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慶長假,你終於不再只是在「通訊錄」里

國慶長假,你終於不再只是在「通訊錄」里

作者:翁永鋒

盼望著盼望著,當2017年過去三分之二的時候,我們終於迎來了第一個八天長假。都說,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勤勞勇敢的民族,一點不錯,中國人一年的法定假期11天,遠低於歐洲及美國等其他國家,可能因為我們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以全國人民依然需要艱苦奮鬥。

也許正因為此,中國人才是全世界最熱衷也最擅長歡度假日的民族。中國人把每一個節日都過得花樣百出,熱鬧非凡,不光有不同的應時應景的美食,還有各種節目,賽龍舟,包粽子,吃月餅,賞月亮等等。

而每到假期,全世界最大規模的人口遷移更是讓世界其他民族瞠目結舌。聚會、旅遊、探親訪友,交通一度擁擠。但是,在放假的幾天里徹底跟平時的辛勞和煩瑣說拜拜,物我兩忘,解放心靈,這是屬於中國人的人情味和辛福感。有人說,中國的每一個節日,就像串聯在歲月長河中的一串串中國結,喜慶,閃光,讓人懷念又盼望。

今年國慶中秋一起過,八天假期抵得上過年了,當然也有網友特別會盤算,教你攻略,如何連上年假就可以休幾十天。但這畢竟不太現實,人心不足蛇吞象,好好安排好這自由自在,十分寶貴的八天時間,已然是一件十分重要和滿足的事情。

前些日子,新周刊做了一篇專題文章,這個八天長假,該如何揮霍呢?大概分出了這麼幾種:

第一種,自然是旅行。雖然人趕人人擠人,但是所有的休假都是一場逃離,去哪裡並不重要,只要在路上,就都是好風景;

第二種,走親訪友。有媒體報道說,25歲的肖小姐收到了六張「紅色罰款單」。沒辦法,好日子裡的好朋友有各種好事情,這當然也是一種「痛並快樂著」的過節方式;

第三種,可能要哭著說的是,加班!這種方式太殘忍,為了避免過早影響加班狗的心情,不多說;

第四種方式,宅。宅在家裡,睡覺,吃飯,打遊戲,看朋友圈的人山人海,然後等八天過完,自己身上長出白毛。

當然,肯定還有其他更加豐富多彩的過法,陪老婆,陪孩子,陪男朋友女朋友,科技館,海洋館,遊樂場,酒桌宴會等等等等,囊括不盡。但是,看完所有的過節方式,似乎獨獨少了一樁:陪伴父母。

一億多的空巢老人,有沒有你的父母

日前,新晚報這條《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訊錄里》的微信被各大號瘋狂轉載,看哭無數為人子女的。

65歲的朱阿姨一個人照顧癱瘓在床的老伴已5年了,擔心突然病倒、擔心各種突發情況,她會設想各種狀況,腦子裡預演過能想到的突發情景,但唯獨沒想過癱瘓的老伴會掉到地上。

三個月前的一天,凌晨兩點多,「咣當」一聲悶響,平時連翻身都沒辦法做到的老伴好像「睡毛了」,從床上掉到了地上。

「我摟著他的腰,想把他抱到床上,可坐著抱我站不起身,站著彎腰抱我抬不起胳膊。」朱阿姨折騰了20多分鐘,根本整不動。怕老伴著涼,她把一床毛毯從腰間鋪在老伴身下,打開手機通訊錄,裡面包括獨生女在內100多人,她卻不知道該打給誰。

女兒遠在成都,親朋這個時間都在熟睡,剛強了一輩子的朱阿姨,在那一刻抱著老伴哭了……最後跑到樓下央求兩位保安,一再保證即使出了問題也和人家沒關係,兩名保安才上樓幫忙把老伴搬到了床上。

國家統計局2017年2月28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6年年末全國大陸60周歲以上人口23086萬人,有六成多「空巢老人」。他們獨守在家,不怕死卻怕生病,更怕給孩子添麻煩,在他們的手機里,孩子永遠在通訊錄的第一位。

對常年獨自在家的父母來說,給他們最好的愛,只是簡單的陪伴。

我一位朋友,一家公司的普通職員,過了35,正在奔四的路上。十年前老婆孩子一家三口在南京安家立業,老爸老媽在蘇北的農村老家。從南京回去並不方便,沒有高鐵,開車單程至少需要四小時以上。

