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陰路,五星紅旗設計稿從這裡寄往北京

山陰路,五星紅旗設計稿從這裡寄往北京

虹口區的山陰路不愧是條文化氣息濃厚的街區,從這裡走出過大名鼎鼎的文豪魯迅、茅盾等,也走出過內山完造、趙家壁、謝旦如這樣的文化名人。其實,除了這些名人外,還有一位重要人物,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設計者曾聯松。當年,他從山陰路上把五星紅旗設計圖案初稿寄往北京應徵,最後被選定為國旗圖案。

今年是曾聯松誕辰百年。1917年曾聯松出生在浙江瑞安縣,1936年考入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經濟系,1938年5月,曾聯松經同學黃大明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夏天,曾聯松來到上海,在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現代經濟通訊社」當秘書。上海解放後,他到上海合作供銷總社擔任調研科長。文革後,恢復了他市日用雜品公司副經理職務,後又擔任了市政協委員、常委。

曾聯松從小聰明好學,在瑞安初中就讀時,受到美術老師、畫家金作鎬的熏陶,對書畫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中央大學讀書時,曾聯松經常去聽宗白華教授的美學理論課,這些都為他後來設計五星紅星圖案,奠定了基礎。上世紀九十年代,筆者在採訪曾聯松時,他曾說,金作鎬先生和宗白華教授,這兩位老師對我影響很大,我是忘不了他們的。

1949年7月,《人民日報》《解放日報》等報刊刊登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徵集國旗、國徽圖案和國歌詞譜的啟事。時年32歲的曾聯松無意中從報紙上看到啟事,感覺自己日夜期盼的新中國就要成立了,應該表達自己對新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的熱愛之心,便根據啟事要求,花了一個多月時間,精心構思國旗圖案。曾聯松初步設想以紅、黃兩色作為國旗圖畫。紅色象徵革命,黃色象徵著中國人種和光明。圖案中以一顆大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大五角星中設計了鐮刀、鎚子,四顆小星代表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段和民族資產階段,即包含了全國人民。設計時五顆星呈橢圓形,四顆小星各有一個尖角正對大星的中心點。

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曾聯松經常伏案沉思,冥思苦想,對設計稿進行反覆修改。原五顆紅星設計在旗幟中央,後感覺天地之間不寬敞,修改為放在左上角,這樣感覺天地開闊。經過深思熟慮,曾聯松用臘光紙剪成白報紙八開大小的兩份樣稿,一份寄往北京,一份留在家中。

據資料顯示,徵集國旗、國徽圖案和國歌詞譜的啟事公布後,來自全國各地和海外僑胞的應徵稿紛紛「飛」往北京,共計有3012幅,足見當時老百姓和海外僑胞的熱情。

當時國旗圖案評選工作(包括國徽、國歌),是由馬敘倫為組長,葉劍英、沈雁冰為副組長,張奚若、田漢、馬寅初、鄭振鐸、郭沫若、李立三、翦伯贊等成員組成的全國政協籌備會第六小組負責。後來,徐悲鴻、梁思成、艾青等知名人士也一起參加了評選。

1949年8月,政協籌備會在北京飯店設立了國旗圖案臨時閱覽室,將所收集到的應徵設計圖案進行集中陳列,請評選委員會成員和專家進行閱評。大家根據中國特徵、政權特徵及莊嚴、簡潔的要求,逐個圖案進行審閱。許多成員和專家經過仔細討論,認為曾聯松設計的圖案「美麗大方、寓意好」,但美中不足的是:五角星中設計的鐮刀、鎚子,很容易讓人有摹仿蘇聯國旗的感覺。大家覺得,不如刪除,突出中國特徵。評選委員會成員和專家遴選出了38幅圖案草圖,編成了《國旗圖案參考資料》,供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討論決定。

1949年9月23日,政協第一次會議舉行分組討論時,委員們對38幅國旗草圖進行了審閱,大家各抒已見,對曾聯松設計的圖案和另一張標有黃河的圖案評價較高,但沒有最後決定。當年9月25日,毛澤東主席邀請了文化藝術界45名知名的政協委員,對國旗、國歌、國徽等草圖草案進行協商。座談會上,大家比較一致地傾向於曾聯松設計的五星紅旗圖案。毛澤東表示,可以把說明改一下,不說四顆小星代表四個階級,要說五星紅旗代表全國革命人民大團結,現在要大團結,將來也要大團結。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為五星紅旗,象徵中國革命人民大團結。」這樣,曾聯松設計的五星紅旗圖案就正式成為了國旗。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隆重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親手撳動電鈕,升起了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全場30萬群眾一片歡騰。

曾聯松從1947年起就居住在虹口區的山陰路上,直到1999年10月19日逝世。1950年新中國成立一周年時,曾聯松受邀赴京參加國慶觀禮。他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心情十分激動。觀禮結束後,曾聯松賦詩《赴京觀禮》一首:「乘風秋日走燕台,香擁紅旗桂蕊開;叨陪盛典粹英才,鎧甲山河入畫來……」表達了當時他的喜悅心情。同年11月,曾聯松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辦公廳的一封信,信中說:「曾聯松先生:你所設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業已採用。茲贈送人民政協紀念刊一冊,人民幣500萬元(摺合現人民幣500元),分別交郵局及人民銀行寄上,作為酬謝你對國家的貢獻,並致深切的敬意。」

1979年10月1日,建國30周年時,曾聯松再次受邀赴京參加國慶活動。1987年曾聯松離休後,雖然有享受局級待遇,但他沒有閑著,經常去部隊和學校,為廣大戰士和青少年學生講述自己的愛國經歷,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激勵人們更好地傳承革命傳統,建設好國家。

「曾先生人非常低調,平時弄堂里進出,總是穿著蘭卡其布的中山裝,夾著個皮包。弄堂里的人很少知道他是我們國旗圖案的設計者。我是在小學五年級時,老師講述課文時,我才發現曾先生是國旗圖案的設計者」,曾在曾聯松晚年時照顧過他的鄰居沈美麗告訴筆者。沈美麗說,晚年的曾聯松因病很少出門,要買什麼東西總是在香煙紙上,用毛筆寫上物品,自己就按照曾先生的需求,幫助其購買。

1997年6月30日,香港回歸的前一天,曾聯松將一面簽有自己名字的國旗贈送給了鄰居沈美麗。這面珍貴的國旗,沈美麗一直小心翼翼地用布包著珍藏了20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鄧明7年繪就另類繪畫史:以當事人筆墨為當事人造像
「感謝祖國接我們回家!」東航包機搭載加勒比海地區受困中國公民回國,今晚抵達上海
在上海,一個月收入居然夠打447.4次車!比這些城市都便宜
意外!羅斯剛走,國務卿蒂勒森「緊急」訪華,安倍竟然去了中國大使館,15年來頭一遭
亞冠中日大戰今晚打響,做好這三個細節,上港就有望拿下!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