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朝滅亡前夕,為何這支50萬的大秦鐵騎按兵不動?真相讓人感動

秦朝滅亡前夕,為何這支50萬的大秦鐵騎按兵不動?真相讓人感動

戰國初期,秦國僅是一個西北邊陲的一個小國,不論是疆域面積,還是軍事實力等方面,都不能與楚、趙等諸侯國相比,故經常被吊打。秦孝公時期,重用商鞅實行變法,對內重視農業的發展,並遷都咸陽;對外,與韓、趙等諸侯國簽訂盟約,將地盤開拓到洛水以東。從此之後,秦國國力日漸強盛,為之後的秦始皇一統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時其他國家在選拔軍事人才方面,實行的都是「世卿世祿」,即注重門第出身。若是沒有背景的士兵,不論立下多少戰功,都很難加官進爵。反觀秦國,從秦孝公開始,就開始實施了「二十級軍功爵制」。也就是說,不論出身如何,只要你勇猛殺敵,朝廷絕對會論功行賞,從一名普通士兵,成為手握大權的將軍不再是夢想。

軍功爵制的建立,極大地提高了秦國士兵的戰鬥力,一支戰無不勝的大秦鐵騎橫空出世。嬴政繼位後,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帶著大秦鐵騎橫掃六國,建立中國第一個封建專制統治的國家。但是,如此強大的秦朝,只歷經了兩位皇帝,前後存在了14年的時間,被項羽等人給滅了。

很多人都有疑問,當年勇猛無比的大秦鐵騎,為何後來如此不堪一擊?而且,在陳勝吳廣起義時,秦將章邯所帶領的部隊,並不是驍勇善戰的正規軍,而是臨時赦免的囚徒。儘管如此,章邯親率這些囚徒,大敗70萬(有說是120萬)起義軍,並大破楚軍於定陶,項羽的叔叔項梁戰死沙場。

此後,章邯與王離領導秦國主力軍,在巨鹿之戰中被項羽打敗,秦國滅亡的局勢已經無法扭轉。其實,當年馳騁六國的大秦鐵騎,並沒有完全被滅,還有一支50萬人的軍隊按兵不動。若是這支軍隊能夠出兵勤王,西楚霸王項羽所率領的楚軍,並不一定是它的對手,秦朝也許不會滅亡。那麼問題來了,這50萬人的大秦鐵騎,此時究竟在何方呢?

秦朝建立後,結束了中原持續幾百年的割據混亂局面,但天下並不穩定,在南北兩面還存在著兩大勁敵,它們分別是嶺南地區的百越,和北方的匈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任命任囂為主帥,趙佗為二把手,帶領50萬秦軍對百越之地進行征伐。經過四年多的時間,秦軍終於征服了百越,將廣袤的嶺南地區(包括今廣東、廣西、福建、湖南及越南的一部分)納入中華版圖。

此後,秦始皇並沒有讓任囂、趙佗班師回朝,而是帶著幾十萬的秦軍留了嶺南地區,以防其再次叛亂。作為大秦的將領,在秦朝面臨滅亡之際,任囂為何不帶領秦軍北上勤王呢?假如他真的選擇了這麼做,50萬的大秦鐵騎,絕對有機會力挽狂瀾。

據一些野史記載,任囂和趙佗之所以按兵不動,並不是他們不想回援,而是秦始皇生前曾下過這樣一道命令:「此地民風彪悍,一旦大軍撤退,嶺南之地將會再次脫離中華版圖。所以,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哪怕是亡國之際,你們都不許帶這支軍隊回援,切記!」

任囂去世後,趙佗接任了南海郡尉之職,並在秦朝滅亡後,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當建立了以番禺為王都,佔地千里的南越國,趙佗自稱「南越武王」。趙佗執政期間,一直實行"和輯百越"的政策,促進了漢越民族的融合,並把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帶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若此傳言是真的,更體現出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遠見及常人難以企及的魄力,後人對他的佩服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學界的9527 的精彩文章:

古代一皇帝,在位僅6年,卻被尊為千古明君,死後千年無一人指責
古代的這5個曠世工程:每個都相當逆天,最後一個現代都很難完成
諸葛亮去世前,為何不將平生所學傳給兒子諸葛瞻?此人一語道破
考古專家發掘一件文物,幾乎跟現在器具完全一樣,莫非真有穿越?
士兵押著9個日本女戰俘躲到深山,士兵19年後報警求助,為何?

TAG:史學界的9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