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天球瓶難撿漏?遇到又該怎麼鑒別?
台北故宮藏明永樂青花穿蓮龍紋天球瓶
1、器型受人喜歡
天球瓶是人見人愛的古代瓷器器型,有人愛其憨態可掬,有人愛其大器天成;在市場上,天球瓶向來便是寵兒,如2011年香港蘇富比以7401.32萬元成交的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成為近年成交價最高的天球瓶。由於受到瓷器收藏者的普遍喜愛,加上存世量相對較小,天球瓶在市場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天球瓶的價格從來就比其他器型高。」陳連勇舉例,同是雍正乾隆時期的器物,當普通器型的青花瓶價格為100萬元時,天球瓶的價格已可達400萬元。目前官窯天球瓶的行情更至少在千萬元以上。對於普通收藏者來說,官窯天球瓶只可遠觀,不存在隨意在市場上撿漏的可能。
與此同時,贗品也流於市場。曾波強說,市場上充斥著眾多工藝粗糙的「天球瓶」,毫無收藏價值,但部分收藏者仍醉心於撿漏:「一件20-30cm高的雍正天球瓶,行價也要達1000萬-2000萬元,更何況40-50cm高的大器;真品沒那麼輕易隨處可見,更何況是低價撿漏了。」
2、官窯重器,燒制難度高
天球瓶開始燒制於明永樂年間,起源於對西亞銅器造型的仿製,由於瓶子腹部狀似天球而被稱為天球瓶。在古代瓷器中,天球瓶是典型的官窯重器,其尺寸較大、器型大氣,而且燒制難度大。
清乾隆 粉彩九桃天球瓶
3寓意好
天圓地方,在古人視野里和腦海中的宇宙可以用「天圓地方」4字來形容。天球瓶就以碩大渾圓的腹部曲線類似古人心目中的天體星球形象而得名。從綜合特點來分析,天球瓶器型一般都是厚胎、圓口、直頸,腹大而扁,底微凹!
天球瓶鑒別
天球瓶的創製是受了西亞文化的影響,始見於明永樂朝。多為青花,口微侈,直頸,腹渾圓似球,平底。湖南電視台《東方尋寶》欄目諮詢(一三二七二四九一一七零),地址:湖南長沙開福區德雅路湖南電視台辦公三樓!天球瓶作為明永樂、宣德以來的傳統花瓶造型,宣德器較永樂器略顯粗放,此後明代各朝都沒有出現。清代康熙朝仿古之風盛行,天球瓶則多仿明初之器。雍正、乾隆時較為流行,這時的品種有青花釉里紅、粉彩等。多署本朝款。
清雍正 鬥彩水波壽石團花紋天球瓶
每個朝代的天球瓶器型都有不同的變化,如永樂官窯天球瓶頸短、肚渾圓,而雍正、乾隆時期的天球瓶頸部較長、腹部扁平。這些特徵也被作為初學者鑒定的基礎標準。「如果一個底款為雍正的天球瓶卻與永樂天球瓶的器型一模一樣,具備一定常識的新手都能立即將其剔除在真品之外。」收藏瓷器多年的行家趙先生告訴記者。
釉彩在不同年代也各有特點。永樂宣德的天球瓶多為青花,其中以海水龍紋為珍貴;到了雍正、乾隆年間,除了傳統的青花外,粉彩、五彩、青花釉里紅、單色釉等紛紛出現在天球瓶上,連珍稀的鬥彩也被應用在其上,天球瓶的燒制由此步入鼎盛時期,呈現百花齊放的異彩。


※「永宣青花」不分?是真的分不開還是分不清?
※講解:大清銀幣收藏價格高的驚人!
※沒想到小小「大清銅幣」竟值220萬?
※收藏!中國「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名錄
※琥珀界的「高富帥」,你知道嗎?
TAG:DFXB詹劍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