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級教師吳非:做教師,一定要恪守正確的「教育觀」

特級教師吳非:做教師,一定要恪守正確的「教育觀」

全文長4000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精彩導讀

儘管時代會變化,一代學生與一代學生不一樣,但是老師不能亂,只要老師有原則、守常識,再大的困難也不怕。

作者簡介

王棟生,江蘇省特級教師,南京市名教師,著名雜文作家,筆名吳非。

當今教師必須是更有智慧的人

上課間隙,有時我會想:學生這會兒在想什麼?他們為什麼會那樣想?後來我知道,學生和我一樣,也在想老師在想什麼以及他為什麼那樣想。

作為任課教師,我並不認為只要上好專業課就算完成任務。

當年我們總把學生當作「可塑性很強」的群體,誰承想,幾十年間社會發生了那麼大的變化,學校教育會出現那麼多預料不到的狀況!

學生群體不再那麼「單純」,家庭教育背景變得複雜。教師不能選擇教育對象,也因此對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師必須遵循教育原則,同時必須是更有智慧的人,他對學生不能再用單一的教育法,他的教育教學要兼顧有不同背景與個性的人。

不同的家庭背景與境遇對學生的人格、性格可能造成影響。

學生到了學校,教育就得發生作用。如果要用相對公平、統一的尺度衡量學生並實施教育,我認為未必是考試成績,而是個人文明修養,因為這涉及他在未來能否「立於世」。

我長期在高中教學,面對的學生,年齡段在15歲至18歲。學生多為獨生子女,而很多教師也是獨生子女,很有意思。

考試製度穩定,不講「家庭出身」和「政治面貌」,沒有了「階級」「階層」的標籤,「背景」淡化,特權受到一定的遏制,人的「文化差異」也就顯現出來。

家長的教育觀比較亂,學生的思想和學習也會跟著亂,這就會呈現出各種意想不到的矛盾。

但是,教師不能亂。教師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原則不能變,方法則要應時而化。

最重要的是擺正自己的「教育觀」

最重要的教育觀,是「人的教育」。教師眼中如果沒有「人」,面對複雜的班級狀態,肯定束手無策,他的教育教學也必然亂成一團。

教師眼中有「人」,富有人道精神,面對學生時,他才能真正地「以人為本」,注重細節和習慣養成,少犯錯誤。

目前社會最為敏感的平等訴求,學校和教師都不可等閑視之。

中國的文化積澱,有不少落後的因子埋藏在教育中,人分三六九等,官民之別,貧富之別,一直存在(否則中國文化不至於把「有教無類」當作不得了的原則),直到當下,仍然存在落後的「城鄉之別」。

比如,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入學仍然存在一些障礙,即使政府有應對措施,但生活條件差,在校遭遇歧視,也會影響成長。

我在江浦區五里村行知苑小學,聽老校長楊瑞清和同事們講述幫助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事,很感動也很難過。那些冬天裡沒鞋襪的孩子,他們生活的地方離南京繁華中心只有十幾公里。

怎樣保護學生的自尊,怎樣減少他們內心的糾結,往往不是靠教師慷慨解囊就能解決的。

此類事宜細不宜粗,能不能說服班級節儉辦事,減少活動開支,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想到別人的難處;能不能提請學校制訂由班主任掌握的資助或減免名單,形成制度,等等。

無論如何,不讓一人向隅而泣。不知為什麼,教室里只要有一個學生鬱鬱寡歡,我就覺得自己的課上不好。

不久前某雜誌微信刊出我的舊文,內中提及勸教師上課不要用「寡婦」這個詞,防止心理敏感的孩子受傷。

有讀者困惑:諸如此類的事很多,教師一一關照,課怎麼上?但我認為,只要教師心裡有學生,辦法有的是。

比如,民間輕慢信仰與風俗的俚語,政治運動留下的傷痕,家庭不幸的記憶,個人遭遇過的挫折,等等,都可能給心靈敏感的學生造成痛苦。教師上課說話,能不考慮學生的感受嗎?

