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會忘記前世
一天,佛陀和弟子們在一棵大樹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見正,心裡正在琢磨一個問題:佛陀說人有前世,為什麼人都不記得?若有後世,為何又不見有人回來報告呢?我要問一下佛陀。
他還沒開口,佛陀已知道他的問題。
世尊先說道:「弟子們,你們看這棵樹,本來只是一顆種子,現在已長成茂密的大樹。
起初是種子時,還沒有樹根、樹榦、樹葉和果實,在地、水、火、風四大的因緣作用下,種子才發芽,芽再生莖,莖再生葉,葉再生花,花結果實,輾轉變易。
雖然已經不是原來的種子,但又不離原來的種子。你們說,這些根莖花果還能再變回原來的種子嗎?」
弟子們都回答:「不能。」
佛陀告訴弟子們:「生死也是這樣,無明愚痴為本,猶如樹的種子,種子雖小,卻能長成大樹。
無明愚痴生行,行生識,識生名色,名色生六入,六入生觸,觸生受,受生貪愛,愛生執取,執取生有,有致生,生致老死,合十二因緣。
有了身體,就有老死。死後心識隨生前善惡之行,去往來世。
遇到有緣父母,再受形體,生起新的六根,熏染新的習氣,另受苦樂。加上環境的轉變,都已經和前世不同,不能再恢復到原來的身體、習氣、住所,猶如大樹不能恢復為種子一樣。」
比丘見正起座長跪,向佛陀請問:「我有生以來,見到不少人去世,比如父子、兄弟、夫妻、朋友、怨仇離別,或相愛或相憎。
為何不見死後心識回來,向活著的人當面報告呢?是什麼令心識有所隔礙?願世尊分別解說,令我等斷除疑惑。」
佛陀說:「心識沒有形象。若身作福,則心識隨著福業轉生,不能回來向人報告。為什麼呢?
比如冶煉家將礦石煉成鐵,成鐵後鑄成鐵器,鐵器還能恢復為礦石嗎?
心識離體,住在中陰身,猶如礦石已煉成鐵;從中陰身轉受新的身體,則猶如將鐵鑄成鐵器,原來的形體就消失改變了,不能再恢復為原來的心識。
今生持五戒者,來世得受人身,另有新的父母,心識便有六種隔礙:
一是:住在中陰身,不得復還;
二是:入於胞胎之內;
三是:出胎時受擠迫劇痛忘失以前的識相;
四是:呱呱墜地後劇痛,忘失以前的識相,生起新的所見所想;
五是:出生後就貪著食物,忘失舊識;
六是:慢慢長大,受到新事物熏習,忘失舊識。
佛說:「心識於這一世行善行惡,臨終隨著業力轉受新的身體,所見所做,都不是以前的身體,不能回來向人報告。
猶如大樹已斷,不能把木器集合起來使大樹復生。又比如化工師將砂石燒作紅色顏料,再轉為白色,再化為水狀,顏料不可再變回砂石。
又比如水處於圓瓶,水體也隨著變為圓形;若是方瓶,水體則現方形。
生死也是如此。
如果某個人一生造的業為畜生業,當然要隨畜生形貌,像這樣的情況,他也不能回來向人報告。
比如蝮蜟,生在土中,沒有叫聲,沒有羽翼,但它一得到生成條件,便蛻變成蟬了。這蟬飛行著樹,鳴叫不休,能把它放進土裡,使它還原成蝮蜟嗎?」
諸弟子回答:「不可能,蝮蜟已經過了蛻變,脫陰住陽,身形化異,不久將會死亡,或為鳥雀啄食,不得回復作先前的蝮蜟了。」
佛陀言:「人的生死也是同樣的道理。命終身死,心識遷徙,接受新身,受色、受、想、行、識五蘊的覆蓋,見聞習慣各所不同,生死更迭,不得永住。」
文章源自網路
更多驚喜盡在原文閱讀


※大德開示│放那麼長的假,你還在忙什麼?——索達吉堪布叫你休息
※世界上加持力最大的佛像-覺沃佛
※多識活佛:六道輪迴中,如何擺脫下墮三惡道
TAG:多識活佛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