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幅童趣畫:勾70後回憶、讓80後懵逼、90後看不懂、00後抓狂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號「陳洪標寫字說畫」
金秋國慶中秋雙節之際,無論遠遊還是回家探親,這一路有許多童年的往事會勾起你的回憶,尤其是那些消失的玩樂童趣。今天與大家來分享一位中學教師筆下的童趣。最刺激的是玩老鼠,80後、90後、00後的肯定沒有玩過。很抓狂吧,去看看怎麼玩的。
畫童趣的畫家,不多;專門畫農村傳統童趣的畫家,更少;而擅長的更是鳳毛麟角。看看會有哪些記憶是屬於你的?不妨領走你的這些童年的記憶,讓他們陪伴在你的身邊。
在六七十年代,男孩的童年可玩的東西還挺多,比如跑紙風車、滾鐵環、打彈珠、鬥蟋蟀、玩老鼠;夏天摸魚捉蟹,冬天立篩捕麻雀。
而女孩子就沒這麼多了,不是跳房就是跳繩,就是挑花繩就是摸盲。
童年身邊最常見的動物,有整天跟在身後的狗狗,很粘人的樣子,有每天要去田野割草餵養的兔寶寶,還有要趕到田野里去放牧的小羊……
最快樂的幾件事,就是逢年過節,給鄰居送水果,看連環畫。
而早已消失的那常用三件套:稻草睡籃、木立筒和爸爸做的滑板車。
如今的孩子,有誰見過?
在這些早已遠去的的童趣中,儘管早已消失,尤其手工玩具,但是對六零後七零後的人來說,多少會勾起許多童年的回憶,心裡暖暖的。不過對八零後,基本上就看懵逼了,九零後更是,看了根本不會懂,彷彿他們的父母是來自另一個星球。
【畫家簡介】王永潮,1950年12月出生,桐鄉市石門鎮人。自幼酷愛繪畫,無師承。長期從事中學美術教學,現為嘉興市美協會員,桐鄉市美協會員。
作品以杭嘉湖地區農村風俗民情和農村兒童生活為主要題材。主要作品有:《茶館》、14米長卷《鄉童遊戲圖》和16米長卷《江南農耕桑圖》,其中《鄉童遊戲圖》由桐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和植材小學等單位收藏並陳列。
作品的表現形式既重寫實又注重傳統筆墨的運用。
以下23幅為王永潮先生創作的童趣題材的國畫
【六七十年代,農村男孩童年玩什麼】
打彈珠
跑紙風車
滾鐵環
鬥蟋蟀
玩老鼠
夏天摸魚捉蟹
冬天立篩捕麻雀
【女孩又會玩什麼】
摸盲
挑花線
跳房
跳繩
【童年伴隨身邊的幾種常見動物】
狗狗
兔子
小羊
【童年會幹些什麼小農活】
割草,喂小雞
拾麥穗
拾稻穗
【童年最快樂的幾件事】
逢年過節,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
親朋鄰里送大吉
看連環畫
【早已消失的那常用三件套】
稻草睡籃幅
木立筒
滑板車
【本文作者陳洪標簡介】
陳洪標,斜杠中年:自媒體文化原創大V / 書家 / 作家 / 書畫研究者 /出版達人 / 圖書策劃編輯/ 主任記者 / 副教授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青年創作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書畫院特聘書畫家、浙江分院創研與評論部副主任。
愛好文學,作品散見《人民文學》《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美文》等,出版《陳洪標隨筆散文選集》、長篇傳記《徐芒耀的油畫世界》等專著16部,擅長撰寫書畫名家長篇傳記。
喜歡書畫,專寫書法長卷,在杭州等地舉辦個人書法長卷展。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號「陳洪標寫字說畫」


※唯美而善於流變,書法是線條的舞蹈與突破
※中國寫實畫派代表人物百幅作品,與你分享徐芒耀的油畫魅力(2)
※徐芒耀最早期的油畫是怎麼樣的?分享中國寫實畫派代表人物百幅作品 2
※歷代書法家為何都對1240年前的《自敘帖》迷戀,我臨了才明白
※中國寫實畫派代表人物百幅作品,與你分享徐芒耀的油畫魅力(1)
TAG:陳洪標寫字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