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里江山圖》中看北宋的民居與庭院

《千里江山圖》中看北宋的民居與庭院

當年,宋徽宗為了培養繪畫人才,創辦了一所官方美術學校叫「畫學」,王希孟就曾是這兒的學生。才氣無雙+勤奮的王希孟,引起了宋徽宗注意,宋徽宗便親自教授這位少年。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閏四月之前,18歲的王希孟花了不到半年時間畫完了這幅《千里江山圖》,宋徽宗收到此畫驚喜極了,並賜給宰相蔡京,正因為蔡京的題跋,才讓後人了解此畫是王希孟所作。

「政和三年閏四月八日賜。希孟年十八歲,昔在畫學為生徒,召入禁中文書庫,數以畫獻,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誨諭之,親授其法,不逾半歲,乃以此圖進。上嘉之,因以賜臣京,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王希孟20多歲去世,留世資料和作品很少,《千里江山圖》便成為他唯一傳世作品。《千里江山圖》所表現的內容已不像隋唐時期以描繪宮闕樓台或神仙境界為主,而是著重表現江山的秀美壯麗景象。

全圖章法縝密,以「高遠」、「深遠」、「平遠」的多重視角,運用全景的方法表現江山的磅礴氣象。主體峰巒山石以濃墨勾出,且多見側峰,並加以皴法,後施以青綠重彩。遠山則帶有寫意筆趣,讓畫面古厚而不失變化。山頭提染復罩上石青、石綠。

近景的樹,一遍雙勾主幹,注意樹的枝幹和結構變化。勾完主幹後,加簡單的皴法(如魚鱗皴、畫線皴)。山石的形質或方或圓,或堅硬或圓渾。畫山石注意麵的表現,要畫出體積感。要注意近山頭綠,遠山頭青。

以前看《千里江山圖》,只覺得此圖氣勢宏大,作者眼界高遠,非常有自信。前兩年故宮展出了此圖,20米的長卷,我貼著玻璃展櫃往裡看,看傻了,金燦輝煌,美妙絕倫!天才少年王希孟在18歲繪製出此圖,他好像為此畫而生,畫完此圖不久就去世了,從此《千里江山圖》獨步畫壇。

近看才知道原來山水中還藏著這麼多細節,全卷崗巒起伏煙波浩渺,細緻地描繪了數十處水村野市、山居瓦屋、水榭長橋,住宅形態極其豐富,可以歸納出不少北宋普通住宅的建造規律,是了解宋代山野鄉居最重要的材料。不僅反映了徽宗時期畫院的藝術造詣,且此圖體現了徽宗及當時宮廷、京城汴梁流行的江南趣味,值得作深入考察。

除了在繪畫史上的價值之外,從另一角度衡量,畫中所表現的大量建築物如住宅、園林、寺觀、酒店、橋樑、水磨以及舟船等都描繪得非常細緻,尤其是畫中的住宅,數量多,類型豐富,對於了解宋代建築,特別是建築布局,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主屋為曲尺形瓦屋,對側兩間茅屋,柵欄中開簡單的衡門。

用竹篾籠實以卵石,做成橋墩,上架梁鋪板做成橋面。

一座橋面隆起的小橋。

對岸沙洲邊一所住宅,前院四合,正堂後廊通茅草後堂,也是個標準中型住宅。近處岸邊一所開敞懸山廳,山面可見叉手蜀柱,山牆靠前檐都開個直欞窗,山牆上部有的也開著一排較低矮的直欞窗,即營造法式所說「施之於殿堂後壁或山壁高處」以通風偷光,而非看窗。還可見斜方格窗。