教師博大的胸襟充滿仁愛,裝得下所有的學生、學生的心,就能裝得下世界。

做教師一定要有原則、守常識

教師幫助學生,是職責,不能要求學生報「恩」。

曾有學生在隨筆中提到「父親又失業了」,我托班主任悄悄地幫了他幾回,學生考上大學後來信感謝,說其實知道是老師幫他的。

我沒回信。

這個學生畢業後找到了一份薪水較高的工作,我把喜訊告訴同事時,辦公室所有老師都欣慰不已(我很看重同事的這種情感):一個家庭終於度過了最艱難的日子。

比這更令人欣慰的,是學生在信中說:老師,我知道怎樣報答社會。

——這就對了,教師無論如何不要把學生當作「私產」,否則教育的性質就變了。

我和一些有過各種困難的學生成了對話者。

我們交流對問題的看法,我不試圖「改變」他們,我努力去想他們選擇的合理性。

我認為,總體而言,學生還是嚮往美好人間,嚮往真善美的,這或許取決於教師的教育姿態和價值追求。

教師境界不高,學生的困惑會變多;但也存在另一種可能,即學生因此學會混世,老師是個鄉愿,在他的影響下,學生群體會庸俗化、社會化。

雖然一直在一所學校工作,所帶的班級也有不少差異。1987年我帶南大少年預備班,學生年幼,多數來自農村,為了讓他們熟悉南京,星期天我常帶他們外出參觀、遊玩。

有次在博物院大廳,正向他們講解,有個學生大聲往地上吐了痰,我沒出聲,蹲下,用手帕擦去地上的痰,悄悄扔進垃圾箱,然後低聲對大家說:這是城市,要注意;你們以後都會是知識分子的,不能隨地吐痰。

我在做這件事時,沒抬頭,是不想讓那位同學難堪。我想的是:他肯定明白了,他們以後想吐痰時能記起我說的話。

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學生,也無論學生有什麼樣的困難,「教師的樣子」最重要。

我認為,只要教師有原則、守常識,任何複雜的問題都不難解決;作為教師,處置問題不能偏向任何群體。做一件事,會不會引發負面影響,會不會留下不良後果,要有預估。

如時下非常流行的「成績排名次」,對學生的傷害是長期的。有班主任把「名次榜」公然貼在教室講台邊——這種事做了,還有什麼錯事不敢做?

有兩位任課教師見到班主任在教室張貼測驗名次,先是耐心勸說,勸說他取下之後,再告知校方,建議重申校規,以絕效尤——寧可得罪同事,也不違背教育原則。

這才是對學生對學校負責的態度,學校有這樣的教師,學生才能真正地「成人」。

學生畢業多年後打電話邀請我聚會,但沒留姓名,自稱「當年我在班上成績不行,老師不一定記得我」。

我回電嚴厲批評,告訴她:整個班的語文是我教的,你這樣說話,不像是我的學生,我從沒以成績論人,你的話讓我生氣——教育要教會自由平等、自尊自強,

學生畢業多年,仍沒從「成績」陰影中走出來,這就是說,我的教育任務沒有完成。我因之感到沮喪。

無論學生之間存在何種差異——家庭背景、學習成績、性格特徵、志趣愛好,等等,都可以忽略,但在一間教室里,所有的學生都應當成為文明人。

學生有教養,「融合」就不是困難。

學生友愛,是人生幸事,教師為什麼要說「重友情也要重視成績」?(小學生家長要求孩子「和成績好的同學交朋友」,也是很混賬的話。)應試教育鼓吹「競爭」,同窗友情變得淡漠。

有次進教室,看到有課桌空著,記起這張課桌昨天也是空著的,於是有所不安,問:「他怎麼沒來?」周圍幾個學生搖頭表示不知道。

我無法剋制自己的憤怒,發了火:同在一個班,鄰桌兩天沒來,竟然無人關注,這是什麼「集體」?這個班有二十多個「三好生」,高一時評上「文明班級」,學生競選班委頗有豪言壯語,怎麼會說一套做一套?

