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又接到銀行的推銷電話?瘋狂「打 call」的方式該改改了

又接到銀行的推銷電話?瘋狂「打 call」的方式該改改了

這樣的電話想必我們很多人都不只一次接到過。各家銀行大有取代保險、房產中介公司之勢,成為電話推銷的主力軍。除了實在孤枕難眠控制不住想找人聊天的慾望,否則想必沒有人樂意讓這樣的電話佔用自己的寶貴時間。

又接到銀行的推銷電話?瘋狂「打 call」的方式該改改了

(圖片來自:ElectricChoice.com)

看似簡單粗暴的瘋狂打 call,其實也隱含著不少套路,而身為消費者,我們在吐槽報怨之餘,又有什麼辦法可以對銀行說不?

現如今,銀行電話推銷都是怎樣一個套路?

在調查採訪了數位持卡人士,並給合了網友的吐槽,我們總結出銀行推銷電話的兩大套路。

迂迴式——先以調查、回訪之名,例如詢問對方使用該行信用卡的體驗,有什麼不滿意之處,從而獲得消費者的配合與信任,進而再引出自家的產品。

這種方式多用於推銷銀行活動、信用卡、app(如手機銀行等),好處是避免上來直接推銷而引起消費者的反感,只不過我們在熱情回答後,難免有種被套路的感覺。

又接到銀行的推銷電話?瘋狂「打 call」的方式該改改了

(圖片來自:Talkroute)

開門見山式——對方上來就是「請問您有貸款需求嗎?」被秒掛斷是它最常見的命運,但採用這種方式也是有講究的。接到此類電話,沒有需求的人會不假思索地掛斷,節省自己的時間,也避免浪費銷售人員的時間;有需求的人,自然就有興趣聽對方往下講。

這就好比那些詐騙電話,即使騙子的措辭再漏洞百出,也總有人會上當,正是因為這些拙劣的謊言已經幫騙子進行了一輪篩選。因此,這種方法雖然粗暴了點,卻不失為一種有效的篩選潛在客戶的手段。

然而,也有一些不按常理出牌的銀行。

「不擇手段」的銀行推銷電話:不分期就停卡

都說「顧客是上帝」,更何況是被求著辦業務的顧客,銀行應該是奉為座上賓,所以儘管推銷電話讓人煩不勝煩,但起碼對方的態度還是客氣的,罵不還口、陪著小心,不樂意聽了直接掛斷也無大礙,但如今世道卻有些不同了,有些推銷員已經不指望用三寸不爛之舌說動客戶,好言好語變成了威逼利誘,準確來說,只有「威逼」,並沒有「利誘」。

於陽(化名)是浦發銀行美國運通白金卡的持卡人,他向我們講述了一次接到浦發「威脅」電話的經歷。電話里,業務人員建議他將當月賬單分期 6 個月,「連應該分幾期,分期手續費多少錢都給我算好了」。

又接到銀行的推銷電話?瘋狂「打 call」的方式該改改了

(網友曝光的浦發威脅分期的簡訊)

而之所以會選中於陽,業務人員給出的理由是因為持卡人「刷卡渠道單一,集中在支付寶、財付通」,言下之意是這些渠道手續費太低,銀行無利可圖,你必須交「保護費」了。

被拒絕後,推銷人員態度更加令人意外,「他直接問我這張卡還想不想用了,」於陽告訴愛范兒,「還說什麼我在選擇銀行,銀行也在選擇我,要雙贏才行。」

又接到銀行的推銷電話?瘋狂「打 call」的方式該改改了

於陽的情況並非個例,浦發的分期電話,可以說是「臭名昭著」了,不少網友都反映接到過該銀行的「恐嚇」電話,不僅態度惡劣,且鍥而不捨,一次被拒,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連番轟炸加上「不提額」、「封卡」等威脅,不少持卡人只能屈服。

「都什麼年代了啊,還在打電話推銷?」於陽很是不解。

當各大品牌都在想盡各種花樣打廣告時,為何銀行仍熱衷於電話推銷這種稍顯落後的方式?

