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經的不正經的諾貝爾獎都來了!獎金有1000000億……
喵姐
說到諾貝爾獎,我們都耳熟能詳!
諾貝爾獎,是在1900年,由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創始人諾貝爾提供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相當於兩千五百多萬人民幣~來獎給為國家做出重要貢獻的人。
諾貝爾獎分設有物理,化學,醫學,文學,和平和經濟學六個獎項。
後來者其實對這六個獎項存在質疑的,因為覺得,數學領域的諾貝爾獎一定要有的!所以大家紛紛猜想。
有人猜測:傳說,諾貝爾的女友和一名數學家私奔了,所以從此痛定思痛,不讓情敵有機會獲得如此殊榮。這猜測hin符合偶像劇情節,然而並不是!
其實是受諾貝爾的科學觀影響。19世紀,高等數學在化學領域上發揮出的作用不大,他無法預見到數學能夠推動科技領域的發展,所以才忽視了數學這一塊。
諾貝爾獎的承載力有多重呢?可以說,在某一項領域上獲得諾貝爾獎,那是對一生成就的極大肯定。多少科學家傾其一生,除了說做貢獻之餘,也是為了這個諾貝爾獎來肯定自己!
我們來回顧一下,這些年,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楊振寧
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李政道
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丁肇中
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李遠哲
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朱棣文
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崔琦
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高行健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錢永健
200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高琨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莫言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屠喲喲
1901年到2016年,諾貝爾獎獲獎者的平均年齡為59歲。
最年輕的獲獎者是2014年獲諾貝爾和平獎的Malala Yousafzai,獲獎時僅17歲。
一個年僅17歲的女孩,深受父親人道主義的啟發,一直為著人權而作貢獻。
而諾貝爾最年長的獲獎者是2007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Leonid Hurwicz,獲獎時已90歲。
所以可以說,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是全球學術界最大的盛事之一。
大家都在翹首以盼2017年諾貝爾盛典,今年諾貝爾獎將於10月2日開始陸續揭曉。按照歷年規律,諾貝爾獎最先揭曉醫學獎,今年也一樣。
生理學或醫學獎:北京時間10月2日17時30分公布
物理學獎:北京時間10月3日17時45分公布
化學獎:北京時間10月4日17時45分公布
和平獎:北京時間10月6日17時公布
經濟學獎:北京時間10月9日17時45分公布
至於諾貝爾文學獎,其揭曉時間尚未最終確定。在獎金數量方面,由於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從2012年起,獎金由1000萬瑞典克朗縮水至800萬瑞典克朗(約合656萬人民幣),今年獎金的具體數目尚未公布。
於是又到了科研者排排站猜測在這些領域最有可能領獎的牛人了。
經歷了 2015 年屠呦呦在中國本土諾貝爾獎「零」的突破,2016 年大隅良典通過「細胞自噬」領域獨領風騷後。今年,那些領域會得到諾貝爾評委的青睞呢?
在醫學領域上張遠 & 摩爾這對夫妻檔,是最受矚目的。他們倆獲得諾貝爾「引文桂冠」生理學和醫學獎。
說起引文桂冠獎,該獎項通過對資料庫平台中科研論文及其引文進行深入分析,遴選出今年或未來幾年在化學、物理學、生理學或醫學、以及經濟學領域可能摘取諾貝爾獎的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研究人員。
這對科學家一起發現了卡波西肉瘤皰疹病毒,又名人類皰疹病毒(HHV8)。
這種病毒是艾滋病人常見的卡波西肉瘤的真兇,並解釋了高度惡性的皮膚腫瘤(梅克爾多元癌細胞病毒)是如何在體內潛伏几十年才再度出現引起癌症的。
如果張遠夫婦能夠獲獎,他們將是歷史上第五對夫妻一同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夫婦。
至於其它領域的獲獎者,我們就翹首以盼,看下今年獲獎者中會不會有華人為祖國爭得榮譽!
有如此高榮譽的獎項,也衍生出了一項『搞笑諾貝爾獎』!
同樣十一年一度,與往年一樣,今年也有很多好玩的、逗趣的研究獲獎,比如接觸活鱷魚是否會影響一個人的賭博欲,老人的耳朵為什麼那麼大,一隻貓能否同時處於固體狀態和液體狀態,雙胞胎認不出照片中的自己?
2017「搞笑諾貝爾獎」的獎盃
搞笑諾貝爾獎堪稱科學界的綜藝秀。獲獎者可以得到一個搞笑諾獎獎盃和一張證書,此外,還獲得10萬億的獎金,不過是辛巴威幣,根本不值錢!
獲得獎項的課題也真的是很搞笑!
比如物理學獎獲獎研究:用流體力學來研究你家貓主子究竟是固態的還是液態的。
獲獎的小哥哥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說液體的特性是可以填滿各種形狀的容器,那貓算不算液體呢?畢竟它們都是這個德性。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貓是同時具有固體和液體特性的神秘生物。
再比如經濟學獎的研究課題是:接觸活的鱷魚會影響一個人賭博的慾望。
得出的結論是如果你不想輸得傾家蕩產,去賭場前最好不要和鱷魚有親密接觸。
科學是嚴肅的嚴謹的,「搞笑諾貝爾獎」頒獎的背後是對質疑精神和求實精神的倡導,也是一把傳播、普及科學知識的鑰匙。
這種源於生活、解密生活的方式恰恰更容易觸動人們的神經。它將幽默感融入到科學研究中,更能激發了越來越多人的好奇心和接觸科學的興趣。


※iOS 11上出現的這些BUGs,你有么?
※IPhone 發布會 所有的懸念在這一一揭曉!
※二維碼壞了還能掃嗎?
※下一個時代的風口是人工智慧!
※此款國產手機,只有土豪才買得起!
TAG:機至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