那天我嚴厲批評了半節課,事後聽聞有家長到校長那裡去投訴老師訓學生。他投訴,我不在乎,我在意的是我教的學生是不是正常人!學生如此冷漠,教師為什麼不能生氣?孔子遇上這種事,也會生氣的。

希望我的學生「做個好人」

教師的職業,要求他眼中看到的是「人」「生命」,而非尊卑貴賤的等級標籤。在教室里,我常想,我面對的人,在未來要成為勞動者,要成為父親母親,他們要組成「社會」,他們要擔負建設新的文明的責任。

因此在這個年齡段,教育要培養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良好習慣。

他的靈魂中應當有這樣一些元素:人、人性、生命、仁愛、友情、善良、正直、誠實、坦白……

有這樣的品格和修養,當他們站立在社會時,就能有公民姿態,有擔當。如果我們容忍向青少年灌輸「我死之後任憑天塌地陷洪水滔天」的人生觀,必將給自己留下無盡的職業恥辱。

我希望教過的學生能「走得出去」,「站直了做人」,否則我的工作沒有價值。我最怕學生變得庸俗猥瑣,我常告誡學生:「你有許多自由,但不是什麼事都可以做的。」學生不會獨立思考,價值觀出錯,有可能無所忌憚地做壞事。

1996屆畢業典禮上,全體高三教師致辭,大家讓我第一個講(也許他們認為語文教師肯定最能講),我只說了四個字:「做個好人」。

不久前這一屆有個班紀念畢業20周年,有學生髮言,說一直記得老師的「做個好人」。我說:「看來,至少到目前你仍然還是好人。」大家都笑了。

「做個好人」,容易嗎?不容易,但也不難。

基礎教育就是「打底子」,在這個年齡段,文明教養是一點點地聚合的,教師不能大意。學生不敢奢望教師個個都是指路明燈,至少他能找到值得尊敬的教師,有人格魅力,有智慧,有辦法的人,讓他不至於蒙受屈辱。

我在教學中想過,規訓重要,比規訓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育姿態和情感。

引導不同環境背景的學生成長,還要注意接受教育過程中的「趣味」,教育要培養優雅而有趣味的人,一個群體能關注自我品質,能夠追求生活趣味,那麼,「文明」就能成為共同追求。

教師本人也應當是優雅而有趣味的人,我們社會太缺少這樣的人群了。

一個成天唉聲嘆氣翻看學生成績冊的教師,一個因學生家庭背景而生出勢利眼的教師,一個只知道鼓勵學生「拼搏」追求「成功」的教師,他的表情、眼神都可能成為學生的噩夢。

延伸閱讀

給學生多「剩下」些有用的東西

文/王棟生

應當是懷特海說的:當一個人把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比懷特海知名的愛因斯坦重複了他的話,再以後的引用者便把這句話當作愛因斯坦語錄了。

是學校教給學生的知識無用?是教師的教學令人厭倦?都不是。現在我們能理解了,最有價值的教育,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教養。這就是日積月累的所謂「積澱」,當然屬於「剩下的」。既然「剩下的」才是「教育」,而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剩下的」只是一點點,那為什麼不在學校教育階段,多教一些能夠留住的東西,讓他們多「剩下」一些呢?

為什麼有那麼多學生在成年後對學校教育不存感激,反而對教育有那麼多的誤解?我想,這是因為「剩下的」太少太少。教育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未來,因而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有可能被「剩下」;如果教育者目光短淺,那學生就沒有未來,也不可能「剩下」什麼——當然,也可能剩下的只是愚昧無知和粗野。

一些初中名校招生時,很看重學生的各類競賽成績,這就讓一大批家長長年領著小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領取各種各樣的證書,因為「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你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家長在招生辦公室攤開孩子一大堆五光十色的證書獎狀,而一旁站著的那個神情木然的孩子,就是他「打造」出的「尖子」。在這類奇形怪狀的家庭教育推動下,學校則不能不擔負起更重的教育任務。

