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所熱愛的流浪生活

我所熱愛的流浪生活

前兩日回到了浙江家裡,一來給大侄子和弟弟過生日,二來十一假期和中秋節來了,趁著假期和家人聚聚總是中國人約定俗成的習慣行為了。

按照我的作息規律,早上5:45分從床上爬起來,刷牙同時燒了壺開水用來沏茶,我靜悄悄的怕擾醒還在熟睡的家人,母親也在差不多時刻靜悄悄的起床了,我詢問她為何起的這麼早,又沒有什麼緊要的事情要做,母親說早起洗衣服做早餐等家務事。

然後就這樣母親在陽台的一頭洗衣服,當然也包括我的衣服,她不習慣用洗衣機,總說手洗很方面也快捷,這是目前的習慣我也懶得多說什麼,她怎麼習慣就怎麼去行動吧。我坐在餐廳的桌椅旁,手捧著余華《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異里》,旁邊擺放著一杯剛燒的水所沏的茶水,偶爾母親會走到內屋,看我在很認真讀書的樣子,便也不多話怕驚擾我,只是偶爾看我有所需要的時候才會告知我尋的東西在哪裡。主卧房裡偶爾會傳來侄子的睡夢中的哭聲,哄幾句便又停了下去。窗外的陽光漸漸強起來,從東方斜射到屋頂與每戶向陽的樓面,還能隱隱約約聽到小區外的商販的叫賣聲。

就是這樣的一個清晨,生活氣息濃烈的清晨,我們的生命總是有這樣的清晨一天天開始堆砌而成,這樣生活氣息濃烈的味道如今很少出現在我的日常生活里了,這種味道停留在我還在安徽安慶老家的日子,從出生到小學到初中高中,我從未離開過那裡,印象里很深刻的記憶就是夏天早晨,母親和奶奶在廚房做早餐聊天,我懶洋洋的起床後搬一個小木椅端坐在大門口外,可能是在乘涼,可能是在讓早晨清新的空氣來給我醒腦,這個時候的我最不願意開口說話更別提與人交談了,家人的問話要麼是不回答要麼是「恩 哦 好」等隻言片語的回答,母親和奶奶常常互相詢問,又是誰惹我不高興一言不發了,其實誰也沒有惹我不高興,我就是習慣起床後一言不發的坐著或者躺著發獃。

我這種「慢熱」的性格到現在也還沒有改掉幾分,總是對一個新環境一群陌生人,有種本能的觀察與讓自己置身事外的感覺,總是需要花很久時間去熟悉新的環境新的人群。

可是命運往往又會有些不一樣的色彩,我這個慢熱的人,卻一直在一個人流浪,我時常開玩笑的覺得自己的證件就是最好的證明,出生地在一個地方,戶口又在另外一個地方,身份證與戶口一致,但是駕駛證又是北京簽發,但是我自己常住地既不是出生地也不是戶口所在地,想想自己都覺得該唱一首《流浪天涯》了。從高中畢業就很少回來家常住了,也就自此開始了流浪的生活,掰指頭一算也有十幾年的光陰了,流浪早已成了習慣,習慣了之後便也覺得這種生活多了很多自由與想像空間。人生也曾經歷過過幾次突然的再見,從開始的難以接受抵觸,到後來竟然也習慣了,便也接受了生命中那些來來走走的人,也會慢慢淡忘那些走遠的人,無論曾經多麼親密友好,我覺得現在這樣更好,我開始不再會為這些人際關係煩惱和痛苦,畢竟人生就是一場孤獨的旅行,所有的人都是只能陪伴我們一程而已,不再眷戀與執著誰的離去,只會為到來的人欣喜。

您問我為何不回到家人身邊接受那份煙火氣的生活,我說我可能覺得時間還不到,我依然需要在流浪的路上前行一段時間,在流浪的路上我依然有些未做完的事情,但是具體是多少時間我暫時不知道,莫問前程,我現在還有精氣神去流浪,我也還沒有到榮歸故里的時候,所以我依然大部分程度上喜歡並且習慣著自己的流浪生活。

至今我也還未曾讓我找到真正結束流浪的動機,我開始在琢磨流浪的下一站是哪裡,當習慣了流浪之後,不是覺得當下的生活不好,而是覺得明天的路也許會很精彩。

在「家」的早晨,我看看桌子上擺的書 茶 手機 電腦,聽著母親做家務的聲音,房間里傳來侄子的夢哭聲,這裡也是我流浪的一站,我偶爾流浪至此,看看生命里熟悉的面龐,吃吃味蕾早已經習慣的家常飯菜,聽聽家人父母的家長里短。過幾日便覺得不宜久留,又會收拾好自己離開這裡去下一個流浪的地方。

這就是我的生活,我早已習慣了流浪,一副略帶冷冷的面龐下依然有一顆好奇未知旅途的心,我覺得現在這樣的生活挺好,我不願就此停下,畢竟我還在上半場。

我熱愛自己現在的生活,流浪給我很多想像與可能性,未知的旅途才值得我去探索。

今天是國慶節,在路上的人,一路平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霏所思 的精彩文章:

TAG:思霏所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