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國元帥本有12位,卻有兩人拒絕使最終結果為十大元帥,此二人是誰

開國元帥本有12位,卻有兩人拒絕使最終結果為十大元帥,此二人是誰

對於在沙場殺敵的將領來說,如果能夠憑藉自己戰功能夠成為將軍是極其自豪的。在建國後,對於浴血搏殺的將領國家自然不會虧待,根據個人的功勛授予相應的軍銜。然而能夠被授予元帥無一不是對國家擁有滔天功勞的元勛們,只不過在最初時國家擬定的是十二位元帥,只不過最終在授銜時元帥僅有十位而已。剩餘的兩位他們的功勛也是得到大家的認可,只不過因為所處職務的特殊而拒絕,那便是毛主席和鄧小平。

當時我國負責軍銜制定的便是彭老總,想要使得大家都服氣必須制定出相應的授銜標準。在經過無數次的商討後,對於授銜的規章制度便德意出爐。當時所有人的對於自己的軍銜便有所了解,畢竟自己的戰功自己最為清楚。當時元帥人選的擬名時,是需要毛主席親自審核的。在最初的元帥當中還是有毛主席和鄧小平的名字。

當時授予毛主席大元帥的軍銜是眾望所歸的,要知道在我國的革命歷程當中毛主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我黨的創始人之一,當時的在革命陷入到風雨飄零時,是他率先提出以無武力的形式奪取權利。自此各種指導革命前行的理論,被毛主席提出成為我黨寶貴的財富。在井岡山地區更是指揮我方隊伍數次使得國軍的陰謀流產。在隨後的大撤退當中,毛主席更是憑藉自己的革命理論而獲得大家的支持,成為中共的領袖。對於軍隊的建設中,毛主席更是提出多種作戰戰略使得我方能夠在戰鬥中不迷失革命的方向。

當時在面對元帥的軍銜時,毛主席便拒絕為自己授予這個軍銜的資格。在會議當中的所有人都不同意他的做法,可是毛主席依舊堅持自己的做法並且提議到現在在地方工作的人員都不要評選軍銜為好。當時在毛主席的帶頭下,但是很多在政府工作的人員都沒有被授予軍銜。

當時的鄧小平雖然無法可毛主席相比較,但是為國家的建立依據有著巨大的貢獻。在解放戰役中,他和劉伯承所帶領的隊伍做出巨大的貢獻,使得我軍劣勢局面得到扭轉。自此在戰場也是指揮隊伍立下不小的功勞。因此元帥的名單中也有他的名字,然而在1955年授銜時他已經不再軍隊當中任職,再加上有毛主席的帶頭作用,因此他也將元帥的軍銜所放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敢違抗張學良命令的土匪司令,曾受毛主席親自接見,還是北平救命恩人
二戰後日本的歸屬問題,麥克阿瑟直接硬扛斯大林,結果讓斯大林很尷尬
斯大林面對美國原子彈威脅,氣定神閑說了四個字,杜魯門卻沒脾氣
解放戰爭時期的國軍總指揮,權勢不輸蔣介石,建國後被周總理親自請回國
蔣介石口中的西北名將,彭德懷曾三次敗於其手,晚年為何被棄用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