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十一黃金周,孕婦出遊必備攻略

十一黃金周,孕婦出遊必備攻略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長假,今年國慶和中秋撞一起八天假!八天!八天!八天!你們是不是已經訂好了機票打算飛哪裡去嗨皮了?不過小編提醒准媽媽,泥萌現在正處在特殊時期,可一定要準備萬全多多注意啦!這裡獻上出遊攻略,願准媽媽們一個人出行,「兩個人」平安!

攻略一: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旅行

孕媽媽們在出門旅行前最好先諮詢一下自己的產科醫生,讓醫生幫你評估一下,看是否有流產的風險,早產的風險,以及在旅途中分娩的風險。如果有妊娠內外科合併症的話,還要評估一下合併症急性發作的風險。風險小的話可以放心旅行,風險大的話就還是太平一點吧~

而且即使醫生同意你的旅行,也要好好做好準備工作,預防意外的發生!最好在出發前,就了解好沿途和目的地相關醫院的情況,醫院地址與聯繫方式,一旦發生意外,可以直接就診。出行時隨身攜帶『孕婦保健手冊』或最後一次產科檢查結果,以方便隨時就醫。

此外,有以下情況的孕媽媽不能出門旅行:

習慣性流產或有多次流產史的孕媽媽:這類准媽媽懷孕時,坐胎不如其他女性穩固,應以保胎為首要任務,避免勞累、避免長途顛簸。

胎兒情況異常的孕媽媽:如胎盤異常、胎兒發育遲緩、多保胎等。

孕媽媽本身患有一些疾病:比如哮喘、心臟衰竭、遺傳性高血壓等。

患有子宮腺肌症的孕媽媽:腺肌症本身就對懷孕有影響,所以患有子宮腺肌症懷孕了之後一定要小心保胎,最好是不要出門了。

攻略二:是否在最佳的出遊時機

如果孕媽媽身體健康,胎兒穩定:

0---12周:出遊指數 ★

13----28周:出遊指數 ★★★★

28周以後:出遊指數 ★

即中孕期是孕媽媽們最佳的旅行時機。

早孕期:胎兒著床不久,容易發生流產,同時噁心孕吐等早孕反應影響了好胃口和好心情,最好是過了早孕期再出門哦。

晚孕期後,胎寶寶越來越大了,孕媽媽們身子沉重,行動不便,隨時有分娩發動的可能,所以這時候的孕媽媽們,國慶就在附近逛逛吧,不要飛太遠啦~

攻略三:選擇適合的旅遊地點

關於選擇合適的旅遊地點,孕媽媽首要考慮的應該是自身和孩子安全問題,不要去衛生差或者傳染病發病率高的地帶,如寨卡病毒和登革熱肆虐的美洲和加勒比地區。

另外,現在畢竟十一長假,各個旅遊景點都是人滿為患,孕媽媽們千萬注意不要選擇太熱門的旅遊景區和景點,以防在密集的人群中被衝撞。可以選擇人少的旅遊地區,如自然風景區,度假村就是很好的去處,去海邊度假可以讓「寶寶」進行日光浴,達到自然補鈣,既可避免擁擠意外,也防止人多口雜使孕婦發生感冒。

攻略四:選擇正確的交通工具

對孕媽媽而言,乘坐火車出遊是最佳選擇。但最好選擇卧鋪的下鋪。因為火車是比較安全而且平穩的交通方式。其次是私家車和飛機。

孕婦開車的話,除了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還需要特別重視安全帶和安全氣囊。安全帶的腰帶要放在大肚子以下,跨在臀部和骨盆上;肩帶斜跨胸部,放在兩個乳房之間,上面要放在鎖骨中間部位,不要靠近頸部。

如果要乘飛機,最好提前和航空公司聯繫,確認可以乘飛機的最大孕周。多數航空公司都不允許妊娠 36 周以後乘飛機。

乘坐汽車是下策,因為旅途顛簸、跳躍是引起流產的第一位因素。如果非要坐汽車時,每次乘車時間最好限制在5-6小時內,車輛靠站時,利用停站時間做做伸展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攻略五:必帶的物品

攜帶必備藥品:孕媽媽在出行前,最好請自己的產檢醫生按自己的實際情況準備一些安全藥物。

準備孕婦的資料及證明等文件:產前檢查手冊與保健卡是必須要帶的東西;日常產前檢查醫院以及醫生的聯繫方式也應做好記錄,確保在需要的時候能夠與自己的醫師保持聯絡;

衛生用品要備齊:寬鬆的衣褲、舒適的鞋襪、帽子、托腹帶、護墊、乾淨的毛巾和個人洗漱用品等。

準備一些必需的飲食:因為懷孕時期,孕婦常常會感到飢餓。因此臨行前一定要在包里放些健康、有營養的零食。還要帶些水,多喝水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防止腳和腳踝腫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宮腺肌瘤 的精彩文章:

入秋防病,可多吃這「三白」
暈車藍瘦香菇?6招教你有效防治
腺肌症例假之後有血絲白帶,怎麼回事?該怎麼治療?
長期手腳發麻?警惕這些疾病入侵

TAG:子宮腺肌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