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如何讓孩子坦然面對輸贏?

如何讓孩子坦然面對輸贏?

很多年輕爸媽都曾有過寶寶哭鬧著輸不起的經歷。

爭強好勝,贏了就滿心歡喜,輸了就大哭大鬧,面對這樣「輸不起」的孩子,爸媽該如何開導,幫寶寶坦然面對輸贏呢?

「輸不起」本是天性

「輸不起」是每個寶寶成長過程中都會出現的一種正常現象。無論什麼事情,寶寶總是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比別人強,獲得周圍人的認可。可是,因為寶寶年齡還很小,各方面能力還不完善,他們還不明白每個人都會有長有短,因此尤其是同齡人進行的集體活動,寶寶一旦輸給了別人,自然會表現出不開心,甚至哭鬧。

寶寶的「輸不起」,實際上是對挫折、失敗的一種錯誤解決方式,一旦輸了,他們或是成為迴避型寶寶,逃避困難,表示以後再也不接觸了;或是成為焦躁型寶寶,大發脾氣,哭鬧著向父母示意。

1、當寶寶受挫時,適度的安慰是絕對必要的,這時應該首先向寶寶表示媽媽能夠了解孩子的感受。等寶寶情緒緩和下來後,為他解釋失敗的原因,告訴寶寶遵守遊戲規則的重要性以及怎樣更好地利用遊戲規則。同時要主動引導和激發寶寶再次投入該遊戲的興趣。

2、找一段集中的時間專門陪寶寶玩,開始先讓他贏幾次,寶寶自然開心。在這個時候趁機贏一局,然後告訴他:「玩棋是不可能總贏的,贏是要靠實力的。在家裡玩兒,可以有人讓著你,如果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玩兒呢?會有人讓嗎?是遊戲就有贏有輸,誰都不會讓著你一輩子的。如果總讓別人讓著你,即使贏了,也不光彩,別人也會看不起你的。」

3、抓住時機,善用例子。雖然寶寶年齡還小,但已經可以理解輸與贏是生活中的常事,輸不見得是壞事。爸爸媽媽不妨給寶寶講講「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還可以結合孩子接觸的身邊實例,幫寶寶講解。

面對「輸不起」的寶寶,家長絕對不能遷就。不妨就讓他輸幾次,事後任由他發泄,不去理睬,這樣會讓寶寶感到哭鬧很沒有意義。而且,當寶寶以後再提出類似諸如「下棋」的要求時,爸媽要立刻拒絕,並直言告訴他,我不喜歡和你玩,因為你怕輸。從而讓他感到因為他輸後不正當的情緒會影響他和周圍人的關係,他會成為沒有朋友、沒有快樂的人。對這樣的寶寶,讓他明白「輸不起」的結果更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