不久前訪問北師大廈門海滄附屬學校,看到小學部課表上也有選修課,其中有「形體課」,很奇怪。

校長說,當年學校開辦時收進的孩子不少都是小胖墩,老師們憂心忡忡:這樣放任下去,不作干預,孩子們今後怎麼能有健康的體魄?可是學校有哪門課能解決這個問題?於是學校決定開設「形體課」,於是現在學校基本看不到小胖墩了。

比這門課更讓學生銘記的,是學校開辦時,周圍很多居民來開家長會時,穿著拖鞋,抽煙。學校有針對性地做了一次禮儀教育,老師們認真地向小學生解說:回家告訴爸爸媽媽,請他們無論如何不要穿拖鞋進校園;如果他們忘了,那就請在大門口套上學校提供的鞋套。

——兩位老校長告訴我:那以後基本不需要告知了。因為所有的學生都明白,學校是莊重的場所,需要講究禮儀。

聽了她們的述說,我想到,這一次教育有可能經過歲月磨洗而被「剩下」,當這批孩子以後也成為父母時,他們仍將保持對校園的敬重。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成人的粗俗無法容忍,但那些粗野的習慣也是「剩下的」,所以當然有必要像北師大廈門海滄附校那樣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

前年,在雲南普洱二中看到新建的游泳館,當時我不解,許多都市名校也沒有游泳池,這裡為什麼要耗費資金建這樣一個標準游泳池?校長告訴我:游泳是重要的生存能力,我要讓每個學生都學會游泳;學生在中學應當會游泳,如果現在不教,以後說不定就沒機會了。

我覺得他提出的問題很有價值。現在常看到的「見死不救」,有時可能不完全是人的道德問題,而是能力問題。我在高中問過幾個班的學生,會游泳的不到百分之十。

為什麼家長不重視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很可能因為「高考不考游泳」。所以當他們眼見別人落水而束手無策,所以當他們自己落水之後,才有可能想到「高考不考」的東西不一定沒有用。

我把這些想法和一些校長交流,也有人認為:學游泳是學生自己的事,學校不能把什麼都教起來。我認為,學校要培養的是學習意識、學習方法和態度,就得教會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教會生存,讓他們明白,生命中有比高考更重要的,必須支撐一生的東西。

與北師大廈門海滄附校和普洱二中不同的,很多學校對學生儀態,對學生學游泳表示不屑,因為這些教育內容並不「顯」,不可能成為校長的「政績」。他們不在意學生以後能否「剩下」些什麼,而只在意自己作為校長教師能「得到」什麼。

南京江浦縣五里村行知小學校長楊瑞清,踐行陶行知的平民教育理念,在鄉村小學工作了30年。某次有位「專家」對我說:「楊瑞清的那個學校學生考試成績不行,他教學生辨識各種作物的苗,考試會考那個么?」我當然不同意他的話,可是我記住了他說話時不屑的神態。

我想的是:同樣做教師,職業境界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會以什麼樣的方式體現在學生的未來?都市學生學習條件好,考試成績有可能會略高一點;可是,如果鄉村教育不培育學生的勞動意識,不培養他們對土地的情感,他們又能「剩下」什麼呢?

一些來自農村的青年教師曾坦言,上學時不但從不參加田間勞動,考出來後連回鄉探親都不大願意;更極端的,有些大學生甚至不願意提到「家在農村」。這樣的教育,「剩下的」只會是可怕的東西。

不久前和同事們在討論「教育究竟是什麼」時,我說「教育就是接受時嫌多,以後嫌少的東西」——這應當是很多代人的共同感受。既然我們想多「剩下」一些有用的東西,那我們就不能不認真地思考今天在學校所做的一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校長派 的精彩文章:

如何與孩子說愛國?北大教授:最好的愛國,就是學會珍惜
中國教科院院長:「未來課堂」改革路在何方?培養智慧型教師是「良方」
校長「摘官帽」如何杜絕「換湯不換藥」?校長職級制再掀議論「熱潮」!
教師倦怠、成長受阻…來自31個省份校長的共同難題,有解了!
主論壇嘉賓都有誰?本年度最值得一見的教育大咖們

TAG:校長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