但是他堅持每個月回老家一趟,要麼帶上老婆,要麼帶上孩子,最好能一起都回。他說,每次回家是自由的,舒適的。當他母親和媳婦兩個人在灶台上忙碌伙食,孩子在外面的小院子里瘋跑,而他可以和父親小酌幾杯,他說,這是他感覺最幸福的時光。

他父母年都已經年過60,身體都不太好,老爺子還有高血壓,但是,每次回去,他老爹都高興能和他這個兒子——他唯一的寄託和依靠喝兩杯。朋友雖然知道高血壓不宜喝酒,但是,他看著老父親與他同樣幸福感爆棚的時候,他再也捨不得阻攔。

朋友說,《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訊錄里》是為人子女最大的悲哀和不幸,父母在的時候身在遠方,父母不在的時候想盡孝已經成為遺憾。所以,在有限的時光里需要多一些陪伴,最好的天倫之樂就是,你媽在做飯,你爸坐在對面,你兒子在調皮,而你端著酒杯。

蘇軾面臨生死之別,那一刻弄明白何為最貴

公元1079年,大宋王朝。時任御史的何正臣向皇帝上表彈劾蘇軾,稱蘇軾在做湖州知州到任後的謝恩表中,用語暗藏譏刺朝政。案件先由監察御史告發,後在御史台受審。史稱此案為「烏台詩案」。

蘇軾在湖州被抓,押往汴京城。目擊者形容當時的場面說,頃刻之間,官差拉著一個知州,就好像驅趕著雞犬一樣。家人趕來,嚎啕大哭,只有蘇軾的兒子蘇邁,跟在他們後面,徒步相隨。

蘇軾就這樣被「雙規」了。兒子蘇邁,每天到獄中送飯。由於兩人不能見面交流,因此約定,平時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決的壞消息,就改送魚,以便有個心理準備。

蘇邁很快花光了盤纏,他需要離開汴京,去向朋友借錢。於是他拖一個朋友代為送飯,但是他忘記了這個約定的秘密。而不知情的朋友,恰好給蘇軾送去了一條熏魚。蘇軾一看,內心一驚,以為大限臨頭。他給弟弟寫了一首詩,交給獄卒,拖他轉交弟弟。詩說: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

與君今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

蘇軾的這首詩,今天讀來依然唏噓不已。因言獲罪,所以開頭兩句還是要怕一下皇帝的馬屁。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意思跟諸葛亮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感慨差不多,這麼年輕,欠下債還沒還完,拖家帶口,就要去赴刑,心酸不已。而後四句,才是真心話,與兄弟的親情,是讓蘇軾最無法釋懷的。

其實,人生何其相似。無論多麼偉大的人,誰也無法預知意外和明天哪一個會先到來,無論父母還是兄弟、子女,親人之間的情義最為重要,相伴亦是最難得,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個場面,才是真正的人生幸福時刻。

國慶八天,至少你需要做這麼幾件事

這次的國慶長假,父母垂垂老矣,金秋的時光十分安詳,故鄉的風景與城市大不一樣。無論如何你都應該回到父母的身邊,不要再讓「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訊錄里」的悲劇刺痛我們的心靈。

在接下來的日子,無論或長或短,帶上家人與父母在一起,你一定需要做這麼幾件事:

一、送父母一份禮物;

二、為父母做一頓飯;

三、陪父母聊聊天;

四、帶父母出去轉一轉。

人生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去做,也需要我們去做,無論是豐富多彩的歡快日子,還是溫馨相伴的幸福時刻,關鍵在於我們如何作何選擇。

我們在享受美好的時候,也不可忘記肩負的責任和義務。人生很長也很短,譬如假期,你該如何做安排和分配?

養兒方知父母恩,恰恰當他們老去,我們長大,他們的愛和呵護才慢慢變淡,如水一般。只是,我們常常忽略了水的滋養,忘了那句古話,上善若水,而這正是父母之愛的最好寫照。

- END -

長江商業評論聯繫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江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換行 打破35歲魔咒
公益事業是社會的善良之花:義舉不可扼殺,善良更不容欺騙
海底撈的危機與公關,食品安全該因為認錯態度就被原諒嗎?
廈門金磚「官方城市宣傳片」背後的89後導演
硬漢胡軍為全國8億男人說出了心裡話

TAG:長江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