山崖邊的一處大宅,一間山門之內是個空曠的小平台,通往正門,院內工字型台基上,前堂三件懸山,廊子後接二層歇山樓。

深山藏古寺。遠處隱隱約約有一處宏大的寺院,海市蜃樓一般在雲霧中浮現,前殿後殿都是面闊五間的樓閣,中間連接兩層廊子,形成工字殿,左右配殿也是樓閣。

一個大院。主屋和前廳都是干欄式,似乎是個水庭。主要建築正面次間的窗戶,幾乎都是斜格窗。

岸邊一所中型住宅,門屋之後橫著工字型主屋 後堂為茅屋。

分前後院,前院有人在打掃,過茅頂中門是內院,內院一側一棟工字房,前廳歇山,庭前搭起編織遮陽棚,另一側一棟三間懸山房,山面平樑上可見睒電窗,也是閩中至今的常見做法。

江邊泊著兩艘船。

一處大型住宅,主屋為雙層歇山樓閣。一側有工字型房屋,前廳屏前雙人對坐。

橫跨山溪的水磨,先在溪上用磚建設攔水壩,壩上建屋,下設水輪,後有水閘。

正堂屏風前坐著主人,僕人站立一旁,堂前東西兩廂,堂後正中有草廬,西北角一棟茅亭,四周圍以竹籬,攀滿藤蔓,院外千竿竹繞,很宜人的一處院落。

山崖之後有一處山村,跌落的瀑布上橫跨幾所橋屋,有二人對坐廳中,簡直就是流水別墅。

工字型的瓦屋向水面伸出一棟開敞的水榭。瓦屋中廊前後檐各加建編織涼棚。

橋頭村口,臨水一棟懸山茅屋四檐挑出木骨席心引檐版,使外觀變成類似歇山的效果,山面還開了兩個小孔。

一座大規模木構長橋,橋身三柱並列,上架三梁為一組,全橋由三十三組構架支撐。橋面架木板,兩側木勾闌。橋身兩端向中央高起,中建十字形二層亭屋,繞以藍色帳幔。

水灣邊的一個小漁村 伸出一兩所干欄水榭。

村口有橋橫跨山溪,橋以磚為基礎,上立木柱,架梁鋪板,橋面建四坡亭,四角有編織牆面,檐下出編織引檐。籬牆中開門,村中瓦屋茅舍數所,估計是一家。

這是一個坐落在溪岸園林般的夢幻宅院,主體又是工字型的住宅,門屋正前方,還建了一棟水榭。另一側也延伸入水面建了一所亭榭。王希孟以自己全景式的視覺想像力和天才般的創造力繪製此圖,留給世人無限的讚歎與惋惜。

畫中表現的建築類型

畫中表現的建築物可分住宅、園林、村落、寺觀、橋樑、水磨坊等四類。分述如下:

一、住宅及園林

畫中所表現的住宅從小到大不下數十幢,布置方式有的自由靈活,因地制宜,有的規整方正,近於程式化,內容相當豐富。現依由小到大的順序,擇其不重複者,歸納介紹如下:

1較小而簡單的住宅:這類住宅在畫中表現最多,其形式有散列式、一字形、丁字形、曲尺形等簡單形式及其組合體。這種住宅較小,便於利用地形,多畫于山間水畔的隙地上。

一字形住宅:如圖一: 1——4 所示都是三間兩椽的建築,參閱現存農村舊住宅, 一般房屋一椽的深度多在1一1.5M 左 右。故兩椽進深只有 2. 5一3M, 是很小的建築。其布置方式或散列,或串連,有的沿山形疊降(圖一: 1)。其中有的兼營酒店(圖一:3)。

圖一:1

圖一:2

圖一:3

圖一:4

曲尺形住宅:圖一:6、13 所示為兩房屋相連成曲尺形,一為瓦頂,一為草頂,可能是相當簡陋的衣民住宅。圖一:12所示實際是在曲尺形住宅再加建一冀而成,其曲尺部分為住宅,所加一翼做為灑店。

