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救國救難被稱「英勇僧侶」,遭日本忌恨被捕入獄,他一生備受尊重

救國救難被稱「英勇僧侶」,遭日本忌恨被捕入獄,他一生備受尊重

文| 解宏乾

20世紀50年代,位於上海市寶山區西南部的大場老鎮,曾被闢為全市的佛教公墓區。但由於世事變遷,原佛教公墓區早已不復存在,這裡建起了工廠及居民區。2008年8月,原工廠進行改造,圍牆被拆除後,被廠房的圍牆圈起來的圓瑛大師紀念塔重見天日,讓人們再次回憶起這位曾經浴血奮戰,在戰場率領眾僧侶救護抗日戰士的高僧。

由於身處亂世,圓瑛大師一生都在為爭取和平保衛和平而奮鬥。身為中國佛教會會長的他,代表中國佛教會致書日本佛教界,「我佛慈悲平等救世為主義,貴國號稱信奉佛教,則對國際間,應實施慈悲平等主義,而造成東亞和世界之和平。」他希望日本佛教徒,本著釋迦牟尼的慈悲救世主義,「各出廣長舌相,共奮無畏之精神,喚醒全國民眾,條陳貴國政府,制止在華軍閥之暴行,遵守國聯之議案,即日撤退。免喪兩國之邦交,免遭各國之公憤,免壞東亞及世界之和平」。1932年2月,圓瑛又通告全國各寺廟、各佛教團體啟建護國法會,旨在喚起全國佛教徒奮起抗日。

救國救難被稱「英勇僧侶」,遭日本忌恨被捕入獄,他一生備受尊重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圓瑛立刻主持召開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緊急會議,會議決定成立中國佛教會災區救護團,由他親任團長,並緊急通知京(南京)滬地區各寺廟派出200多名年輕僧眾,往上海玉佛寺報到,成立中國佛教會災區救護團第一京滬僧侶救護隊,由弟子宏明任隊長,在該寺集訓。隨後,第二漢口僧侶救護隊、第三寧波僧侶救護隊相繼成立。淞滬戰爭持續三月,僧侶救護隊深入前線,穿梭於槍林彈雨之中,救死扶傷,護送難民。本為不染血腥的清靜之地的寺廟,也闢為收容戰地傷兵的佛教醫院和接納難民的佛教收容所。

圓瑛大師在上海淪陷後,又與弟子明暘先後兩次趕赴南洋各地籌募經費、支援抗戰和救濟事業。他們先後在新加坡、吉隆坡、檳榔嶼、怡保、馬六甲等地,勸導華僑籌組「華僑籌款救國委員會」。同時利用講經說法的機會,作抗日救國的宣傳,發動海外同胞踴躍捐獻,提出「一元錢救國難運動」,募捐到十餘萬元,所得之款全部匯交上海慈善團體聯合救災會,以作救國救難之用。

1939年夏,圓瑛從南洋回到上海。卻不料他募款抗日的事情被日軍得知,同時日本人勸他出任所謂的中日佛教會會長,圓瑛大師嚴詞拒絕。日本人惱羞成怒,1939年農曆九月初一,正在圓明講堂主持法事活動的圓瑛和弟子明暘法師,以抗日的「罪名」遭日本淞滬憲兵隊逮捕,並押解往南京日本憲兵總部。

救國救難被稱「英勇僧侶」,遭日本忌恨被捕入獄,他一生備受尊重

1937年12月圓瑛法師前往南洋賑災募款

在獄中,圓瑛受到嚴刑審訊和利誘,乃從容陳辯,義正詞嚴。明暘法師回憶道:「憲兵們面目猙獰,虎視眈眈……夜闌人靜,萬籟俱寂時刻,日本憲兵就對先師進行嚴刑審訊,態度野蠻,幾瀕於危。師以從容陳辯,理直氣壯,義正詞嚴,堅持了中國人民大無畏的民族氣節。」圓瑛大師威武不屈,在嚴刑審訊面前仍做道場,連打三個「凈七」,並以絕食與日寇做鬥爭。

圓瑛大師被捕的消息引起了民眾的公憤。1939年11月,日寇釋放了圓瑛師徒二人。圓瑛大師出獄後,致函福州鼓山湧泉寺辭去方丈之職,走上了更為堅毅的抗日之路。

圓瑛一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1942年,在圓明講堂舉辦了圓明楞嚴專宗學院、上海圓明佛學院、圓明法施會,刊印圓瑛法師所著《楞嚴經講義》等20餘種經書,並設蓮池念佛會,培植僧才,使圓明講堂盛極一時。他在給北平中國佛教學院師生贈言中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佛教興亡,教徒有責。」

救國救難被稱「英勇僧侶」,遭日本忌恨被捕入獄,他一生備受尊重

曹王禪寺內的圓瑛大師紀念塔

1953年,圓瑛大師圓寂後,其肉身安葬於寧波天童寺。同年,由趙朴初等人提議,中國佛教協會在大場公墓修建了圓瑛大師的紀念塔。圓瑛大師紀念塔,是一座八面形的指發塔,系用水泥澆鑄而成。由於長年嵌於水泥牆內,加上風雨侵蝕,現已殘破不堪。塔高約2.5米,底座為蓮花座,上面分為三層,上層為塔頂(已殘),中、下層分別用鋼筋固定,形成分隔的八個平面。在下層八個平面中,正面刻有「圓瑛大師紀念塔」七個大字。其餘從左到右七個平面,鐫刻著大師弟子明暘撰寫的《圓公師尊略傳》。

這座紀念塔,現在已被請到嘉定區徐行鎮曹王禪寺內,準備修復之後,奉安於此,供人們憑弔與瞻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眉山蘇軾父子故里,為何門可羅雀?
歷史上發生過多次著名的潛艇戰例或事故?
我為什麼說《紅樓夢》是「天下第一書」?
袁崇煥為何擅殺毛文龍:寧遠大捷埋下伏筆,毛越不受抑制,袁的殺心越堅定
從未想過身後作什麼特殊安排,宋慶齡陵園:永伴父母長眠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