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家國天下」的情懷並不虛無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家國天下」的情懷並不虛無

國慶快樂

國慶節到了,舉國歡慶的背後是我們對祖國發自內心的自豪和驕傲。中華兒女,炎黃子孫,五千年文明……這些脫口而出的詞的背後,都凝聚了古往今來歷代先人的心血、汗水以及「家國天下」的夢想和情懷。

儒家經典《禮記·大學》里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傳統觀念歷來備受尊崇,這種家國天下的格局造就了中國人謙恭平和、溫文篤厚的氣質與胸襟,成為中國古人畢生追求的夢想情懷,而隨之而形成的中道、包容的文化氣息也成為了中華民族性格中的一大特質。

在中國古人眼裡,「家國天下」的情懷並不虛無,它和每個人息息相關,存在於每個人的言行舉止中。

儒家先賢孟子曾經說過一句話,時人輒言「天下國家」,其實,「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也就是說,如果天下想太平,我們先把國家治好。國家要想治好,就先把家庭治理好。而家庭要想治好,就要先把我們自身的素質提高,先把自己管好。因此,我們每個人自身的素質是最重要的,因為這關係到國家未來。

所以儒家就提出來「仁、義、禮、智、信」這些基本的素質、素養,並以身作則,管理好自己的家庭。然後通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樣的方法波及開來,推己及人,最終實現天下大同的最終理想。這就需要讓我們每個人,首先從自我培養、素質提高做起,將來同樣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是儒家的理念。

曾國藩就是其中的表率,在修身上,他每天都寫日記自我反省,可謂是「三省吾身」了,他也以同樣的準則要求家人,通過家書和家訓時時規訓自己的兄弟和子女,形成了良好的家風,培養出了人品才能俱佳的子女。更重要的是,他將這樣的準則一以貫之,治軍治國,成為一代中興名臣。

因為在這種家國天下的觀念下,家和國是統一的,不是分裂的,家和天下也是統一的,不是分裂的。大國崛起的實現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而國家要想增強這種凝聚力,也應保障每個人的小民幸福。這裡面不是個人主義,也不是集體主義,而是超越在這些之上的最高理想。個人價值的實現永遠是和天下國家連在一起的。

我們都知道,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的根源也是家國天下的思想:國家繁榮富強了,那每一個身處其中的國民都會受益。同樣,天下太平、國家興亡都不能只賴於當權者的政策引導,而是每一個人都應恪守的責任和義務。這句話不僅適用於顧炎武所處的明末清初的亂世,同樣也適用於我們和平年代。

放到今天來說,其實就是:在和平年代的愛國情懷也並不是一句空話,加強自我約束、自我修養,共同把這個社會、這個時代建設的更好,就是在當今時代里最好的愛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溫柔敦厚 是中國人骨子裡的美好
《春秋》:禮讓是一種洒脫的境界
鬼谷子智慧:見高人要高明 遇小人要精明
每周詩語丨《漢廣》:女神,都是遠觀的丨語音播報
小不忍則亂大謀 學學謝安「忍」的智慧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