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耳空空,活得自在
耳根假如像大風吹過山谷一樣,經一陣呼嘯之後什麼也沒有,這樣所有的流言蜚語就不會起到作用;心靈假如能像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所映出的月色那般,月亮不在水中,水中就沒有月亮,當月亮被雲彩遮掩,水仍是水,月還是月,人若能達到這種境界,心中自然也就能一片光明而無外物和自我之分了。
佛教所說的六根清凈,不單是指耳不聽惡聲,也包括心不想惡事,眼、耳、鼻、舌、身、意六者都要不留任何印象才行。而物我兩忘是使物我相對關係不復存在,這時絕對境界就自然可以出現。可見想要提高人生境界必須除去感官的誘惑,六根清凈,四大皆空。按現代人的看法,絕對的境界即人的感官不可能一點不受外物的感染,否則何以判斷是否反映外物了呢?但提高自身的修養,加強意志鍛煉,控制住自己的種種慾望,排除私心雜念,建立高尚的精神境界卻是完全可能的。
一位叫貉稽的仕者訪問孟子。貉稽告訴孟子,自己總是被人說得很壞。孟子回答他說:「別管它就是了,世界上就是有人喜歡造謠中傷,到處散播謠言。《詩經》上說:『憂心忡忡排遣不了,小人對我又恨又惱。』孔子就是這樣的人。」又說:「『不消除別人的怨恨,也不喪失自己的名聲。』說的就是像文王這樣的人。」
面對飛短流長,我們不該用別人的是非之論、口無遮攔來使自己煩惱。造謠者造謠生事不需要證據,要的只是謠言帶來的影響和效果。而那些愛傳流言道是非的人,本就是小人。小人終歸是小人,無法堵住悠悠眾口,那我們不如輕視謠言,不把謠言當回事,讓謠言止於智者。


※生活中處理是非的方法
※如何增加修養
※如何獲得佛法「加持」?
※維生素K也是補鈣好幫手
※「布施」不在物質,而在一念心意
TAG:南普陀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