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一黃金周健康飲食攻略,出門在外你要這樣吃!

十一黃金周健康飲食攻略,出門在外你要這樣吃!

來源:網路

「十一」正式開啟,恰逢國慶、中秋兩節,很多人都已經開始規劃旅遊、聚會等活動。不論你是出行還是和朋友小聚,都少不了品嘗美食,正在減肥的你,該如何迎接美食的誘惑?中秋節吃月餅,有哪些講究?外出旅遊度假,又該注意什麼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十一」假期的健康攻略。

健康飲食助減肥

假日期間體重增加還是下降取決於什麼?其實完全取決於你的減重決心。面對假期的挑戰,你可以選擇以過節為借口放縱自己,在一周的時間內完全忘記減重計劃;也可以給自己放個小假,略略放鬆,但還是維持已有的成果;更可以認真面對,持續努力,使體重繼續按軌道下降,你會選擇哪種方式呢?如果你把長假看成一個平常的日子,在親友相聚的時候運用些聚餐技巧,相信你的體重還是會一樣下降的。

餐桌不是戰場

不要把餐桌當作減重的戰場,食物更不是敵人。在餐桌上挑選愛吃的東西,用細嚼慢咽的方式延長進食帶來的愉悅,記得吃下的食物,每天做好記錄,你會發現控制熱量預算並不那麼困難。假期的聚會,最重要的是與好久不見的親友相聚,拉拉家常,談談近況,因此,聊天比吃飯更能達到聚會的目的,多花點時間在與大家的溝通上,你就不會與那些油膩的菜肴過於親密了。

小貼士

嘗試一口食物咀嚼25次,看看和平時的狼吞虎咽有沒有不一樣的感受。

筷子下慢一點,每次少夾一點。

主動申請下廚房幫忙,晚些上席就能少吃很多。

面對別人夾給你的菜,愉快接受,咬一小口後放在盤子里,等服務員清理的時候一起收走,既禮貌,也不怕吃多。

選擇低卡小食

喝喝茶,吃吃零食,每家每戶的待客之道都是如此,可是不知不覺間吃進去的零食量甚至超過正餐。面對零食時,我們要更加小心,選擇耐咀嚼、低熱量的小零食,如低脂酸奶、無餡粗糧餅乾,還有蘋果、雪梨等低熱量水果,就比較健康。

小貼士

聊天打牌時,不要坐在靠近零食的桌子旁。

手裡捧一杯熱茶,嘴裡嚼一塊口香糖。

人多的時候可以提議玩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桌面遊戲,這樣就會分散對零食的注意。

中秋吃蟹七注意

蟹要現蒸現吃

一次吃不完,剩下的一定要保存在乾淨、陰涼通風的地方,吃時必須回鍋再煮熟蒸透。

清除四個內臟

清除蟹胃 蟹胃是蟹蓋里三角形的骨質小包,

丟棄蟹心 用勺柄將蟹身中間一個呈六角形的片狀物挑出來,那是蟹心部分應丟棄。

去除蟹腸 即由蟹胃通到蟹臍的一條黑線。

清掉蟹鰓 即長在蟹腹部如眉毛狀的兩排軟綿綿的東西,都應該清除掉。

不與茶水同食

吃蟹時和吃蟹後1小時內不要喝茶。因為開水會沖淡胃酸,茶會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不利於消化吸收,還可能引起腹痛、腹瀉。

蟹不宜吃太多

蟹肉性寒,脾胃虛寒者應注意,以免引起腹痛、腹瀉。

勿與柿子同食

柿子中含鞣酸,蟹肉富含蛋白質,二者相遇,可凝固為鞣酸蛋白,不易消化,食物容易滯留在腸內發酵,導致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

勿與花生同食

花生性味甘平,脂肪含量達45%,油膩之物遇寒涼之物易致腹瀉,故蟹不宜與花生同食,腸胃虛弱者尤應忌之。

勿與冷飲同食

冷飲、冰激凌等飲品屬寒涼之物,故不能與蟹同食,食蟹後也不可即食冷飲。

月餅好吃別多吃

中秋飲食的原則其實很簡單,只要掌握「低糖、低鹽、低油、高纖」的飲食概念,用完餐後可以散散步以利消化吸收,並減少脂肪堆積,就可以吃得開心又營養。

當點心而非正餐

一般來說廣式月餅較大,可吃四分之一個,台式月餅可吃三分之一。可選擇使用代糖的月餅、低油月餅、高纖低糖月餅、蒸的月餅。吃月餅的時候,不要再喝含糖飲料以免增加負擔。

多吃高纖維食物

如:蔬菜、水果、燕麥、薏仁等,可幫助消化、去除油膩,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也有幫助。

做運動消耗熱量

吃一小塊月餅可用減少其它類食物來調整,或增加活動量以消耗過多的熱量和降低血糖值。

減少主食與油量

吃月餅時,可減少主食及烹調用油以平衡攝取量。

特殊人群特殊吃

高脂血症患者 少吃酥皮類的月餅(如蛋黃酥、蘇式月餅),選擇麻糬月餅或蒸的月餅。

膽固醇高患者 要避免內餡含蛋黃或是肥肉的台式月餅。美國心臟學會建議每人每日攝取的膽固醇不應超過300毫克,一個鹹蛋黃所含的膽固醇已達250-300毫克。

高血壓及腎臟病患者 要選擇鹽分低的月餅。

糖尿病患者 最好用血糖機監控吃月餅前後的血糖變化以調節進食量。

痛風患者 選擇月餅時,少吃包含堅果或肥肉的月餅。

胃炎及潰瘍病患者 不宜多食,因為月餅不易消化。

專註於健康方面的知識傳播,隨時隨地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關注慢病護理,健康生活每一天。小編微信號:yixuekao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慢病護理 的精彩文章:

TAG:慢病護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