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客A 380客機再次上演空中驚魂,發動機空中解體
由巴黎戴高樂機場飛往洛杉磯的法航AF66航班由於其中一台引擎發生罕見故障,於9月30日當地時間12點42分緊急備降在加拿大鵝灣機場(Goosebay Airport,YYR)。當AF66航班以37000英尺高度飛行至格陵蘭島努克(Nukk)東南大約200海里時,這架註冊號為F-HPJE的A380的右外側4號引擎發生故障,整流罩及扇葉脫落,機長隨即將飛機轉往鵝灣機場就近降落。從旅客拍攝的圖片看,引擎低壓壓氣機前的進氣道和風扇組件損毀脫落。
A380的發動機,風扇軸斷裂,造成風扇偏心運轉,整個風扇全部飛出去,還好沒有擊中機身,無人傷亡
該航班由註冊尾號為F-HPJE的A380執飛,這架飛機是法航機隊中共10架A380中的第5架,於2011年5月交付,機齡7.4年,裝備有4台由GE和普惠共同設立的發動機聯盟(Engine Alliance)生產的GP7200引擎(附圖7為GP7200引擎結構,附圖8為風扇組件)。有報道指降落後初步檢查發現引擎有液壓油泄漏跡象。
法航隨後發表聲明,承認飛機引擎發生嚴重損傷,並盛讚機組完美處理這一事件。法航已經調派一架777-300ER和一架737前往鵝灣機場搭載AF66上的500名旅客繼續行程,預計起飛時間為當地10月1日凌晨4點15分。
發動機解體,飛出去一大截,乘客嚇個半死,這個發動機風扇是普惠製造,發動機整機算GE和普惠合作
這一次出事發動機型號算GP7200,是美國GE公司和PW兩大豪門聯手合作的傑作,從圖上看,直接就是風扇和低壓壓氣機的連接軸斷裂,造成風扇整體脫離發動機主體,飛出去。
箭頭所指就是斷裂的起點,很光滑整齊的缺口,這是很明顯的疲勞斷裂的徵兆
這是A380投入使用以來出現的第二起飛行途中引擎嚴重受損事件。從初步情況分析和上次故障類似,都是零件疲勞斷裂造成的事故。
不管如何,飛機總算安全著陸,4個發動機飛機安全性就是好
2010年11月4日,澳航一架A380的2號引擎在印尼巴淡島上空發生過爆炸事故,後來的調查報告認為那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澳航A380使用的羅羅Trent 900引擎中的短管發生疲勞龜裂,從裂紋處漏出來的燃油導致引擎起火,而起火也使引擎的中壓機組盤脫落。不過初步看起來兩起事故並無相似之處。
澳大利亞QF32航班,渦輪盤破裂,所幸無人傷亡
澳航QF32的發動機事故,發動機是英國羅羅公司製造的TRENT9000
2010年11月4日澳航的A380客機執行倫敦—新加坡—悉尼的QF32航班任務。飛機由新加坡起飛時,機上載有440名乘客及26名機組成員,飛越印度尼西亞巴丹島時,突然傳出了爆炸聲,1min後,ECAM(飛機中央電子監控系)發出了43條表明飛機多個系統出現問題的信息,隨後又出現10條信息,機組人員隨即啟動了ECAM系統處理程序。但在處理過程中,大部分問題無法恢復原有功能,飛機處於難以控制的狀態……
起初,發動機從渦輪過熱到火警迅速失效,最後發現,只有3號發動機的反推裝置可以使用,1、4號發動機只能在低工況狀態下工作,所有前緣縫翼均失去控制,副翼和擾流板的使用也受到了限制,只有主起落架的防滑剎車系統可以控制,前輪轉向也受到限制。ECAM系統還提示,在前機輪著陸之前,飛機無法實現最大程度的剎車制動,可能導致飛機衝出跑道。
飛機落地後發現,機翼被打得百孔千瘡了,真是傷不起
由於飛機空中應急放油系統失效,飛機油箱中的燃油依然較多,飛機著陸總重比規定值超出50t之多。機組人員用1/4號發動機維持飛機左右推力對稱,著陸後只能用3號發動機的反推裝置來減小飛機速度。在機組人員的精心操縱下,於03:46:47,這架損壞嚴重、難於控制的A380在距機場跑道盡頭150m(跑道長4000m)處安全停住。
事故飛機落地之後,支離破碎的2號發動機