電話銷售的前世今生

電話推銷(又叫「電話營銷」,Telemarketing)這種方法,確實已經有些年頭了。它最早可追溯至 19 世紀美國的接線員,到了 20 世紀 80 年代,「電話推銷」開始成為北美流行的推銷方式,台灣和香港先後引入了這一銷售模式。

又接到銀行的推銷電話?瘋狂「打 call」的方式該改改了

(圖片來自:Wikipedia)

到了 90 年代末期,內地的不少公司也開始利用電話銷售產品或服務。2003 年「非典」的侵襲催生了「非接觸經濟」,電話推銷就是其中一種主要表現形式,十幾年來始終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戴爾電話銷售策略在中國市場的成功,更是被業界奉為經典,也堅定了各公司對這一打法的信心。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種方式看上去很低效,但一種營銷方式能存在幾十年,必然是有它的道理的。

電話營銷專家陳寧華在接受《河南商報》採訪時曾指出,電話推銷之所以有效,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是電話營銷具備「主動性強」的優勢。

電視、網路、海報等廣告形式,都是讓消費者「被動」接受信息,至於到底有多少人真正看到了廣告並記住了其所要傳達的信息,其效果很難估量。相比之下,電話推銷是一種更為主動的方式,一對一的交流顯然會讓消費者印象更深——哪怕對方並不情願。

除此之外,相比於動輒幾十上百萬的廣告費,電話推銷的成本要低得多。即使打 100 個電話,只有 10 個人願意聽你把話說完,其中可能只有 1 個會被你說動,效果就已經達到了。

又接到銀行的推銷電話?瘋狂「打 call」的方式該改改了

由於電話推銷屬於「人海戰術」,需要大量人手,因此大部分公司會採取外包的方式,銀行也不例外,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接到的推銷電話,實際上都不是真正的銀行工作人員打來的。

這些外包呼叫中心對話務人員每天都有一定量的 KPI 考核,包括打了多少個電話、通話時長、轉化率等。在業績的壓力下,推銷人員唯有拚命打電話,甚至為此對客戶各種「忽悠」。不僅如此,與外包公司合作還有用戶信息泄露的風險,獲取了客戶基本資料的外包公司,再將信息轉賣給第三方的做法早已成了業界公開的秘密。

如何優雅地拒絕銀行推銷電話?

應付此類推銷電話,拉黑顯然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但這又可能影響我們後續的業務辦理,例如收取驗證碼、消費提醒簡訊,甚至導致錯過了真正需要接聽的銀行通知電話。

那麼,怎樣才能不尷尬也不失禮貌地避開銀行推銷電話的「騷擾」?我們總結了以下幾種辦法:

找借口——以「正在上班」、「正在開會」為由委婉地表示不願意繼續接聽電話,但通常在這種情況下,對方會表示換個時間再打,躲得過初一躲不過五,所以還請繼續往下看。

求拉黑——直接告訴推銷人員請不要再給自己打電話,注意態度要表現得稍微強硬點;亦可直接致電銀行客服,請對方幫自己屏蔽此類推銷電話。

又接到銀行的推銷電話?瘋狂「打 call」的方式該改改了

記個仇——覺得電話推銷人員態度惡劣,可記下對方工號向銀行投訴。

抱大腿——如果上述方法都未能奏效,就要祭出銀監會這一殺手鐧了。你可以對銀行表示如果再有電話推銷騷擾,將致電銀監會投訴;若「威脅」無效,那直接向銀監局投訴吧,各地銀監局聯繫方式可在銀監局官網查到。一般來說,銀監局的名字還是具有相當大震懾力的,不必走到最後一步銀行就會乖乖「就範」。

又接到銀行的推銷電話?瘋狂「打 call」的方式該改改了

當然,給你打電話的也有可能是騙子。例如對方借辦理業務之名,索要卡號、驗證碼、卡片有效期等敏感信息,請毫不猶豫地掛斷電話。

最後,給銀行的話

客觀來講,電話推銷作為一種銷售手段,本身並沒有什麼過錯,但不合理的使用不僅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還會影響銀行形象。希望各家銀行在追求業績的同時,管理好外包的電話推銷團隊,也考慮一下如何提高用戶的接聽體驗,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

相信在座的各位與愛范兒一樣,已經不想聽到電話里棒讀和順口溜般的推銷詞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萬聖節要到了,據說星巴克將有一大波「殭屍星冰樂」來襲
英雄聯盟或出續作,方向可能和《絕地求生:大逃殺》相近!
科學減肥就靠它!這款小程序,讓你邊吃邊瘦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