm

釋文:謨議軒昂文章浩渺,躭樂術藝揫斂吉祥。伯輔大世兄屬。趙之謙。

賞析:時人評趙之謙的書法特點:「撝叔書初師顏平原,後深明包氏鉤捺抵送萬毫齊力之法,篆隸楷行一以貫之。」此件作品於行書中融入了多種書法元素,既有篆書的婉轉,又有隸書用筆的波磔與結體的寬博,並蘊含北碑的方整渾厚,表現出趙之謙豐厚的書法涵養。

【何紹基行書七言聯】

何紹基書《七言》聯,金箋本,行書,縱165.7cm,橫40.5cm

釋文:一竹一蘭清可坐,萬山萬水極其游。竹朋前輩世大人正。世侍何紹基集字。

賞析:此聯是何紹基贈與李佐賢的。李佐賢(1807—1876年),字仲敏,號竹朋,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進士。此作在顏字的格局中注重線條的凝澀和拙樸,用筆以圓筆為主,間以方、側,以求巧變,同時兼融北碑書法樸拙的特點,筆畫婉通迴轉,剛柔相濟,個性鮮明。

【阮元隸書七言聯】

阮元書《七言》聯,紙本,隸書,縱125.6cm,橫29.1cm

釋文:有子才如不羈馬,先生可是絕俗人。集山谷東坡句,為退庵主人。

賞析:此聯用筆渾厚率直,筆鋒不假修飾,迴轉波挑,飄逸靈動,風格古樸自然。

鐵保行書七言聯】

鐵保書《行書七言》聯,紙本,行書,縱127.8cm,橫27.8cm

賞析:此聯為鐵保所作大字行書,用筆隨和,筆畫凝重飽滿,結字嚴整,有寬博醇厚、沉穩自然之感,獨具淳雅之意。

【張裕釗行書七言聯】

張裕釗書《行書七言聯》,紙本,縱129.5cm,橫29.6cm

釋文:書到右軍無品次,文如開府得縱橫。

賞析:此聯書法清勁洒脫,落墨沉實,折筆方勁處猶存北碑韻致,轉筆處用提頓法,以方為圓,落墨含蓄,誠如康有為所云:「故為銳筆而實留,故為漲墨而實潔。」結字謹嚴,內緊外拓,頗具高古渾穆之氣,代表了張氏書法的典型風格,是其書作中的精品。

【徐悲鴻行書四言聯】

徐悲鴻書《行書四言》聯,紙本,行書,縱128.8cm,橫31.2cm

釋文:上聯:「明恥教戰。華度先生惠正。」 下聯:「多難興邦。卅二年歲始悲鴻客貴陽。」

賞析:此聯是徐氏書法成熟期的代表作。其筆意在行草之間,以中鋒用筆,圓潤中見方拙,盡顯魏碑書法外拓方整的筆法特點,同時又不失明朝王鐸等人硬倔的書風筆韻,並在飄逸俊秀中得自然天成之趣。所書內容表達了作者的抗戰熱忱。

【黃苗子篆書五言聯】

黃苗子書《篆書五言》聯,紙本,篆書,縱132.2cm,橫28.7cm

釋文: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署款:「甲申苗子」。

賞析:此聯摘自唐孟浩然詩《省試騏驥長鳴》,見《全唐詩》卷一六〇,是黃苗子先生92歲時書。其聯清朗雅緻,自然靈動,將古老的篆體與隸書相結合,形式新穎活潑。

【康有為行書三十二言聯】

清 康有為 行書 三十二言聯

題識:陵谷多貿,滄海多變,宗教多劫,國土多淪,高閣雞蟲看得失,無一物當情,覺來栩栩;天地不大,毫末不細,大椿不壽,朝菌不短,微塵世界何愛憎,觀我身自度,想入非非。庚申秋冬,營西湖別墅於丁家山,蕉石鳴琴上山巔石屏十丈,高聳二丈,名為「康山」,築屋成,名曰「人天廬」,內為「開天天室」,外為「天游堂」,上為「寥天一廔」,寫此落成自娛。庚申十月廿九日,康有為游存父自撰並書。

