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胃癌術後複查相關問題的詳解

胃癌術後複查相關問題的詳解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消化道惡性腫瘤的治療已經從單一的放化療或者手術治療,發展成一個綜合的體系。對於接受了手術治療的患者,堅持規範的術後觀察與複查,也是腫瘤治療過程中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環。規律規範的術後複查對於疾病的治療起到重要的作用。

胃癌術後複查相關問題的詳解

評估可能發生的治療副作用

由於消化道惡性腫瘤手術通常需要改變消化道本身的結構(如胃次全切除或結直腸癌術後結腸造口術),所以患者術後可能出現腹脹、腹瀉、腹痛等消化道癥狀甚至是某些全身癥狀。而這些看似相同的不適癥狀,可能背後的病因各不相同。比如同是腹脹,某些患者可能是因為進食較快所致的功能性疾患,而某些患者可能是因為術後腹腔內粘連發生腸梗阻所致的器質性改變。另外,某些患者術後因為病情需要行放療、化療、免疫治療等輔助治療,這些治療過程中可能伴有或輕或重的併發症。因此,為了全面評估患者術後恢復,並能及時接受症處理,建議患者定期規律複查。

胃癌術後複查相關問題的詳解

及早發現有切除治癒可能的複發灶,或在新的異時性腫瘤未發生浸潤時將其診斷出來

進展期及某些早期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儘管做了根治性手術,仍有部分患者術後出現複發和轉移。而術後規律的全面複查和隨訪,能幫助患者及時發現新發病灶。研究證明,若新發病灶能早期發現,並完整切除,則並不影響患者術後的預期生存。

避免無謂的疑慮

很多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術後會出現各種疑慮,相比各種消息來源,從正規醫院及醫生那裡獲得的指導更有參考價值,也更符合個體化治療的原則。

術後複查的時間及內容

有證據表明: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術後複發多發生於術後前1-3年內,因此,術後前3年內,患者的複查次數應相對頻繁。3年以後,複查間期可以相對延長。具體的隨訪時間和內容根據病種的不同,而略有差異。

胃癌術後複查相關問題的詳解

時間安排:

患者術後複查前3年每3個月一次,之後半年一次。

複查內容及目的:

醫生詢問病史,查體:新發的腹痛,食慾改變,體重迅速減輕等癥狀應警惕;

血液化驗:血常規,肝腎功能,消化道腫瘤標記物;

影像學檢查:腹部B超,胸片,如有異常進一步複查CT。明確有胸腹部臟器及淋巴結轉移;

胃鏡:術後1年內複查胃鏡,此後每年複查胃鏡1次。第一次胃鏡檢查的目的在於評估術後恢復情況,此後胃鏡檢查則是為了早期發現有無腫瘤複發。

胃癌術後複查腫瘤標記物的水平是一個較為有用的指標,據報道:CEA和CA19-9聯合檢測可明顯彌補單項檢測的不足,提高對胃癌術後複發及(或)轉移的發現率,而假陽性率僅15.38%。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胃癌學堂 的精彩文章:

詳解 胃癌的六大疑惑
胃癌化療必知術後飲食小技巧
五個信號預警胃癌
有效緩解胃癌的4大食物 怎可忽略
癌細胞的十大剋星

TAG:胃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