圖一:6

圖一:13

圖一:12

丁字形住宅:圖一:7、9、10、11、16都是丁字形住宅。其中10在丁字的一橫上開門,7、9在丁字的一豎上開門,也都是較小的住宅。其中只11、16由多幢組成庭院。

圖一:7

圖一:9

圖一:10

圖一:11

圖一:16

總的看來,這類住宅形式簡單,布置靈活,可以隨地形改變。這些形式在近代農村傳統住宅中都還可以看到,除了梁架和門窗裝修已有某些改進外,沒有很大變化。

2工字形住宅 :這種住宅在畫中表現得很多,都是前堂後室中間連以主廊,體型比前述各種形式都大些,也比較規整。

畫中所示最簡單的形式是只有一幢孤立的工字廳,一般前堂後室均面闊三間(圖二:1— 7)。 有些在周圍裝籬或柵,圍成院落(圖二: 1一4, 6, 8) 。 大部分工字廳卻一部兼用草頂,只有少量大型宅院才全部為瓦頂(圖二:11、12)。

圖二:1

圖二:2

圖二:3

圖二:4

圖二:5

圖二:6

圖二:7

圖二:8

圖二:11

圖二:12

在大型住宅中,都是以工字廳為主體, 在其周圍加建輔助建築,組成群組或庭院。畫中所示有在堂、室兩側加耳房(宋式叫「挾屋」)(圖二:3、9)、在堂前加兩廂及大門組成四合院(圖二: 1 、2 ) 、在主廊左右建廂房(圖二:6)等幾種方式。更大的住宅還把這些方式綜合起來(圖二:4、9、14),或把工字廳的一部分做成樓(圖二:11、12)。

圖二:3

圖二:9

圖二:1

圖二:2

圖二:6

圖二:4

圖二:14

圖二:11

圖二:12

3其他大型住宅 :畫中 除 上 述 二類外,還有一些形式比較特殊或不大規則的大型住宅(圖一:16—22)。這些住宅有的以樓閣為主體(圖一:17、18、22),有的以工字廳的變體為主體(圖一:20、圖二:14),周圍不規則地布置一些輔助房屋和園林建 築。一般的住宅有一重門,個別大住宅有二重門(圖一:18)。

圖一:16

圖一:17

圖一:18

圖一:19

圖一:20

圖一:21

圖二:22

圖二:14

此外,還有兩組建築形式比較特殊,其中一組的主體為十字形平面,前有二亭,左右後三面迥廊,後有五間歇山頂的後堂,庭中植柏,頗不類居住建築(圖二:15); 另一組在堂後有草廬,建於中軸線上,草廬右側有一亭,堂中二人對坐,應是住宅,但形式古怪,也許是仿所謂「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的高士、隱士之居?姑存臆說再考之(圖一:19)。

圖二:15

圖一:19

關於園林部分,已經散見於前舉各宅中,把這些現象歸納起來,還可以多少窺知一些當時園林布置的特點。

一個特點是在宅畔建亭,這在全畫中有四例(圖一:19、20、22,圖二:9),有可能是當時通行的布置方式。

圖一:19

圖一:20

圖一:22

圖二:9

另一個特點是在住宅正堂中軸線上前方建臨水亭榭,這在全畫中有三例(圖一:22、圖二8、9)。證以其他宋元畫中所見,可能也是當時通行的布置方式。

圖一:22

圖二:8

圖二:9

此外,還有些隨地形布置的例子(圖一:14、15、16、20,圖二:10、13),基本上是較簡單的有軸線的布置方式。

圖一:14

圖一:15

圖一:16

圖一:20

圖二:10

圖二:13

圖中也表現了一些村落,一般是背山面水,或以林木為屏障,一組組住宅沿山坡、水濱、路旁自由布置,雜以一些亭閣和朱欄小橋。這類村鎮形式恐未必可信,很可能是因為此畫是畫給皇帝看的,粉飾太平,把所有大小住宅都和諧地畫在山水之間,盡量烘托園林化的氣氛,沒有表現出任何堡、寨、門牆等防禦設施,和當時的實際情況可能有相當大的不同(圖一;21, 圖二:8)。