【趙叔孺行書八言聯】

趙叔孺 行書 八言聯 尺寸 200×40cm×2

賞析:趙叔孺(1874~1945),名時楓,字獻忱,叔孺乃號,為宋宗室後,世居浙江鄞縣,為四明望族。趙叔孺書法成就極高,他書擅四體,篆、隸、行、楷無不兼精。他的書法筆致豐滿,饒有肉頭,骨力挺勁,頗帶姿采,同趙叔孺書法自有相通之處。但朱省齊厭趙孟頫而崇錢南園,概個人品格差異所致。趙孟頫作為宋宗室後裔而事元,為士人所病詬,而錢南園不懼權貴、清正廉潔為人所稱頌。但客觀地說,趙叔孺的書法源出趙孟頫是不爭的事實。

【陳鴻壽行書所得五言聯】

陳鴻壽 行書 五言聯

賞析:陳鴻壽(1768-1822),中國清代篆刻家。字子恭,號曼生、曼龔、曼公等。與陳豫鍾齊名,世稱「二陳」,為西泠八家之一。他的書法以隸書和行書最為知名。他的隸書清勁瀟洒,結體自由。穿插挪讓,相映成趣,在當時是一種創新的風格。他廣泛學習漢碑,尤其善於從漢摩崖石刻中汲取營養,在用筆上形成了金石氣十足、結體奇特的個人面目。筆畫圓勁細插,如銀畫鐵鉤,意境蕭疏簡淡,雄渾瓷肆,奇崛老辣。陳鴻壽的隸書較之以往的隸書具有「狂怪」的特點,說明他有創新的勇氣和才能,但在結字和章法上,用筆仍然屬守古法,筆筆中鋒,力透紙背。

【沈曾植 行書七言聯】

沈曾植 行書 七言聯

釋文:升堂坐階新雨足,江盤石束春湍豪。辛酉孟夏,寐叟。

賞析:沈曾植(1850--1922),浙江嘉興人。字子培,號巽齋,別號乙盫,晚號寐叟,晚稱巽齋老人等。是書法大家。早精帖學,得筆於包世臣,壯年嗜張裕釗;其後由帖入碑,熔南北書流於一爐。寫字強調變化,抒發胸中之奇,幾忘紙筆,心行而已。受到當時書法界的推崇,海內外求其字者頗多。

【沙孟海 行書五言聯】

沙孟海 行書 五言聯

題識:墨香飄四海,琴韻溢五湖。沙孟海年八十二。

賞析:沙孟海先生是當代最為傑出的書苑宗師之一。他積七十餘年之功力,精心翰墨,造詣宏深,成就卓著,以雄渾剛健的書風,獨步當今書壇。他的藝術不僅飲譽國內,而且在國際上亦有很大的影響,為世人所崇仰。沙先生少承碑學之流風,曾得吳昌碩先生指授。入手即高,用力又勤,其書遠法漢魏,近取宋明,將碑與帖準確地,巧妙地,出神入化地融匯在他的篆隸真行草書之中,斐然成體。青年時即名聞江左,躋身於名家之列。壯歲更集百家之長,超然卓立,為西泠巨子。晚歲則博大精深,達到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

【潘天壽金文八言聯 】

潘天壽 金文《人有予惟》八言聯 尺寸 134.5×23.5cm×2

釋文:人有土田周邦咸喜 予惟明德春日載陽 集卜文參以獵碣意致 戊子木樨門矦大頤潘天壽。

賞析:這件《金文》八言對聯,書法行間疏空,從容不迫,寫來心態平和,從這裡我們也可領會潘天壽先生華常常引用藥地和尚的一句話「不以平廢奇,不以奇廢平」的真諦來。中國畫家是以修養勝,而詩書印正是畫家修養的最基本,同時也是最高的要求。經過努力,最後達到意境、氣物華韻、格調的最高境界。

