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東濱州:金秋十月 沾化冬棗晶瑩剔透豐收在望

山東濱州:金秋十月 沾化冬棗晶瑩剔透豐收在望

2017年10月1日,山東濱州,沾化區下窪鎮毛二村,村民安明地種植的冬棗長勢喜人,豐收在望。據了解,「沾化冬棗」產於沾化區境內,是一種珍貴稀有的鮮食果品。十幾年來,沾化區不斷探索開發之路,使之造福人類。如今,這一稀有資源終於從庭院走向大田,其規模不斷擴大。(民聲供稿平台 發)

茫茫棗園連天碧,串串瓊珠接地紅。沾化冬棗成熟期晚,狀如蘋果,有「小蘋果」之稱。平均單果重20g左右;色澤光亮赭紅;味質極佳,皮薄肉脆,細嫩多汁,甘甜清香,營養豐富。經北京營養源研究所分析化驗,沾化冬棗含人體所需的19氨基酸和A、B、C、P等多種維生素,含可溶性固形物34-38%,維生素C352cg/100g。與其它果品相比,是蘋果的70倍,梨的140倍。(民聲供稿平台 發)

沾化冬棗栽植歷史悠久,民間有「先有冬棗樹,後有沾化縣」之說,百姓自古就有「房前屋後三棵棗樹」的習慣。不過,從庭院走入大田,還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目前,沾化全區冬棗共有50萬畝,年產6億斤,銷售收入近30億元,80%農戶都是靠冬棗致富,沾化冬棗一項人均增收達7500元。(民聲供稿平台 發)

20多年前,當時的沾化縣林業局長呂寶駿偶然發現這種現象後,就提倡大面積栽植,起初老百姓不理解,等個別人大膽嘗試見到效益後,農民們開始蜂擁而上,以致到最後縣裡要控制種植規模。(民聲供稿平台 發)

山東省「沾化冬棗」是一種珍貴稀有的鮮食果品。十幾年來,沾化區不斷探索開發之路,使之造福人類。如今,這一稀有資源終於從庭院走向大田,其規模不斷擴大。1995年5月,在「全國首屆百家特產之鄉」評選活動中,沾化區被命名為「中國冬棗之鄉」。全縣已開發密植園50萬畝,年產量可達5億斤。(民聲供稿平台 發)

沾化冬棗營養價值為「百果之冠」,被譽為「百果王」、「活維生素丸」。一位中央領導品嘗後稱讚沾化冬棗為「天下奇果」,美國俄勒崗大學園藝農學院生命科研所主任鮑依爾、教授福基高米品嘗後,稱其為「世界第一果品」。(民聲供稿平台 發)

據記載:沾化冬棗自明朝年間始即為宮廷貢品,特別是籍貫濱州,宣德帝的孫皇后更受寵愛,成為朝中必備水果;明朝燕王朱棣靖難奪取皇位,北部邊境蒙古部落又起兵叛亂,成祖五次帶兵親征漠北,所經之地,或怕有疑兵,或清理姦細,加之軍紀鬆懈,嗜殺成性,一路燒殺搶掠,弄得屍骨遍野,民不聊生,史稱「燕王掃北」。途經沾化時,明軍正欲包圍村莊,卻見村中百姓圍在一棵老樹面前跪拜,忽然老樹上空霞光萬丈,電閃雷鳴,接著飛沙走石,撲向軍中。明軍頓覺頭暈目眩,不明所向。軍師見此情景,連忙命令全軍急行,越過本地村莊北進。此地百姓遂得平安,且人丁世代興旺。村民們跪拜的那棵老樹便是冬棗,她在危難之時,大顯神靈,保佑了這方百姓,當地百姓懷念不忘,將冬棗樹視為「神樹」。星轉斗移,歷經滄桑,當地群眾傳說的那棵「神樹」已年老乾枯,而從其本木繁衍的第三代樹迄今雖已300餘年,但仍根深葉茂,每年結棗400餘斤,被譽為「冬棗嫡祖」。此樹現移栽至沾化冬棗研究所院內,每日供人參觀。(民聲供稿平台 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聲供稿平台 的精彩文章:

山東無棣:大覺寺現唐代金甲武士 錦旗招展號帶飄揚
山東惠民:小伙擺攤上演中西合璧 巴西烤肉與湄公烤魚齊飛
山東陽信:職業教育成香餑餑 千名新生懷揣夢想報到
山東惠民:河東高村南莊稼地 突現規模化養殖場

TAG:民聲供稿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