此時,飛機左翼油箱仍然向下漏油,而主起落架的溫度已升至900℃以上,為避免漏下的燃油碰到灼熱的起落架引發火災,救火人員立即向漏油處噴洒了泡沫滅火劑。當所有乘客安全撤離後,1號發動機仍然在運轉,機組人員採取各種方法仍無法將其停車。後來消防人員向發動機內噴洒泡沫滅火劑才將其停車。
不出事的發動機居然關閉不了,邪門了:一個兄弟不在了我一定我要挺住,不能停啊不能停
最後調查:
事故發生時,位於左機翼內側的2號發動機的中壓渦輪盤突然爆破,斷塊以很大的離心力打穿渦輪機匣與發動機短艙一塊斷塊穿透左翼前緣,對機翼前緣結構、前翼梁和上表面造成了損傷。一小塊渦輪盤還穿透了左翼與機身之間的整流罩,打到機身結構以及飛機的電纜,電纜受損進而影響到了液壓系統、起落架系統和飛行控制系統。斷塊還擊中左翼下表面,使得2號發動機油箱和左翼內部油箱的燃油發生泄漏。2號發動機的吊架、1號發動機、機身左側龍骨梁的連接部件和左翼縱牆也受到了損傷,此外飛機機身左側也發現了殘餘碎片。
機翼前緣表面被發動機飛出的零件擊穿,幸好未穿機身,不幸中的萬幸
由此造成多處飛機結構以及多個系統受損:飛控系統發生故障,由此導致飛機縫翼不起作用,副翼只能部分控制,擾流板控制效果減弱,起落架控制和指示系統出現問題,剎車系統出現問題,發動機防冰和大氣數據感測器出現問題,空中應急放油系統出現故障,飛機重心不合理,自動推力控制和自動著陸系統失效,1號發動機與發電機斷開連接,左翼引氣系統漏氣,1號和2號交流電匯流排系統相關部件失效等。
對殘骸發動機進行分解檢查,發現裝在高壓/中壓渦輪間承力框架內的高壓渦輪後滾棒軸承與中壓渦輪前滾棒軸承支座上的一個滑油短管有疲勞斷口。該短管是安裝滑油噴嘴前的粗油濾用的,這是羅羅公司研製的發動機中常用的設計。
罪魁禍首:輸油管疲勞斷裂,而且沉頭孔不同心,這都是明顯的製造缺陷,航空無小事啊
對斷裂的滑油短管斷口處進行分析,發現斷裂處有明顯的疲勞條帶,其斷口屬於典型的疲勞斷裂。
另外,對短管的尺寸進行測量,發現此短管加工時,未能保證管子外壁與內孔同心,造成管壁沿圓周壁厚不一致,其最薄處比設計值小0.5mm,形成強度較低的局部薄弱區。
由於零件有些缺陷如劃痕或者毛刺,使用過程中出現了裂紋,最終段略,最後滑油泄漏燃燒使得渦輪軸變軟,斷裂最終渦輪盤飛出,擊穿了機匣與短艙,形成了危害極大的非包容的中壓渦輪盤爆破故障。如果在遄達900發動機中,設置防止中壓渦輪轉子飛轉的措施,則不會發生此次對飛機造成嚴重危害的故障。
空中飛出的發動機渦輪盤,摧毀了民居,真是好嚇人
實際上,這2起事故,包含了世界上三大航空發動機豪門,最近出事的發動機GP7000,是美國GE和普惠合作的傑作,上一次是英國羅羅發動機公司的TRENT900,兩家出事的原因大體斷定都是零件疲勞斷裂,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不過誇張的是,這兩種發動機推力都30噸出頭,都不是民航界推力最大的發動機,推力最大的發動機裝備在波音777上面,推力40多噸,事故很少,很安全。
GE90發動機,世界最大推力級別的民用發動機推力40到50噸,廠家兢兢業業提心弔膽保安全
當年波音推出777雙發大傢伙,一個推力40噸,引起了國際航空界的嚴重擔憂,各種質疑聲此起彼伏,在這種情況下,三大發動機公司都兢兢業業,提心弔膽,確保不出事,世界冠軍不好當啊。
結果到了A380,裝4台發動機,推力比777的平均小5到10噸,結果,就出事了,陰溝裡翻船真是人生常態。
A380:發動機狗滾出來,看勞資胖嘟嘟的好欺負,用了小一號發動機就使勁出事,你們真行啊


※世界首款水下發射無人機悄然問世,洛馬公司給世界又一驚喜
※已經銷毀的飛機,突然復活,美國這是為哪般?
※印度航母艦載機招標,舉棋不定心好累
※想賣中國又怕泄密,俄羅斯航天最後的家底RD 180發動機
※拖期嚴重,質量問題多,評波音公司F-15 SA戰鬥機
TAG:大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