【錢杜 行書七言對聯】

清 錢杜 行書七言對聯 尺寸 110×21cm×2

釋文:留客清言修竹里,得詩妙境晚風前。余素不善書,近更懶親筆硯,夢香先生強余為之,目眵腕僵,塗雅可笑也。道光癸卯(1843年)三月錢杜。

賞析:錢杜(1764-1845),初名榆,字叔枚,更名杜,字叔美,號松壺小隱,亦號松壺,亦稱壺公,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錢樹弟。書法學唐褚遂良、虞世南,有清俊溫雅之氣。花卉、人物之外,擅畫山水,宗法趙令穰、趙孟頫、王蒙、文徵明等,以細筆和淺設色為主,運筆松秀縝密,所畫山石、人物形象,能寓巧密於樸拙之中,頗有裝飾意趣。

【王蘧常草書四言聯 】

王蘧常 草書 知足常樂 四言聯 尺寸 85×17cm×2

釋文:知足常樂,多益惟謙。書贈學新同志,王蘧常時年九十。

賞析:王蘧常(1900—1989),中國哲學史家、歷史學家、著名書法家。 字瑗仲,號明兩,別號滌如等,生於天津。60歲後能默誦《說文》部首,並用小篆寫了六七年日記。70歲後,其章草書法已從成熟走向別樹一幟。作品曾先後到法國、日本展出。識者評其章草特點:「無一筆不具古人面目,無一筆不顯自己的精神。」其章草書法藝術「博取古澤,冶之於章草之中,所作恢弘丕變,蔚為大觀」。當然,這種變化並非是憑空臆造,而是集古代書跡於一身,將先賢遺迹化為己有,字字有來頭,筆筆有出處,其字形豐富之程度超過了此前的所有書家,真可謂章草之集大成者。

【丁輔之甲骨二十一言聯 】

丁輔之 甲骨二十一言聯 尺寸 202.2×12.4cm×2

題識:(文略)集商卜文字,曰:(文略)歲次強圉赤奮若律中林鐘之月二十有七日,古杭州郡鶴廬居士丁輔之篆於海上守寒巢。

賞析:丁輔之(187-1949),近代篆刻家、書畫家。原名仁友,字輔之,號鶴廬,後以字行。浙江杭州人,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書楹聯編成冊,又喜篆刻,名印金石,代有收羅,尤以西泠八家印作為多。並擅畫花卉瓜果,極其璀璨芳菲。幼承家學。一度同王禔供職於滬杭鐵路局。公餘之暇,探討金石書畫。

丁輔之以精研甲骨文聞名於世,此長聯無上款,或為丁輔之自留、自賞之物。

【陳巨來 篆書七言聯】

陳巨來 篆書七言聯 尺寸 90×17cm×2

釋文:維於經義有獻可,不從時事復爭長。

賞析:這件篆書對聯尤得玉箸小篆之妙,線條細若遊絲而勁挺,章法疏密有致,於平整中透出幾許淡逸。其師趙叔孺稱其「篆書醇雅,刻印渾厚,元朱文為近代第一」。陳巨來治印工穩精細,功力深厚,白文法漢鑄印,朱文得元朱文真髓。林干良《精工秀雅、出神入化》曰:「陳巨來追求明快、勻凈、精細的線條美,具有出神入化的造型能力。」

【彭醇士 行書八言聯 】

彭醇士 行書八言聯 尺寸:112.5×19.5 cm.

釋文:罷琴閑堂芝蘭滿室,散帙虛牖朋友忘言。

賞析:彭醇士素以人品高潔,精擅辭章有聲於時,與溥心畬均得」三絕」之譽。醇士先生書宗二王,尤於聖教著力最深,並及褚河南;觀其贈葉超先生書作,一派雅凈安詳、端凝肅穆,堪與溥書並美,由此亦可窺原藏者品味之一斑。

【林散之 草書七言聯】

林散之 草書 七言 聯 尺寸 178×30cm×2

釋文:閉戶著書真歲月,揮毫落紙如雲煙

賞析: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為其出大名很晚,數十年寒燈苦學,滋養了其書之氣、韻、意、趣,使之能上達超凡的極高境界。也因其書具有超凡脫俗的境界、深邃雋永的意韻,才能使書界中人對之品賞愈久,得益愈多,感受愈深,認識愈深。他對現代中國書法藝術事業的貢獻,真可謂「功莫大焉」。為了紀念這位當代傑出的書法大師、詩人、畫家,後人為其建立了紀念館和藝術館。林散之被譽為「草聖」,林散之草書被稱之為「林體」 。

