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正的營養能量來自哪裡?
一般人都會認為,人的營養來自糧食。《黃帝內經》中說,鼻子吃五氣,嘴巴吃五味。人就靠這兩樣來吸收營養。
同一個家庭的孩子,為什麼每個人的體質會不同呢?佛教講業力,業力的概念太籠統。那詳細的分,就是五臟六腑吸收消化能力的差別。這時就產生一個問題,人的五臟六腑難道只是吃五氣和五味嗎?
孔子發現,人的五臟六腑不僅吸收五氣和五味,還吸收另一種能量。就叫做仁義禮智信,分別對應肝肺心腎脾。
就是當你產生仁這個心念時,佛教叫慈悲,你的肝就得到仁德的滋養;你產生了講信用的能量時,你的脾胃就得到信德的滋養;你產生了守住禮,不起邪念時,你的腎就得到了禮德滋養。
一般脾胃不好的人,都是表現為做事猶豫,信心不足。總是半信半疑,疑心很重,這類人脾胃就不會好。因為他沒有得到信德的滋養。
如果犯邪淫,乃至夫妻關係中傷害過對方,對應的就是自己腎臟有問題。
人的五臟六腑吃的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德的能量。佛教叫做五戒,和五常是一樣對人體作用的。
你守住了五戒,你身體的能量就得到了正常滋養。古人講,仁者壽也,有仁義的人就比較長壽。
養生是養護我們的一種生長之氣,而不是養這個肉身。
生長之氣就是要順應宇宙的氣。宇宙中五種生長的能量,仁義禮智信,你要順應這五種能量,你才能生長。
古代出家人中,都是人格做到一項圓滿的,比如仁義禮智信這五種生的能量,他做到一項圓滿,他要來修行就比較容易。
以前有許多土匪出家,卻沒有小偷出家,你知道為什麼?土匪他很講義氣,土匪是有幫派的,沒有義氣,土匪是當不成。
只是他義氣用錯了,去當土匪了。但當他轉念時,他這個義德這個生的能量就讓他能進入修行。小偷不一樣,偷偷摸摸的往往容易五德都缺。
人對天地五德能量吸收最快的時候,就是胎兒和嬰兒時期。胎兒靠母親的營養只是一個小部分,更大的部分是天地給予的五德的能量。
那這時你就不能殺生了,殺生就缺少了仁德,生下來就多病。但現在人想不到這一塊。以為,我要吃肉才有營養。
所以我們對自己身體的奧秘實在是了知得太少,錯解得太多。
聲明:本文內容轉自「蔡禮旭」,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不當請與我們聯絡,我們會第一時間進行處理,感恩!


※學誠大和尚致佛學院畢業生:信息化時代如何將佛教事業發揚光大
TAG:大公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