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雷丸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雷丸

本文導讀:雷丸,性寒,味微苦,屬驅蟲葯,那麼,雷丸的功效是什麼?雷丸的作用是什麼?下面我們來看看雷丸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雷丸 leiwan

【別名】竹苓、雷實、竹鈴芝、木連子。

【英文名】Omphalia。

【來源】白蘑科真菌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的菌核。

【植物形態】

通常為不規則的堅硬塊狀至球形或近卵形,直徑0.8~2.5厘米,稀達4厘米;表面黑棕色,具細密紋理或細皺紋,內面為緊密交織的菌絲體。質地堅硬,斷面蠟白色,半透明,具白色紋理,略帶粘性。越冬後,由菌核發生子實體,子實體壽命很短,一般不易見到。

【產地分布】多生於竹林中,竹根附近。分布於甘肅、江蘇、浙江等地。

【採收加工】秋季採挖,洗凈,晒乾。

【藥材性狀】

類球形或不規則團狀,直徑1~3厘米。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有略隆起的網狀細紋。質堅實,不易破裂,斷面不平坦,白色或淺灰黃色,似粉狀或顆粒狀,常有黃棕色大理石樣紋理。無臭,味微苦,嚼之有顆粒感,微帶粘性,久嚼無渣。斷面色褐呈角質樣者,不可供藥用。

【性味歸經】性寒,味微苦。歸大腸經、胃經。

【功效與作用】殺蟲消積。屬驅蟲葯。

【臨床應用】

用量15~21克,不宜人煎劑,一般研粉服。一次5~7克,飯後用溫開水調服,一日3次,連服3天。用治絛蟲、鉤蟲、蛔蟲病、蟲積腹痛、小兒疳積。附方:膽道蛔蟲症:雷丸3克,使君子、檳榔各9克,烏梅3個。後3味藥水煎2次,分2次沖雷丸粉服,每日1劑。

【主要成分】

含蛋白酶雷丸素,為驅蟲的有效成分。浸出液在體外實驗中有驅絛蟲作用,乙醇提取液對蛔蟲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煎劑有抗陰道滴蟲的作用;雷丸素無論肌肉注射,還是腹腔注射,對小鼠肉瘤180均有抑制作用。

【使用禁忌】

雷丸對熱不穩定,只宜研粉服,不可煎服。脾胃虛寒者慎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黃之約 的精彩文章: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白頭翁
每天學一味中藥-杜仲
老寒腿疼痛 三招治好,健康科學的治療方法,不學你就虧了!
背痛手還會發麻,要學小腸養生經
養腳讓身體健康,如何養腳才對呢?保障氣血正常運行,這樣做很重要!

TAG:岐黃之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