圖一:21

圖二:8

二、寺觀

畫中寺觀共二處,其一在遠景中,僅微露塔尖,模糊難辨。另一座平面布局看不清楚,但建築形式尚可辨別(圖二: 16)。其中主要建築都是二層樓閣,一般都是上層面闊五間,進深三到四間,均為歇山頂,檐口平直,屋角不起翹,屋頂用鷗尾,其中兩座中間連以二層高的廊子,形成工字殿。

圖二:16

三、橋樑

畫中表現橋樑有五六處,均梁式橋,僅用材及大小規模不同,分述於下:

1長橋:圖 中畫一座巨大的木構樑柱式亭橋,其做法是橋身以三根柱子並列,上架橫樑,為一組構架,全橋有三十三組構架,共三十二跨。每跨架木樑,鋪木板,連成橋面,兩側加木欄干。橋面自兩端向中央逐漸升高,中間建橋亭。亭為重檐攢尖頂,四面出龜頭屋,構成十字形平面。亭下近水面處加建一層,有樓梯與上層亭子相通,使中央橋亭成為一座平面十字形的二層樓閣(圖三:3)。

圖三:3

2小型亭橋:圖三:2 是一座小型亭橋,橫跨山溪上,下面以磚為基,上立木柱,架梁鋪板,周以欄杆。橋面上建四坡頂的小亭子,亭四角有短牆,上部編植物為之,呈黃色,屋頂四周出引檐,亦黃色,應是蓆、箔之類加木骨做成,整個亭橋具有較濃的園林建築色彩,可能不是一般交通用的橋樑。

圖三:2

3用竹(或木)籠裝卵石做橋墩的梁式橋:圖三:1所示,橋墩畫成垂直線間加曲線橫道,可能表示用竹蔑條編成的籠子,也可能垂直線表示木柵,橫曲線表示編柵的竹蔑,構成木籠,中間實以卵石,做成橋墩。橋面架梁鋪板,上鋪土路面。

圖三:1

此外,圖中還有一些簡單的橋,如橋面微微隆起的單跨施朱欄的梁式橋,和一種兩端低而寬,中央高而窄,無欄杆的多跨橋。這些橋構造一般,無須詳述。

四、水磨

圖三:4所示是一座橫跨山溪上的水磨,其做法是先在溪上建磚砌的攔水壩,壩上建屋,下設水輪,引水衝擊水輪轉動,帶動水磨。磨房周圍建有附屬建築、大門和籬笆。磨房之後的溪上有水閘,是儲水和導水沖水輪用的,從畫中還可以看到水閘的金口柱和閘板。

圖三:4

畫中表現的建築構造和細部

此圖所畫建築尺度較小,雖然畫得非常精緻,但很多地方表現得還是不夠清晰明確。同時,此畫是創作不是寫生,也不能全部看成有實物依據的。但是其中重複出現多次的東西,也有可能是當時或更早些時候比較常見的做法。現分別歸納如後:

一、基礎

一般房居在台基上立柱,台基可能是土基,也可能是磚基。有些建築沒有畫出台基,是因為比例太小而略去,由現在江南地區建築的情況看,當時也不可能沒有台基而直接在地上立柱的。

有些大型建築是在地上立木柱,架梁鋪板,做成平台,再在平台上建勝,形如干闌(圖一:22)。

圖一:22

臨水建築的台基有兩種做法:一種在水中砌磚基,其上立柱建屋。如圖三:2亭橋和4水磨房的基礎。另一種是在水中立柱, 建平台,其上建屋,即干闌建築,如圖二:8、9所示。

