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那些年,月餅還是五仁當道,人們喜歡在中秋娶親
美食
10-01
加班?宅家?自駕?出國游?你的中秋怎麼過?蓮蓉?肉鬆?雲腿?蛋黃?新式月餅你愛哪一口?時間往後退,十幾年前,時間還很慢,月餅還是五仁餡。
陝西米脂古城鄉道。米脂是李自成的家鄉,因這裡出產的小米質地極優,熬出的小米湯汁如脂,很是養人,於是當地便從銀州改名叫米脂。
十幾年前,縣城黃河邊上渡人過河的木船。
一到中秋,米脂縣城的大街小巷到處都飄散著月餅的清香,這是當地人在烤月餅。一座座冒著火光的小火爐很是喜人,是當地一道獨特的風景。
米脂的月餅不同於我們現在的新式月餅,是當地人家用米脂特產的原料製作而成。它的硬度猶如陝北的鍋盔,真材實料,香酥入味。
月餅採用傳統的五仁配方,除了花生、芝麻、紅棗、核桃仁、葵花子仁、青紅絲之外,還加入了當地特產的小麻子油。講究十斤面、三斤油,溫油、溫水和面。
主婦將和好的麵糰手工壓成大小相同的麵皮。
給月餅面胚上模具。
院子里搭建小火爐,當地人稱饅頭爐,饅頭爐用磚泥砌成,每年中秋前後才會出現。
饅頭爐底部發火、溫度均衡。
饅頭爐烤出來的月餅,除了自家食用,送親朋好友,多餘的就拿出來在家門口賣,一個月餅一元錢。
賣月餅的老奶奶,價格優惠,講究現烤現賣。
中秋節,孩子是最開心的,面容清秀、笑容動人的小姑娘。
幫著大人帶妹妹的姐姐。
月餅堆里長大的男孩。
大街上的迎親隊伍。除了做月餅,秋高氣爽又逢中秋佳節,當地人喜歡在這個季節娶親。
穿著紅色嫁衣,手拿捧花的新娘子。
另一個新娘子和她陪嫁的「面魚」。俗話說「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米脂盛產美人,或許正是當地的小米養育了她們的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