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368年1月23日大明正式成立!朱元璋對天說了啥?附祭文詔書

1368年1月23日大明正式成立!朱元璋對天說了啥?附祭文詔書

1368年1月19日,是吳元年的最後一天。在記錄朱元璋日常重要工作、生活的《太祖實錄》中並沒有留下什麼記錄。因為該做的都已經做了,該定的國號也已經定了、該應對的內部敵人也都平叛了、最後一個可以被稱為敵人的方國珍也已經上表謝罪準備來南京居住了、一切的祭天等祭典問題也都準備好了。

剩下的時間就是綵排和自己最後念稿子了。因此,他也沒有什麼事情可乾的。

洪武元年的第一天,《實錄》無事;第二天,《實錄》無事。朱元璋除了內心興奮、表面沉著冷靜外也沒什麼需要關注的了,主要就是為第三天服務!到了第三天:大明動起來!

(1)老天爺和開國詔書還不夠正統和大嗎

1368年春正月初四,也就是公曆1368年1月23日,前往南郊即皇帝位,並發布了天字第一號重要文件——祭天詔書。通過這份詔書,朱元璋宣布自己是重新讓漢人天下回歸的人、自己是推翻了正統朝代元朝的正統皇帝!之後,祭天祭地,給自己的父祖曾高四代皇帝皇后,最後冊封李善長、徐達為左右丞相等功臣。這一天,朱元璋終於鯉躍龍門了。

詔書分給老天爺的和老百姓的兩種,前者字數多一些,後者略微親民一些。但有一個很鮮明的特徵:即都尊崇元朝的正統地位。認為真人統治中國百餘年是上天的命令,現在真人的後代統治中國的「運」也盡了!再加上後來,朱元璋都僅祭祀五位開國(有一位不是開國)統一皇帝(漢高祖、漢光武、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看,朱元璋承認元朝地位,以及諸多治國政策都是從元朝直接繼承上看,已是確鑿無疑。

由此,我們可以看看兩份詔書。

詔書全文如下:

惟我中國人民之君,自宋運告終。帝命真人(元世祖)於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孫百有餘年,今運亦終。其天下土地人民、豪傑分爭,惟臣!帝賜英賢為臣之輔,遂戡定採石水寨蠻子海牙、方山陸寨陳野先、袁州歐普祥、江州陳友諒、潭州王忠信、新淦鄧克明、龍泉彭時中、荊州姜珏、濠州孫德崖、廬州左君弼、安豐劉福通、贛州熊天瑞、永新周安、萍鄉易華、平江王世明、沅州李勝、蘇州張士誠、慶元方國珍、沂州王宣、益都老保等,偃兵息民于田里。今地幅員二萬餘里,諸臣下皆曰:『生民無主,必欲推尊帝號。』臣不敢辭,是用以今年正月四日於鐘山之陽,設壇備儀,昭告上帝皇祗,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建元『洪武』,簡在帝心,尚享。

之下的內容,其實就是官樣文章了。

第二天初五,發給老百姓的詔書,就簡單多了:

朕惟中國之君,自宋運既終。天命真人起於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傳及子孫百有餘年,今運亦終。海內土疆豪傑分爭,朕本淮右庶民,荷上天眷顧、祖宗之靈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賢於左右。凡兩淮、兩浙、江東、江西、湖湘漢沔、閩、廣、山東及西南諸部蠻夷各處寇攘,屢命大將軍與諸將校奮揚威武,已皆戡定,民安田裡。

今文武大臣、百司、眾庶合辭勸進,尊朕為皇帝,以主黔黎。勉徇輿情於吳二年正月四日告祭天地於鐘山之陽,即皇帝位;於南郊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

(2)朱元璋為什麼承認元朝是正統:歷史觀點未必是正確的

蒙古帝國和其後的元朝滅西夏、金國,佔大理,統一南宋的過程中,造成很大殺戮。同時,蒙古帝國的文化水平較低,然而,自從耶律楚才、西夏和金國的漢人進入之後,蒙古帝國逐漸吸取了中國文化。由此,才會出現像元世祖忽必烈那樣對中國文化較為重視的蒙古族中國皇帝。而元朝的建立本身就是蒙古帝國的徹底分裂,蒙古原生地區、元朝、四大汗國。六個統治區內其實是六種乃至十幾種文化再統治。

