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他們殺人不見血,但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眾所周知,金庸大師筆下構築的武俠世界融入了很多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而中醫藥文化便是其中重要的一塊。在這些武俠小說中,從醫學流派、秘籍、醫師到藥材、藥效儘管都會被抹上一層文學色彩,但卻和現實中的中醫藥知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今天和大家講講常見的三毒——蜈蚣、蠍子、蜘蛛。
蜈蚣
大多數人對於蜈蚣這種生物的印象是極其厭惡的。的確,蜈蚣醜陋的顏值和劇毒的屬性喪失了很多「粉絲」。在武俠小說中,對於蜈蚣的描述,最有趣的一段是《神鵰俠侶》中,洪七公帶著楊過吃炸蜈蚣。
這時一鍋雪水已煮得滾熱,洪七公打開包袱,拉住蜈蚣尾巴,一條條的拋在鍋里。那些蜈蚣掙扎一陣,便都給燙死了。洪七公道:「蜈蚣臨死之時,將毒液毒尿盡數吐了出來,是以這一鍋雪水劇毒無比。」楊過將毒水倒入了深谷。
只見洪七公取出小刀,斬去蜈蚣頭尾,輕輕一捏,殼兒應手而落,露出肉來,雪白透明,有如大蝦,甚是美觀。楊過心想:「這般做法,只怕當真能吃也未可知。」洪七公又煮了兩鍋雪水,將蜈蚣肉洗滌乾凈,再不余半點毒液,然後從背囊中取出大大小小七八個鐵盒來,盒中盛的是油鹽醬醋之類。他起了油鍋,把蜈蚣肉倒下去一炸,立時一股香氣撲向鼻端。
插個題外話,吃貨們是不是要問,在現實中,像洪七公一樣處理蜈蚣能不能吃?答案是,蜈蚣經過處理是可以吃的,但如果食用不當可是會致命的,所以還是要珍惜生命,謹慎服用。
蜈蚣能做成美食食用這不假,但它更重要的是一味藥用價值極其高的中藥材。歷史上很多中藥文獻及現行的醫典中,對「蜈蚣」都有收錄。蜈蚣藥用記載可追溯到《神農本草經》,其中提到有
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
的功效。蜈蚣干品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了蜈蚣「春出冬蟄」,利用這個習性,人們一般都會在春、夏二季進行捕捉,用竹片插入頭尾,綳直後進行乾燥。現代中醫一般將蜈蚣入葯治療
頑固性疼痛、痙攣抽搐
等病症,比如關節痛、坐骨神經痛、中風、破傷風、癲癇等。需要說明的是,就像《本草中國》片子中講述的那樣,蜈蚣治療上述病症一般與另一「毒」——蠍子相互配伍、共同入葯。
蠍子
「毒蠍心腸」「蛇蠍女人」,歷來,在大家印象中,蠍子是邪惡的象徵,武俠劇里亦然。《連城訣》中言達平為了爭奪寶藏,就用蠍子傷害了侄徒萬圭。不過和好搭檔蜈蚣一樣,蠍子劇毒面目的背後其實是一味用途廣泛的中藥材。
全世界的蠍子有1700多種。蠍子一旦被激怒,會在蟄人的同時從尾部的毒囊中排出毒液,輕者使人局部灼痛、麻木,嚴重的全身中毒。蠍子屬於晝伏夜出的動物,喜潮怕干,喜暗懼怕強光刺激。和蜈蚣一樣,蠍子也有冬眠的習性,因此蠍子的捕捉時間也主要在春、夏二季。
干蠍子
蠍子作為中藥材,被稱為全蠍,同樣有息風鎮痙、通絡止痛、攻毒散結的功效。據《蜀本草》和《開寶本草》記載,1000多年前,中醫就已經認識到全蠍能穿筋透骨,治療中風、抽搐等頑疾。《本草綱目》中也收錄了它治療小兒臍風、腎虛耳聾、偏正透風等病症的藥方。
蠍子和蜈蚣同樣作為有毒之物,是人們惟恐避之不及的生物,但在中醫里,將兩者相互配伍、共同入葯,可增強 「息風鎮痙、通絡止痛」的功效。不過,這兩味均是毒性較強、價格昂貴的藥材,在入葯時必須嚴格掌握劑量,亦不可多用久用。
蜘蛛
關於蜘蛛,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印象最深的有兩處地方,一處是《神鵰俠侶》中金輪法王用西域帶來的三隻劇毒彩雪蜘蛛封住了小龍女和老頑童藏身的洞口。另一處是《倚天屠龍記》中,蛛兒練就了歹毒的千蛛萬毒手,導致容顏盡失。
顯然,在影視劇的描述中,蜘蛛是劇毒無比的生物。在現實世界裡,大多數蜘蛛也都是帶有毒性的。蜘蛛對人類既有益又有害,它最大的貢獻應該是能夠捕殺害蟲。不過,和其他四毒不同的是,在中醫里,蜘蛛不常入葯,目前在市場上也比較難買到。
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中醫藥典記載了不少關於蜘蛛入葯的古方,比如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中,就有提到蜘蛛有
解毒消炎
之效,可用於治療療瘡、瘡瘍、毒蟲、蛇咬傷等病症。《本草綱目》里也有收錄蜘蛛治療口噤、脫肛、吐血等藥方。<END>
摘編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由中國中藥雜誌微信(CJCMMYC)平台編校發布,請尊重他人的勞動果實,公眾號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及微信號。
繼續給大家推薦
《藥性瑣談》
,點擊
閱讀原文
可直接購買
目前國內中藥類書籍均以介紹性味、功用、案例等形式為主。本書獨闢蹊徑,以獨特的陳述手法,夾敘夾議,通過對每味藥物的性味分析及藥性思考,深入探討藥物的性味和使用。全書敘述手法生動,讓讀者閱讀全無乏味之感,對百餘味藥物都做比較詳細的藥性分析,每味藥物都理出一條主線。本書內容廣博、生動、學術性強,將引領本草類圖書新風尚,適合廣大中醫藥界人士及中醫藥愛好者閱讀參考。


※國慶出遊必備中成藥指南
※重要 | 國慶期間這三件事和你關係很大!
※這6種清代宮廷常用調護方法,現在用仍不過時……
※「天然礦泉水」非常適合口乾舌燥的你
TAG:中國中藥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