圖三:2

圖三:4

圖二:8

圖二:9

二、梁架

畫中所繪房屋樑架都是樑柱式,無用穿斗架者。一般房屋屋頂進深二至四椽,只有圖一:22之正堂上層深四椽,可能下層深六椽,是畫中各住宅里最大的一座。

圖一:22

梁架都畫得很簡單,用硃色或褐色線畫成,未見畫有彩畫或斗拱的表示。樑柱都是直材,未見有梭柱月梁的表示。在建築的山面上,於蜀柱與義手之間的三角形壁面上, 常常畫出圓形或三角形孔洞,或在平梁之下開直欞窗,是通風排煙的孔道。

三、屋頂形式

1廡殿頂 :宋式稱為「四阿」 , 即四坡頂,專用於殿堂。此圖中大建築及寺觀均未見用廡殿者。只有一個廊橋的小橋亭(圖三:2)及圖二:11前左方一個小房子是四坡,無脊及脊飾,只是一般的四坡頂小屋,不是正規宮殿上用的廡殿頂。

圖三:2

圖二:11

2歇山頂:宋式稱為「廈兩頭」。此圖中除寺觀外,住宅也有一些用歇山頂的例子(圖一:17、18、20、22,圖二:11、12、13)。由山面露出的梁架看,除寺觀為四椽平梁,表明屋頂深六椽外,其餘都是平梁義手,表示進深為四架椽。

圖一:17

圖一:18

圖一:20

圖一:22

圖二:11

圖二:12

圖二:13

此外,有些房屋在歇山頂四周加引檐,形如歇山頂(圖一:19的堂,圖二:8之水閣、9之前堂)。實際上,二者所用材料不同,從中可以行出古代歇山屋頂產生的雛形,但還不能算歇山頂。

圖一:19

圖二:8

圖二:9

這些住宅的歇山壓頂屋脊都是在灰色線上畫黑道,表示它是疊瓦為脊,沒有走獸、獸頭等飾物,僅寺觀的歇山頂上用鴟尾。

3四角攢尖屋頂:全部用在亭子上, 如圖一:9、15。從亭子頂 上露出一根木棍看,可能是《營造法式》中所載的「簇角梁」的構造。屋面多為草頂,少數為瓦頂。

圖一:9

圖一:15

4懸山屋頂 :宋 代 稱 為「 兩 下 」或「不廈兩頭」。畫中建築物絕大部分為懸山頂,除寺觀及個別建築外,大部分未畫出博風極、懸魚等構件。瓦屋頂都是疊瓦為脊,無脊飾。

畫中建築的屋頂,除寺觀外均未表示出有屋頂曲線。一些小建築或草頂房屋的屋頂反而畫成中間微微隆起的形式,和一般屋頂曲線恰恰相反。歇山的屋角亦未畫出起翹。

四、建築的面闊

一般房屋面闊三間,五間者較少,極個 別的為七間。建築的明次間面闊大多相差不 很多,但也有些建築當心間比次間寬三倍以 上。(圖一:19一20,圖二:1、3、9) 這些建築一般都是住宅中的堂、室等主體建 築,其他廂房等輔助建築則不是這樣,可知這不是畫家的筆誤,而是如實描繪的。

圖一:19

圖一:20

圖二:1

圖二:3

圖二:9

五、門

住宅大門的形式有幾種:

最簡單的是在籬牆中開籬門,沒有明顯的門框、立柱。這多見於小宅中,或用為大宅之外門。

其次是衡門,即立二柱,柱頂架一根橫木(圖一:8)。也有上架二根橫木的(圖 一:19,圖二:11、14)。

圖一:8

圖一:19

圖二:11

圖二:14

第三類是在衡門上加兩坡屋頂,和後代影壁式大門類似,宋元時期稱為獨腳門(圖二:13)。

圖二:13

第四類是屋宇式大門,有一間兩架椽分心用三柱(圖一:17,圖二:4、9、15), 三間二架椽(圖一:14、18,圖二:1)三間四架椽(圖二:12)等幾種規模。但即使是三間的門屋也只是在當心間上開門,次間裝直欞窗。

