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八年抗戰中國消滅了多少日軍?與美國比令人汗顏

八年抗戰中國消滅了多少日軍?與美國比令人汗顏

根據日本資料提供的數據,日軍在二戰中的死亡人數,按不同統計口徑和截止時間,有185萬、212萬、232萬這三個數字。185萬,是日軍從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至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這八年侵略戰爭中戰死的數字;212萬,是包括二戰後日軍死亡的數字(如在蘇聯的西伯利亞勞改營中死亡的戰俘);232萬,是除日軍正規軍人死亡外,加上武裝平民(類似於中國的民兵)和「異國者」(即強征入伍的朝鮮兵和台灣兵)的死亡數字。

1)二戰期間日軍戰死185萬人,資料來源是服部卓四郎的《大東亞戰爭全史》記載的日軍傷亡數:

陸軍 海軍 平民 計

死亡失蹤 1439101 419710 658595 2517406

殘廢疾病 85620 8895 94515

(見該書商務印書館1984年中譯本,第4卷1799頁)。

也就是說,日軍二戰期間戰死的精確數字是1858811人。2001年日本出版的歷史教科書也稱:「二戰中日本死亡軍人約186萬,平民約66萬,」這已是近幾年的數據,說明這一數字是相當準確的。 或許有網友質疑日軍統計的精確性。這除了我上述強調的歷史研究必須依靠檔案外,還可以仔細分析。日軍實行的是地域徵兵制,即一個部隊的人員來自同一地區,如大家熟悉的第5師團來自廣島、第6師團來自九州島熊本,越是基層單位,就越是來自更小的行政區域,如中隊(連)、小隊(排)的人員都來自同一個街道和村莊(日本行政區劃用町、目等),本身就是親戚、同學、朋友,早已互相熟識,所以凝聚力強,如有戰死者必拚命搶回屍體。而日軍傷員陷於絕境時絕大多數會自殺,鮮有降者;在太平洋孤島上全軍覆沒即可判定絕大多數戰死。而當時日本有著完整的戶籍制度,因此日軍對死亡人數是清楚的、精確統計的和可信的。

著名學者楊奎松指出:對傷亡數字造假「在日軍當時則頗難做到。這是因為日本有嚴格的戶籍制度,日軍的士兵全部都有詳細檔案,受傷陣亡均須記入檔案,一旦出現死亡更必須及時通知家屬,以便家屬辦理相應手續和領取撫恤。故意隱瞞戰鬥傷亡在日軍條例里也是有極其嚴厲的懲罰措施的。」

反觀之中國軍隊,以國民黨軍隊為例,部隊來源龐雜,許多新兵一來就投入戰鬥,許多人員還是隨時就地徵召、就地投入戰鬥,同一部隊之人互不熟識;作戰多為退卻,有多少屍體落入敵手也不知道;失蹤者是戰死、被俘還是逃亡或被其他部隊收容更不清楚。《南方都市報》今年7月14日登載文章《從長城腳下打到越南的老兵毛金中——那些還叫不上名的新兵轉眼就消失了》,提到「部隊在每次損失慘重的戰鬥之後都會補充新兵進來,但往往是補充來沒幾天的士兵,轉眼在新的戰鬥中就找不到了,然後又會有新的士兵增補」,就是一例。因此,國民黨軍損失統計遠不如日軍精確。國民黨宣布抗戰八年軍人戰死132萬,只能是最低數字。抗戰時國民黨政府連中國有多少人也沒有統計,所謂4億人是通過食鹽的消耗推算出來的,由此可見一斑。 對其他戰場戰死的日軍也說明一下。其餘日軍死在哪裡?

根據《日本陸海軍事典》引用的日本厚生省援護局1956年3月調查數據,從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4日(「蘆溝橋事變」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前),日軍戰死的185萬人中,在中國(不包括東北)戰死40.46萬人(與上述數據一致),在「滿洲」(即中國東北)戰死2.65萬人,在緬甸戰死16.2萬人。也就是說,在八年的侵略戰爭中:日軍在中國戰場被擊斃40.46萬人,約佔22%;在中國東北戰死2.65萬人,主要是1939年在諾門坎衝突中死亡8800人和1945年蘇聯出兵東北的戰果。

也許網友立即質疑:1945年蘇軍出兵東北擊斃日軍公認的數字是8萬多人,怎麼這裡日軍在東北八年總共才死了2萬多人?原因我在下面再詳細分析。必須指出的是,這一數字統計截止日期是8月14日,即蘇聯出兵東北才一個星期,蘇軍部隊還在穿越沙漠、山嶺(如大興安嶺)以及原始森林,日本關東軍只有一部與蘇軍發生戰鬥,損失並不大。根據林三郎:《關東軍和蘇聯遠東軍》一書稱:「截至8月15日,關東軍主力沒有損傷。」蘇聯參戰後7天內同蘇軍交戰的關東軍部隊,有7個師團、2個混成旅團和一些獨立部隊(其中3個師團受到很大損傷),只佔關東軍24個師團、9個混成旅團的一部分(見該書191頁,這裡還不包括朝鮮軍7個師團)。「換言之,到8月15日為止,關東軍的主力尚未同蘇軍交戰,完整無缺地保存下來。」從日軍3個師團受到很大損傷來看,其戰死在1萬人左右。連同日軍1938年在張鼓峰、1939年在諾門坎與蘇軍衝突中戰死約1萬人,則蘇軍擊斃日軍約2萬人,佔二戰中日軍死亡總數的1.1%。

