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這項技術常被罵,自主創新能力卓越一點不輸美,只是外人不懂

中國這項技術常被罵,自主創新能力卓越一點不輸美,只是外人不懂

在軍事戰爭中,軍用卡車的作用十分重要,不光是運輸使用,更是很重要的武器裝備。自建國後至今,我國勵精圖治自行研發了多款軍車,在這個領域已經掌握了尖端技術,絲毫不輸美等軍事大國。

中國自主生產的第一批重卡誕生於1956年,由一汽根據吉斯150進行改進生產的CA10型。這款車適合我國大部分路況以及建設需要。儘管用了自己品牌,不過當時這種重卡依舊有自己的缺點,比如馬力偏小,對複雜路況的駕馭能力低。

1966年,我國借鑒國外其他同類型汽車的技術,嘗試研製生產了我國第一輛軍用越野汽車,命名為東方紅LT665。該車基本用於陸軍部隊,用來拖拽各種輕型火炮。1979年,該車還作為牽引車參與了對越戰鬥。

在生產出LT665之後,1974年和1975年,川汽和陝汽也先後生產出了「紅岩CQ260」「延安SX250」兩款重型越野。SX250和CQ261服役之後的主要作用依舊是當牽引車使用。SX250在以後的20多年裡先後生產了40多個衍生車型,廣泛覆蓋了各個部隊,成為這段時間我國軍卡的標配。

而產量少一些的黃河JN252則是濟汽於上世紀70年代研發生產的,當時JN252主要用於二炮,專門用來當一部分導彈的發射車,同時經過改裝還可用於導彈燃料的運輸車、保障車等。

上文所說的重型車是我國軍車的開山之作,在那個年代對於提高軍事實力,同時提高整個汽車工業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1978年後,我國開始學習西方技術,結合我國實際生產了能力更強、性能更加成熟的軍車。不僅自用還向其他國家進行了大批出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冠三軍 的精彩文章:

這才叫大飛機!一次就能夠炸平一個團士兵,自己就重達30噸
原來不只是中國人喜歡在酒桌上談生意,這些國家也很喜歡
這樣的一位國人值得我們對他飽含敬意,有他也是我們的福氣
來自經濟與技術裝備的合作,中烏合作各取所需,共同贏得發展
俄羅斯的一支優良部隊再次集結,各國在陸軍設備上都有較大關注

TAG:勇冠三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