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城市裡的寄居蟹
壹
近日,在一次朋友聚會上,偶然遇見一位許久未聯繫在上海打拚多年的前輩,初到上海時,這位前輩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許久未見,相互間聊了許多,不經意間提到關於上海買房的事,感觸頗深。
她已來上海多年,至今沒買房的原因很簡單。上海房地產政策一直在變,政策允許她買房的時候囊中羞澀,如今這麼多年打拚,好不容易攢夠了首付,新政要求無上海戶籍的外來人人口必須連續繳納5年社保,朋友夫婦倆期間都因跳槽斷過社保,無奈依然被上海拒之門外。
前輩目前租住在市郊地鐵站700米外的某90年代老小區,市中心的工作雖然朝九晚五,但平常上班步行加地鐵路上還是要倒騰近一個小時,碰上公司業務旺季,朝八晚八也是常事,這一切在她看來都能克服,生活依然美好,但眼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才漸漸意識到中國一線城市的學區房才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看著這座深深嚮往,默默奉獻的多年的城市,漸漸萌生退意。
貳
前輩的故事只是一線城市眾多外來工作人員的一個小小的縮影,但類似的故事在這座城市每天都在上演,在這座城市,人一波波的來,又一波波的走,光在上海就有近1000萬的常住外來人口,他們白天活躍於城市的各個CBD寫字樓、工廠車間、建築工地,在各行各業勤懇耕耘,晚上在一個不屬於自己的角落,暫時安放自己那顆不安分的靈魂,如同一隻只寄居蟹般,在城市的角落尋找一個狹小的庇身之所。
寄居蟹生於長於大海,為了生存,它們來到資源更為豐富的灘涂陸地,為了免受環境的威脅,期間需要不斷更換適合自己的空螺殼,背負著重重的螺殼終其一生,從藻類、食物殘渣到寄生蟲無所不食,擔負著海岸清道夫的角色,默默堅守使命。
叄
在這人來人往的城市,又有多少人能丟掉重殼,輕裝前行,真正融入到大城市的生活中去,更多的不過是底層生存的寄居蟹,他們一樣在為這個城市建設添磚加瓦,負重前行,他們的努力和價值一樣值得肯定。他們值得擁有和戶籍城市人口一樣榮耀和權利。
當然我始終相信大部分人通過自己的奮鬥最終會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或許在北上廣,或許在老家,亦或是其他城市,退一步,並不一定都是壞事,還有海闊天空。
不過,隨著國家最近租售同權政策的推行,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大家真的可以從心理上卸下沉重的生存外殼,體驗不一樣的城市生活。
感悟時事故事科普乾貨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囈語萬千,能無為乎?
這是一個有點兒意思的公眾號


TAG:玄鑒囈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