八年抗戰期間,抗日聯軍在東北擊斃日軍只有6000人左右(詳見下面分析)。 日軍在緬甸戰死16.2萬人,除去中國遠征軍擊斃日軍1萬多人外,約15萬人主要系英軍擊斃,佔8%。在太平洋戰場被美軍擊斃的日軍為125萬人,佔67%。換言之,二戰中2/3的日軍系被美軍擊斃,美國毫無疑問是戰勝日本的頭號主力。

這裡比較一下八年抗戰期間中國軍隊的損失。1946年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發布了國民革命軍在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抗戰期間的傷亡總數,為3216079人。其中:陣亡1324271人,失蹤130126人,負傷 1761682人。但陣亡132萬不包括受傷後死去的傷員和非戰鬥死亡(即相當於志願軍抗美援朝陣亡11萬這一口徑)。八年抗戰期間國民革命軍各級醫院一共收容了病員1378526名,其中因病死亡的人數不詳。這也不包括尚未送到軍隊便已凍餓而死的壯丁。

蔣夢麟先生是國民黨文教高官,曾任北大教授、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抗戰時任中國紅十字會長。他在抗日時考察了各地拉壯丁的情形,在《新潮》一書中描寫到:在貴陽一個壯丁收容所遇到從廣東曲江來的壯丁,他們從曲江動身的時候有700人,可是現在只剩下17個人了。途中並無人逃跑,但因沒有東西吃,喝傳染病菌的溪水就拉肚子患痢疾,沿途大部分人都死了。蔣夢麟聲稱:「以我當時估計,在八年抗戰期內,未入軍隊而死亡的壯丁,其數不下一千四百萬人。當然,曲江壯丁從七百人死剩十七個人,只是一個特殊的例子,不可作為常例。當時我曾將估計的數字向軍事高級長官們詢問意見,他們異口同聲的說:『只會(比這)多不會少』」。死亡1400萬壯丁固然誇大,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軍隊非戰鬥死亡的數字非常高。史迪威曾視察鄂西的第18師部隊,據該師羅師長(可能是羅廣文)反映該師病死餓死的人員遠超戰鬥死亡人員。18師所屬的18軍是陳誠頭號嫡系,後來的五大主力之一。頭等主力尚且如此,其他非嫡系和雜牌部隊可想而知。

有的學者根據各種資料估測,同時考慮到戰時醫療條件的極端惡劣,中國國民政府軍隊在八年抗日戰爭期間的死亡人數包括傷死和病死人員在內,至少在200萬以上(即相當於志願軍抗美援朝總計死亡15萬這一口徑)。這還不包括各種非正規武裝力量的損失。實際上八年抗戰期間國民政府的軍隊和民政部門缺乏全面準確的部隊人數以及徵兵統計資料,各部隊損失報告數據資料粗糙,國民政府公布的統計數字已是我們所能獲得的最權威數據了。

除了國民政府軍事力量外,在八年抗日戰爭時期,我/黨/正規軍事力量還損失了584267人。其中包括八路軍、新四軍、華南遊擊隊的損失,但不包括在東北地區的抗日聯軍的損失。具體損失構成如下:陣亡160603人,失蹤87208人,被俘45989人,負傷290467人。

如上所述,八年抗戰期間日軍在中國戰場死亡40.46萬人,那麼國民黨軍和/共/產/黨/游擊隊各擊斃多少呢?由於日本資料並未詳細分類,只能推算。據戰時日本華北方面軍的參謀回憶,華北日軍平均每年損失僅1.8萬人。而據日本權威戰史《大本營陸軍部》、《華北治安戰》等宣稱,1940年華北方面軍戰死5456人,受傷12386人,合計17842人,與1.8萬人這個數字相當吻合。何況1940年八路軍還發動了「百團大戰」,這一年日軍傷亡數應高於其年平均傷亡數。算上新四軍給日軍造成的損失,估計八年抗戰中國共產黨的軍隊給日軍造成的傷亡總數應不超過20萬人(有網友說曾看到某內部資料稱敵後戰場八年斃傷日軍總數僅12萬多人,因無法核實來源,姑且存疑),其中擊斃者應不超過5萬人。