朱元璋也認為中國之君在宋亡後滅亡,這個在詔書中體現很明顯。也就是,在古代漢人眼中,漢人就是中國。這種理念在現代看來肯定是錯誤的,中國壓根兒就不是單一民族國家,這種理念這是一種「民族歧視」的心理作怪。如果現在還有人拿歷史說事兒並以歷史的觀點來評價民族關係,那完全就是別有用心。

因為,歷史的觀點不見得都對,三寸金蓮還是歷史對女性的美感呢!你怎麼不把自己弄成三寸金蓮,或者把你的女兒或妻子弄成三寸金蓮?

其實,也並非所有歷史朝代和觀點認同這種觀點。

在中國古代朝代中,對民族關係最為「平等」的朝代就是唐朝。唐朝各民族可以參加科舉做官,其他民族當上丞相、宰相、大元帥的很多。從唐高祖到唐哀帝都沒有斷過。

唐朝的盧鈞就對朝中的極端民族主義者官員罵道:你們有的人長得像中國人,但是中國人的禮義廉恥一點沒學到。什麼叫華夷?那是地理位置,對於我們中國文化的宣傳來說難道也有華夷之分?中華的人就教,不是就不教?華夷是在心是跟我們中華文化所倡導的禮義相符合不是在語言,不是看誰叫喚地凶誰就是中國人。

有的人長得像中國人,卻總做一些不符合中國文化禮義的事情,不知書、不知禮、不知義、不知廉恥,以口出污言穢語為能事。這叫什麼?這叫形華心夷。

相反有的外國人正好相反,長得是外國人,但心是中國心,這叫形夷心華。

那麼,朱元璋為什麼承認元朝是正統呢?原因很簡單,國內有不少降明的非漢族將領和軍士、百姓。同樣,為了減少己方的損失,也希望非漢族敵對方儘快投降,朱元璋承在軍事上承認元朝正統地位。

與此同時,包括劉伯溫在內的官員,許多都是元朝的科舉進士和舊臣。通過與劉伯溫等元朝舊臣的了解,朱元璋明白:各朝各代的建立,前朝的規章制度、政策規矩往往都是後朝的借鑒。例如元朝對於商稅的輕稅——最高三十稅一,就對後來朱元璋在制定商稅時是一個很大的借鑒、繼承。再比如元朝的紙幣政策,朱元璋基本上更是全盤繼承。

因此,無論從軍事角度還是從尊重歷史角度,朱元璋拋棄了過去的極端主義思想承認了元朝的正統地位。作為一名政治家,朱元璋不會像普通的蠻人那樣只知道喊口號。政治家首要一條就是什麼情況下採用什麼政策,聚攏天下英才、號召支持自己的人加入自己的陣營。當年,他用類似「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極端民族主義口號,藉助最普通的百姓仇恨(異族)統治階層的心理,對義軍搶掠行為的默然以滿足他們的肚子問題的行為,站穩了腳跟。

等他當了天下之後,再像極端民族主義者那樣根本無法治國。一個「大藤峽起義」就因為明朝的歧視政策,跟明朝打了260年,這就是歷史教訓!

朱元璋一面號召告官、抓官,一面大罵江西人刁頑,這是何也

征單身稅你支持嗎?中外古代懲罰「單身」「晚婚」有啥措施

朱元璋親寫《大誥》警告官員和百姓:愛民如己與懼民如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一面號召告官、抓官,一面大罵江西人刁頑,這是何也
征單身稅你支持嗎?中外古代懲罰「單身」「晚婚」有啥措施
李連英真的是一個很低調的人
風雅一丈屏
朱元璋親寫《大誥》警告官員和百姓:愛民如己與懼民如虎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