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論打仗董卓真不是皇甫嵩對手,在皇甫嵩面前真是小巫見大巫

論打仗董卓真不是皇甫嵩對手,在皇甫嵩面前真是小巫見大巫

讀《十八路諸侯》,看最真實三國歷史

和平定黃巾起義時一樣,皇甫嵩又一次臨危受命,被派往了一線戰場,和董卓一起各帶兵兩萬,去救援被王國、韓遂、馬騰叛軍包圍的陳留。和三年多前一樣,董卓是皇甫嵩的副手。

相比聽到陳倉這個名字,大家一定很多熟悉。東漢三傑韓信就是通過「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來幫劉邦走出漢中,奪取天下的。這一次,東漢軍隊和涼州叛軍又一次再陳倉展開了爭奪。

圖1、陳倉的位置

不過還沒到陳倉,正副帥在戰略上就意見不一致。在後漢書里,是作為副手的董卓先提的建議。董卓的建議是:「有智謀的人不耽誤時機,勇敢的人很少猶豫;如今陳倉被圍,趕快去救,陳倉就有可能保全,如果不救陳倉就要丟失;陳倉的得失,就在救與不救之間,我們趕快派兵吧。」

分析一下董卓的建議,沒有什麼漏洞,很符合董卓的性格。快速的捕捉戰機,是董卓的長項,在美陽之戰中已經體現的玲離盡致了。再加上董卓粗猛的急性子。

圖2、皇甫嵩

可皇甫嵩卻沒有採納董卓的建議,先看看他的分析。皇甫嵩給董卓解釋道:「百戰百勝,比不上不戰而屈人之兵。因此要先保證自己不可戰勝的勢頭,然後再等待可以戰勝敵人的時候。不可戰勝在於我方,可以被戰勝卻在與敵方。等到敵方守備不足,而我方進攻有餘的時候,有餘的和不足的就是天地之別。如今陳倉城雖然小,但城防堅固,物資充沛,並沒有到了非救不可的地步。王國帶領的叛軍如今已近陷入了不利之地,而陳倉確實攻不破的城市。我們可以不用勞師動眾就取得全勝,還去救什麼。」

當然戰場上要聽主帥的,皇甫嵩、董卓都沒有去救援陳倉。結果王國圍困陳倉八十多天,從冬天一直都春天,一直就沒攻下來,疲憊的想撤軍。知道這個消息之後,皇甫嵩要追擊,卻被董卓攔住了。董卓這樣勸阻說:「不可。兵法上說,窮寇勿追,歸眾勿迫。我們現在去追擊王國,不就是追窮寇嗎。困獸猶鬥,馬蜂有毒刺,何況是王國叛軍那麼人多勢眾呢?「

如果不接著看皇甫嵩的分析,你一定覺得董卓講的很有道理。窮寇勿追,一個很簡單直接的道理。何況兩年前美陽之戰後,漢軍就因此吃過大虧,董卓這樣勸也可以理解。想一想董卓這麼個急脾氣,能這麼避讓,一定也是因為多年對羌人的了解。

圖3、董卓

可看看皇甫嵩是怎麼回答的:「你說的不對。我們之前不去解救陳倉之圍,是為了躲避敵軍的銳氣。現在要追擊他們,是因為他們已經疲憊了。我們現在追擊的疲憊的大軍,而不是要退兵的大軍。王國的部眾士氣正是低落,沒有鬥志。而我們一直忍而不發,軍容整齊,以嚴整打擊潰亂,不是追擊窮寇。」

於是皇甫嵩就自己帶兵追擊王國,讓董卓殿後,接連幾仗大敗叛軍,斬首萬餘級。之後王國叛軍內亂,王國被殺,羌人叛亂基本被平定。

董卓很能打,抓住戰機取得了美陽之戰的勝利,皇甫嵩更是。但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對比著一看,董卓在打仗的時候,比起皇甫嵩還是差著一大截。在謀略,在對戰場形勢的整體把握上,皇甫嵩老道毒辣,而比較起來董卓就欠點火候。

圖4、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皇甫嵩和董卓是兩類不同的將領,皇甫嵩能打仗,而董卓善帶兵。在陳倉之戰中,皇甫嵩的這一優勢發揮的淋漓精緻,而為什麼之後卻落在董卓的手上,差一點被處死呢?是因為董卓善帶兵,接下來混亂的政局裡,善打仗的皇甫嵩落了下風,善帶兵的董卓掌控了一切。

為什麼說董卓善帶兵呢,他仗有時候不是打的挺好的嗎?這一期就到這裡,我們下期繼續。歡迎您持續關注,和【歷史深處】一起去解讀史書上真實的三國人物。

關注【歷史深處】,讀《十八路諸侯》,看最真實三國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深處 的精彩文章:

漢獻帝東歸一年多,關東的諸侯們、特別是袁紹真沒動過什麼心思?
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派,都是從那冒出來的,你知道嗎?
挾天子以令諸侯真那麼好嗎?看看袁紹謀臣們關於利弊得失的分析
為什麼東歸的漢獻帝一渡過黃河,河內郡的張楊就把糧食送來了?
馬超的父親馬騰可不是什麼善茬,羌人叛亂的領導者起家?

TAG:歷史深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