對比/共/產/黨/游擊隊總計陣亡16萬人(不計失蹤數),則與日軍戰鬥死亡比例大致為3:1(此為大概約數,因/共/產/黨/游擊隊的傷亡包括與偽軍作戰和與國民黨軍「磨擦」時的損失數字,而華北日軍也在與敵後戰場的國民黨軍交戰中有一定損失,如中條山戰役。以上因素均忽略不計,只純粹比較雙方陣亡總數,僅供參考)。 如/共/產/黨/游擊隊擊斃日軍5萬的話,則國民黨軍在正面戰場擊斃日軍數應為35萬(含日軍傷病死數,但不計滇緬作戰戰績)。如上述八年抗戰期間國民黨軍陣亡132萬,與日軍死亡數比例大致為3.8:1。如考慮國民黨軍死亡總數實際在200萬以上,則為日軍6倍左右。 (2)包括戰後損失,日軍因戰爭死亡總數為212萬人。

根據《日本陸海軍事典》引用的日本厚生省援護局1956年3月調查數據,日軍因戰爭死亡總數為212萬人,比185萬這個數字多了20多萬,這是因為,該數字包括日軍在二戰後(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的死亡人數。戰後日軍死亡情況是:在中國(不包括東北)死亡5.11萬人。這一數字頗令人費解,因抗戰勝利後中國對日本「以德報怨」,並沒有象蘇聯那樣大規模折磨死日軍俘虜,這5萬多日軍是怎樣死的?我推斷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被蘇軍擊斃一部。因1945年8月8日蘇軍除出兵東北外,還有一部進攻張家口和承德、山海關。張家口是日軍「中國派遣軍」下轄的「駐蒙軍」防區,而蘇聯出兵後日軍將承德、山海關所在的熱河由關東軍防區劃歸中國派遣軍,故中國派遣軍也在與蘇軍的戰鬥中受到一定傷亡;與中國共產黨游擊隊作戰的傷亡。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時,正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進行大反攻,但日軍根據命令只向國民黨軍投降,所以對/共/產/黨/游擊隊進行了激烈的抵抗。據岡村寧次回憶,停戰後一段時間在中國的日軍在對/共/產/黨/游擊隊的抵抗中,損失達7000多人。參加中國內戰被擊斃。抗戰結束後,特別是在華北的國民黨部隊有利用投降的日軍參加內戰、進攻中國/共/產/黨/解放軍的現象。尤其是山西的閻錫山,留用侵華日軍達1.5萬人,編成第10總隊等番號,用作內戰的急先鋒,戰鬥中大量傷亡,只有少數人回國。在晉中戰役中,閻錫山部被殲10萬,其中日軍第10總隊帶頭衝鋒突圍,大部分被擊斃,總隊長原泉福少將(真名元泉馨,原日軍駐山西的獨立步兵第14旅團的旅團長)和7名高級軍官自殺。太原戰役時,參戰的日軍1100多人,被擊斃700多,死亡率頗高。因此參加中國內戰而死的日軍不在少數。因飢餓和自殺而死。抗戰結束後,中國物資極其缺乏,更不用說日本戰俘和僑民了。據日本資料,停戰後日本在中國(包括東北)餓死病死的平民達17萬人,肯定有相當部分戰俘也遭此下場。另因為戰敗,有許多日軍因絕望而自殺(有的在回國的船上跳海)。

戰後日軍在中國還死了5萬人,目前還缺乏詳細的分類資料,希望網友在這方面也作些考證工作。 加上這個數字,則日軍在中國戰場死亡人數為45.57萬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日軍在中國東北還死了2.02萬人,全部是蘇軍戰果,因為有相當部分關東軍還在繼續抵抗,特別是東寧虎頭要塞,抵抗至8月26日。所以: 所以除了正規軍人和「異國者」外,戰爭中日本還死了15萬武裝平民,日軍稱為附屬人員,其戰死地分別是:在日本海外島嶼,特別是沖繩島、硫黃島、馬里亞納群島(包括塞班島、關島和提尼安島)等地死亡7萬人,提尼安島還被稱為「玉碎島」。

在菲律賓死亡3萬多人。上面已指出,日軍在菲律賓戰死正規軍48.66萬人,而據日本厚生省援護局宣稱,日軍在菲律賓總計戰死51.8萬人,就是包括這3萬多附屬人員。在緬甸死亡2萬人。上面已提到日本正規軍在緬甸死亡16萬多人,加上這2萬附屬人員,有18萬多日軍被英聯邦軍隊擊斃在緬甸(日軍記載投入緬甸30.4萬人,死亡18.5萬人,見《長編》中冊,313頁。這一數字包括含中國遠征軍擊斃1萬多日軍在內)。在中國東北死亡3萬多人。蘇聯出兵東北時,日本關東軍兵力總計75萬人,但尚有15萬「在鄉軍人」(退伍兵)緊急動員,主要從事後勤支援工作。此外,還有武裝日僑組成的「開拓團」也參加了戰鬥。

最後,請允許小編給大家推薦一個文史類的微信公眾號

掌上精品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風傾城 的精彩文章:

讓人淚流滿面的抗戰宣傳畫
「秦淮八艷」最後都有怎樣的結局
19歲的大漢不敗戰神霍去病有多厲害?匈奴的一首詩道盡血淚
前蘇聯的等級制度
他是蔣介石的最出色的曾孫,名下卻無房無土地,勢要做「自己的蔣家第一代」

TAG:古風傾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