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武則天的國老,狄仁傑用謀出獄

武則天的國老,狄仁傑用謀出獄

武則天天授年間,禮部尚書狄仁傑,吏部侍郎任令輝,尚書右丞盧獻等五人,被來俊臣控告。來俊臣一向引誘被控告的人自承罪狀。他奏請皇上下令,只要一審問,就承認罪狀,就等於同於自首,可以不判死罪刑,以此脅迫狄仁傑。

狄仁傑招認道:「大周建立新朝,一切都是新的,我是唐室舊臣,甘心順從殺戳,反周是實。」

由於狄仁傑承認為罪狀,來俊臣對他的防範就鬆懈了。

判官王德壽對狄仁傑說:「尚書事已至此,尚且可以不判死刑,我現在已受來俊臣的驅使,想幫你個忙,由你牽扯楊執柔行嗎?」

狄仁傑說:「怎樣牽扯?」

王德壽說:「尚書以前在禮部,執柔任某司員外,將他攀引上即可。」

狄仁傑說:「皇天在上,怎麼讓狄仁傑干此事!」以頭觸柱,血流滿面,王德壽害怕嗎了,向他陪罪。

狄仁傑承認了反狀,司法官將擇日行刑,不再嚴加提防,狄仁傑向自述罪狀的人求得筆硯,書寫訴狀,放在棉衣中,他叫人對王德壽說:「現在天氣熱,請求家人拿走棉衣,去掉棉花。」王德壽沒有懷疑。家中得到衣服中的訴狀,狄仁傑的兒子光遠拿著到武則天處告狀,武則天召見了他。

武則天看了訴狀心中懷疑,就召來俊臣道:「你說仁傑等認了罪,現在他的子弟為何訴訟冤枉呢?」

來俊臣說:「這種人怎肯自伏其罪,狄仁傑在獄中,我沒有去掉他的衣帽,安排他住在卧室很安逸。」

武則天問:「全案人犯,都供認了嗎?」

來俊臣說:「只有魏元忠尚未實供。」

武則天道:「須再令問官審明,免得枉屈。」

當即令侍御史侯思止再審,他人不再審,單審魏元忠。魏元忠仍然為自己辯護,侯思止命人將魏元忠倒掛起來。魏元忠說:「我生得薄命,譬如騎驢遭墜,足蹬上,為驢所曳。」

侯思止更加憤怒,想用酷刑。魏元忠說:「侯思止!你若要魏元忠的頭,儘管拿去,若要魏元忠自供謀反,任你怎麼拷打,我元忠不會承認。」正說著,通事舍人周綝奉武則天的命令,來此察看。侯思止命停止刑訊,派人報告來俊臣。來俊臣命獄吏穿狄仁傑等的衣帽,行立於西,要周綝去看。周綝害怕來俊臣,不敢往西看,只是看著東邊答應罷了。來俊臣令周綝在察看處稍稍停留了一下,他帶著狄仁傑未受虐待的奏狀呈給武則天。又命令判官替狄仁傑作謝死奏章,代仁傑簽上名送武則天。

中書侍郎樂思海的兒子,八九歲,其家已王族,當時在司農寺拘管,上書告變,得到了召見。他說:「臣父樂思海,為來俊臣等所欺弄。」

武則天道:「這麼大的一個孩子,也知道來俊臣么?」就命他暫退。一面命內侍到獄中,召狄仁傑等,狄仁傑等一見武則天就大呼冤枉,武則天問他,「你為何認罪?」狄仁傑等說:「如果不承認,早已死在枷棒下了。」

武則天又問:「為何寫上謝死奏章呢?」仁傑等說:「沒有」因此,武則天

讓仁傑看錶章,才知道上面有人代為簽名,因而釋放了狄仁傑五家。

狄仁傑是智慧過人的一代名臣,雖然他侍奉武則天,但他為政的聲譽很好。

武則天為政之初,篡唐改周,畢竟名不正言不順,必然要大殺李姓王和不忠於自己的臣子。她在情況下就有不可避免任用酷吏,給酷吏以很大的權力。

狄仁傑很了解武則天的心理,其特點是一方面大殺李姓忠臣,另一方面又知人善任,對順從自己的人加以保護。同時,他也了解酷吏審訊的方法,採用了先保命,令其鬆懈,然後尋打機會申訴的策略。這是一種很常用的方法,先承認罪狀,在適當的時機勇翻供,在現代審案中,也常遇到這種情況。

狄仁傑巧用智慧,智斗酷吏,是官場鬥智中精彩的一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狄仁傑 的精彩文章:

王者榮耀當前版本最熱門的五個射手,第一名職業選手最愛
王者榮耀狄仁傑這麼強 不用就削了
王者榮耀下一次更新要削弱的英雄,不削弱就沒法玩了!
大唐驚天巨變,狄仁傑將面臨最強挑戰!
正說狄仁傑——初次為相

TAG:狄仁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