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種走姿最傷腰,很多人都中招了

5種走姿最傷腰,很多人都中招了

不論是每天上下班走路,還是通過散步來鍛煉身體,首先都要保證良好的「走姿」。以下五種常見的走路方式,雖然外觀看起來完全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原本該用力的腹肌、背肌及臀肌都被忽略了。日本專業跑步教練金哲彥介紹,只有善用身體,才能走出健康。

駝背型。這類人不僅背部彎曲,連肩膀和脖子也會向前伸。現代人經常使用電腦,大部分時間身體向前傾,時間長了後背的肌肉就變得僵硬,脊椎的S型發生改變,為了支撐沉重的頭部重量,脖子及腰部便承受相當大的壓力,容易導致腰痛、大腿肌肉痛、肩膀酸痛。

反腰型。這麼走路乍看之下背脊挺得很直,顯得有精神,但仔細觀察會發現,他們的腰部卻是朝後方反折的,這多是由腹肌及背肌不平衡造成的,常見於腹肌較弱的女性。用此種方式走路,腰部會產生沉重、疲勞感。

螃蟹型。走路時腿朝外彎,常見於腿部肌肉特別粗壯的男性及骨盤鬆弛的女性。這種走路方式通常和骨骼歪斜有關,時間長了會導致膝蓋和髖關節疼痛。這類人走路時要盡量讓腳尖朝前邁出。

左右傾斜型。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用的一側手腳,因此肌肉的發達程度不平衡,會使骨盆左右傾斜,而身體為了取得平衡,全身骨骼都會因此而受到影響,走起路來左右傾斜,時間長了會導致單側腳踝痛、膝蓋痛。這類人尤其要注意,不能長時間用一隻手拿重物,或是單腿站。

屈膝型。多見於年紀大的人,主要是因為軀幹肌肉整體性衰退,呈現無法支撐的狀態,導致膝蓋彎曲,需靠大腿前側肌肉支撐。如此一來,腹部深層的髂腰肌更加衰弱,軀幹肌肉得不到鍛煉,陷入老化的惡性循環。

為此,金哲彥教練推薦了「軀幹散步法」,不僅走起來英姿颯爽,還能平衡鍛煉身體肌肉,讓你受用一生。「軀幹散步法」主要有以下三個要點:

甩臂有方:多數人走路習慣手臂大幅度前甩,而「軀幹散步法」則注重手臂向後伸,甩臂的同時能活動肩胛骨。

重心轉移:一腳落地時,該側的骨盆要有意識迅速向前伸,帶動上身前移。

軀幹微傾:走路時讓軀幹略微前傾,有利於身體吸收腳落地時產生的衝擊,即使長時間走也不易疲勞。

金哲彥提醒,活動不便的中老年人可以練習以下幾個動作,鍛煉骨盆周邊肌肉,增強腰腿力量,能讓散步時更輕鬆。1.轉腰運動。兩手叉腰,頭部盡量保持不動,按順時針方向轉腰。2.原地踏步。左右膝蓋交替上抬,同時有意識地向上提拉骨盆。▲

GIF/0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切爾西vs曼城首發:莫拉塔搭阿扎爾 熱蘇斯出場
天津水上公園 智能步道啟動
世界步行日:你真的會走路么?
運動裝備那麼多,合適的鞋子最重要!這5個方面你更需了解
你有多少運動誤區,一測便知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