【陳洪綬 草書七言聯】

明 陳洪綬 草書七言聯 尺寸 106×25cm×2

賞析:陳洪綬雖不以書法名世,但其書法藝術更是得到世人的稱讚。此幅書法對聯寫於明末清初對聯逐漸興盛時期,該書法以中鋒用筆,其間雖小有以側鋒取妍處,但他能立即將筆調整過來。如此高超的控筆能力,無疑只能以掌豎腕平執筆法為之方可。從其書作中,我們可以感到,陳洪綬作書,心態是愉悅恬靜、輕鬆歡躍的。

【汪士慎 行書七言聯】

清 汪士慎 行書七言聯 尺寸 121×22.5cm×2

賞析:汪士慎(約1686~1762)?字近人,號巢林,又號溪東外史,安徽休寧人。為「揚州八怪」之一。在詩、書、畫、印諸方面皆有很高的成就。擅畫花卉,隨意勾點,清妙多姿。精畫蘭竹,尤擅長畫梅,筆致疏落,超然出塵,筆意幽秀,氣清而神膄,墨淡而趣足,其秀潤恬靜之致,令人爭重。老年一目失明,尚能揮寫自如,不失當年風韻。

【清王時敏 隸書五言聯 】

清 王時敏 隸書五言聯 尺寸 147×37cm×2

賞析:王時敏隸書被稱為清初第一。其隸書,字體方整,結構謹嚴,開合有度,筆法古樸凝重,收筆處波挑極少,而束之方筆,既保留了漢隸的特色,又有唐隸的韻味。王時敏的楷書筆法挺拔有力,結體寬綽通達,渾然天成,既有王書的特色,又有顏真卿書體的風骨。王時敏的行書風格清俊古雅,無滯澀浮弱之氣,行筆流暢自如,獨具一格。惲壽平《王時敏書畫冊》云:「觀奉常先生遺墨,真行古隸悉備,隸宗漢法,真書規模十三行,表冊行書臨《枯樹賦》兼米南宮,此學書要訣,可略見奉常公一生學力矣。」惲壽平為清初著名書畫家,又與王時敏交往甚密,所說當不繆。

【錢維城 行書八言聯】

清 錢維城 行書八言聯 手繪雲龍紋絹本 尺寸 176×33cm×2

賞析:錢維城(1720-1772),初名辛來,字宗盤,又字幼安,號幼庵、茶山,晚年又號家軒,江南武進人,清朝官吏。錢維城擅長書法,工整精細,「宗磐工書,書法東坡。」他師法宋朝書法四大家之一的蘇東坡。落筆蒼潤,秀骨天成。也能吟詩,以杜少陵為宗。人稱「錢文敏尚書,詩宗少陵,書規蘇文忠。」可謂詩、書、畫一體。

【 梁同書 行書七言聯 】

梁同書 行書七言聯 水墨蠟箋 尺寸:127.5×31 cm.

賞析:梁同書(1723—1815),錢塘(令浙江杭州)人。清代書家。字元穎,號山舟,晚號不翁、石翁,九十以後號新吾長翁,與安徽亳州(今徽縣)梁、會稽(浙江紹興)梁同治並稱「三梁」。大學士梁詩正之子。天生穎異過人,端厚穩重。工書法,初學顏柳,後學蘇米,晚年純任自然,冠絕時流。詩多雅意,文亦清峭,故為書名所掩。年九十餘,尚為人書碑文墓誌,終日無倦容,並無蒼老之氣。卒之前數日,自書訃,蒼勁如昔。新書碑版遍環宇,與翁方綱、劉石庵(劉墉)、王夢樓(王文治)並稱於時。

GIF/5K

啟迪真知·鑒藏價值

書畫超市·改版起航·敬請留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功課 的精彩文章:

唐楷入不了國展評委的法眼?
原本玉篇殘卷:至精至純的初唐人手跡
田蘊章:我父親的書法前無古人……
白砥:書法的「法」是見理之法,而不是單純的技法

TAG:書法功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