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眾生為何要報國土恩?

眾生為何要報國土恩?

紅塵中的蓮花,鬧市中的凈土。

歡迎您關注【天津市蓮】微信公眾賬號:

tianjinlianzongsi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祖國,包括佛教徒在內。祖國是自己出生的熱土,是哺育自己成長的故鄉。自古以來,人們把祖國比喻為母親,家鄉的黃土割不斷遊子的思念,出門再遠也要回家,飄流在外,最終也要回到生於斯、養於斯的祖國。

唐代西行求法高僧玄奘大師留學印度17年之久,贏得了崇高的榮譽,但他仍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國,最後還是回到祖國的懷抱。祖國永遠是每一個人的心靈歸宿。如果僅有信仰而沒有祖國的人,就像一片浮萍,沒有根基,永遠找不到自己的歸宿。所以佛陀特彆強調祖國和親族的蔭蔽勝過一切。

佛陀的教導

佛陀在經典中經常教導弟子們對國言忠,對親言孝,對子言慈,對友言信,守五戒,行十善,修六度萬行,在在處處都是要人先做一個奉公守法的好公民,進而再修出世之法。從佛陀的言傳身教中也可以看出,他並非只是出世間的山林隱士,而是一位熱心於濟世導俗的法王,也是一位孝敬慈親的孝子。他雖然辭親割愛,出家修道,但當他得道成佛時,並未忘記報答親族國恩。

佛陀成道之後,經常在外游化,很少回到自己的祖國迦毗羅衛。然而,當他得知自己的祖國受到外族攻擊的時候,毅然前去阻止。雖然最終沒能挽救祖國滅亡的命運,但他盡了作為一個國民的最大責任和努力。

報國家恩不是一句空洞的豪言壯語,

而是體現在行動上。

報國家恩的最有益的行動,就是不懈地「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在《般若經》、《法華經》、《菩薩本行經》及《華嚴經》等大乘經典中,佛陀反覆宣講了「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莊嚴國土就是把自己的國家建設成為一個自然美好、政治清明,沒有戰爭、文明富強、美麗莊嚴的樂園。在佛陀看來,這樣的國家才是理想的國家,這樣的社會才是合理的社會,佛經有時稱之為「佛國」或「凈土」。因此,佛陀經常勸勉菩薩們以建立人間凈土、實現莊嚴國土為己任。

如《菩薩本行經》云:「欲得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嚴凈國土,教化眾生,皆由精進而得成辦。」《大方廣佛華嚴經》說:「菩薩摩訶薩……教化眾生,莊嚴國土,施作佛事,現大威德,無有休息。」許多菩薩也發願以建設「莊嚴的國土」為自己的奮鬥目標。如《大方廣佛華嚴經》的普賢菩薩,「普賢願行諸佛子,等眾生劫勤修習,無邊國土悉莊嚴,一切處中皆顯現」。《阿彌陀經》中的法藏菩薩發四十八大願,並以種種殊勝德行,從事於成就莊嚴國土的工作。

由此可知,大乘菩薩在因地修行時,發大誓願,以種種方便,修無量功德,去莊嚴國土、利樂有情。莊嚴國土既是大乘菩薩自利利他的菩薩精神的具體展現,也是佛陀及其無數弟子們的最終理想和目標。

因此,作為一個佛教徒,應該積极參加祖國的各項建設,時刻以慈悲的精神,用圓滿的智慧去啟迪人心、凈化社會,為莊嚴國土、利樂有情而不懈努力。

GIF/53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津市蓮宗寺 的精彩文章:

每日一禪 缺,未必是憾
蓮宗寺十月法會安排
你看天津公共頻道「耀舞揚威」了么?
每日一禪 善惡
頂禮人類最偉大的導師——佛陀

TAG:天津市蓮宗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