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之二十五 觀耳根(九)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之二十五 觀耳根(九)

癸三、由證起用


整個修證成功以後,他有什麼利他的妙用呢?證,證得了眾生本俱的如來藏妙真如性以後,他有什麼利他的妙用呢?




分三:子一、明三十二應。子二、明十四無畏。子三、明四不思議無作妙德。




有三十二應身,有十四種無所畏懼,有四種不思議的無作妙德現前。




子一、明三十二應


分三:丑一、總明大用所起。丑二、別明應說之相。丑三、結明功由三昧。





丑一、總明大用所起


先攏總的說明,利他的妙用到底是怎麼生起的,為什麼這個菩薩有這麼多的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的妙德呢?他的功德是怎麼生起的?




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




觀音菩薩稱呼了老人家:世尊(釋迦世尊)!由於我過去曾經供養古觀音如來,而且也承蒙觀音如來的教授,我修學如幻聞熏聞修的金剛三昧。如幻這二個字,如幻三昧我們前面說的如幻三摩地,其實整個首楞嚴王三昧,它的特色一言以蔽之就是如幻三摩地、如幻三昧。




如幻三昧為什麼叫如幻?




蕅益大師說的,就是稱性起修,全修在性,名之為如幻。




為什麼叫如幻呢?他在修行的時候雖然是有修行,但事實上沒有能修跟所修可得,他在斷煩惱,也沒有真實的能斷跟所斷可得,這個就是如幻三摩地。




首楞嚴王三昧的特點跟我們一般修止觀有什麼差別呢?




他剛開始是依止不生滅心為本修因這是關鍵,他就是站在一個本來就沒有煩惱的角度來斷煩惱,他是站在一個本來就沒有所謂的功德的角度來修功德,他是站在一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樣的立足點來斷惑來證真,這一點是不共所有止觀的地方。他是先把心帶回家以後,然後再開始稱性起修,這叫如幻。



能觀的智慧是如夢如幻,所斷的煩惱也是如夢如幻,用如夢如幻的智慧,來斷除如夢如幻的煩惱,而證得如夢如幻的果位,這個就是如幻三摩地。他完全站在無住的角度來生心,這個地方是一個關鍵點。




如幻三摩地是個總說,開出來就是一個聞熏,一個聞修。聞熏它是約著始覺的智慧來說,依止本覺的聞性而生起始覺的觀照,也就是依止本覺的不生滅心,而生起空假中三觀的智慧,所以聞熏是約著觀照智慧來說,聞修是約著本覺的理性,它還是依止始覺智慧,還照於本覺的聞性。




聞熏是指稱性起修,依止不生滅性,而生起空假中三觀,聞修是講全修在性,所有的觀照還是在開顯一念不生滅的本性。



所以這首楞嚴王三昧是依心性而修空假中三觀,空假中三觀,還是在開顯心性。你本來是覺悟到一分的心性,生起空假中三觀,觀察相妄性真,最後回到心性變成二分,依止二分的心性,再生起空假中三觀,回歸到心性變成三分,產生一個善的心法,稱性起修,結果全修又在性,所有修行還是回歸到開顯心性,沒有功德可得。




所以修首楞嚴王三昧他的觀念是什麼?




他的人生觀只有一個,就是把自己心性的功德開顯出來,他不再攀緣外在的人事,外在的境界都只是他一個歷練的對象而已,所以他為什麼能夠堅固不可破壞,因為他跟外境完全脫離,他把外境當作一個歷練的對象,就是如幻三摩地。依止如幻三摩地,產生一種修德跟性德,叫聞熏,聞修。




這樣子的功德有什麼好處呢?




金剛!金剛能夠破除一切的障礙,不為一切的障礙所破除。因為他一開始就站在一個無住的角度而生心,這個地方它的特點就是金剛。




他依止如幻的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與十方諸佛成就同一個無緣大慈之力,使令他的那一念清凈法身,能夠成就三十二應化身,能夠入於十方諸佛國土,能夠與一切的眾生種種的安樂。




蕅益大師在解釋三十二應身跟十四無畏、四不思議妙德的時候,他覺得這個地方有所差別。老人家說:三十二應身偏重與樂的成份多,與一切眾生安樂;十四無畏是偏重在拔除痛苦這一部份的毅力比較強;四不思議妙德,是二個都俱足,與樂、拔苦都俱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和尚 的精彩文章:

比佛更大無上福田
皈依三寶後有哪些善神?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之二十五 觀耳根(八)
持誦【往生咒】的殊勝功德利益
畜生也能具備信願嗎

TAG:小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