圖一:17

圖二:4

圖二:9

圖二:15

圖一:14

圖一:18

圖二:1

圖二:12

門都是板門,塗成黑色。個別的上部有欞子(圖一:17瓦頂樓房)。它只有兩扇, 可證是板門加欞而不是格子門。

圖一:17

個別例子在大門內有夯土影壁(圖一:3、4)。

圖一:3

圖一:4

六、窗

圖中所繪房屋的窗多數是直欞窗,構造很簡單,在二柱之間施腰串及額,中加欞子,無立頰、心柱、榑頰等構件。

有些建築的窗畫成黃色斜方格(圖一:20、21,圖二:2、15),也有畫為直方格者(圖二:15),都是寬一間,不分窗扇。可能黃色是編竹做成的,直方格是木構的,都是民間的做法,現在在江浙地區農村舊住宅中還可以看到。

圖一:20

圖一:21

圖二:2

圖二:15

七、牆

畫中房屋牆都是白粉牆,柱子露明,可見是很薄的編竹或葦抹泥的牆,與現在江浙傳統住宅的做法同。夯土牆只見用為影壁,未見用於房屋或圍牆中。

籬牆做法大略有三種:一種為垂直木柵,隔一定距離加一根稍粗的柱子(圖一:9、16、20)。第二種畫作斜方格加水平及垂直線,應是編竹籬(圖一:14、15、19)。其中圖一:19的竹籬水平分為四道,和《營造法式》竹作中所載的竹籬基本相符。第三種畫成周圍木框,中間加黃色垂直線及人字花紋,可能是用蓆做圍牆,也可能是用葦或草編成的,多用在大宅中(圖二: 9 ) ,是比較考究的做法。

圖一:9

圖一:16

圖一:20

圖一:14

圖一:15

圖一:19

圖二:9

八、引檐和涼棚

圖中很多建築的前後檐或四周挑出用木骨蓆子心做成的棚子,坡度與屋面平行,接續在檐頭之下,向外挑出。有的在外端加支柱(圖一:19),有的只加斜撐, 是供遮陽和防雨用的構件。《營造法式》卷六載有板引檐,用於檐下,是接續小連檐向外挑出的檐子,用木板做成。它的功能、使用部位都和圖中的蓆棚相似,僅一用蓆,一用木,可知它也應叫引檐。

圖一:19

還有一些房屋,在前檐加建涼棚,構造與引檐同,所異者是它的屋面為水平的,甚至是外高內低,和屋頂之間形成一道天溝, 其外側不用斜撐,一律用柱。涼棚多用在較小的建築上,只設在房屋的一側(圖一:5、16)。

圖一:5

圖一:16

九、室內傢具

圖中建築物都很小,大部未表現室內布置,只有五六所住宅露出一點傢具,也很模糊,最多的傢具布置方式是在中堂屏前中央設一椅(圖二:3、12),或在屏前相對設兩個杬子或二人對坐的(圖一:18、19、21),另一例是在窗前畫一椅向外。總之,傢具布置得很簡單,這可能是當時的真實情況。

圖二:3

圖二:12

圖一:18

圖一:19

圖一:21

文|傅熹年,其他來自網路

·END·

藝術欣賞

郭關簡介:生於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書畫、音樂、斫琴、裝置等領域;曉音律、好古琴、喜操《幽蘭》《廣陵散》;二零零六年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後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二零一三年入龍虎山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於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迴展」已在台灣、佛光山、英國、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台灣建立有「郭關藝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件。

《平沙落雁》 古琴演奏: 郭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關藝術 的精彩文章:

你的氣場,鎖定了你的命運!
太極拳練的水平怎麼樣?看一個動作就知道了!
尺八:那枝凄涼的竹管
清 龔賢《柴丈畫說》
筆法的演變

TAG:郭關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