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另一個維度的「苦難」和「勵志」

另一個維度的「苦難」和「勵志」

文/黃 帥

苦難到底有什麼用?是人生的資本嗎?是勵志的必需品嗎?暫且不對「苦大仇深」的思維方式做評價,先來看幾個值得思考的點。

曾有學者研究自己的學科到了走火入魔的狀態,現實慘淡和理論殿堂之間的衝突讓他陷入了邏輯的死循環,本來希望從自身經歷和成長環境出發來解釋這個世界,最後卻被他篤信的概念所貽誤。幻影終究是幻影,最後他被送進了精神病院,經過數年理療,在名醫的幫助才被「拯救」。不知道要付出多麼大的代價,才能走出陰影。即使表面上走出來了,留下的傷疤卻永遠存在。

傷痕不只能讓人警醒反思,也能讓人產生恥辱感。這種恥辱感是從理想失落中產生的。美國哲學家瑪莎·努斯鮑姆(Martha Nussbaum)在《善的脆弱性》里說:「要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就要用一顆開放的心去看待世界,要敢於去相信那些在你所控制之外的不確定的事物。也許這會讓你在極端環境中感到崩潰,這不能怪你。說明在倫理生活中有一種對人的境況很重要的東西:它是建立在相信不確定性和甘願坦露心跡的基礎上的,更像是建立在一株植物而不是一顆寶石之上,是某種相對比較脆弱的東西,但它的那種獨特的美與這脆弱不可分割」。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從這種「獨特的美」里獲得清醒的看法。更多的人是迎向了「脆弱的善」,在消弭自身價值的時候,他們找到了情緒的發泄口,那就是從那些光鮮亮麗的人身上,找到了認同感和內心不安下的平衡點。

苦難被一些人所謂的「成功者」描繪成值得驕傲的東西,吸引那些同樣活在壓抑和不滿里的人,他們被「成功」的美好景象所誘惑,卻不知落入了人家設置的圈套——通過大量粉絲來佐證了自己的成功,並且販賣「成功之路」來賺取更多現實的利益。

這些東西極具迷惑性。「勵志」的真實與虛偽只有一線之隔,甚至不能戳破這個現實,因為這會讓他們分外敏感,所謂的「玻璃心」就是這麼來的。套用網上的話,「他們敏感的自尊心,讓他們對世界有一種敵視,總要通過所謂的成功和地位來證明自己。他們野心滿滿,其實永遠也擺脫不了骨子裡的自卑和無安全感」。

作為這種「勵志」觀念的受眾,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上進,就容易被「成功者」所利用。而變了味的「勵志」也成為那些「成功者」炫耀的資本,以及強佔話語權的最好方式。傳播學上對意見領袖的定義里,特別提到他們需要和粉絲在同一個階層上,或許知識層次有差異(知識鴻溝也是他們利用的對象),但他們的觀念視一致的。

正如保羅?威利斯在《學做工》里一針見血地指出:「一整套風格、意義和可能性被不斷地再生產,當有人拒絕被格式化、被官方限定地位而試圖尋求對統治更為實際的解釋或關聯的時候,他們總能從中獲得自己要找的東西。當這些主題被採納並在具體環境中被再創造時,他們就被再生產、被強化,進而作為一種資源被其他處於相同結構位置的人所使用。」

階層創造出一套自己的文化體系,以及價值觀念,而價值觀念本身是具有兼容性的,在想像他者的時候,我們會帶入自己的主觀臆斷,以及本群體的文化理念。然而,如果「意見領袖/成功者」們在專業/現實里做不出與「成功」身份所匹配的成就,就只能憑藉「理想」和「勵志」來證明自己了。這當然是可悲的,但在他們的粉絲來看,這是最值得和最容易效仿的。如果他的「成功」在網上流傳,就實現了自己成名和吸粉的目的。

與那些盲目的粉絲不同,還有不少人以「觀賞」的角度來看待那些有過苦難乃至底層經驗的人。學理化的表達是「觀賞」或者「觀看」,說難聽點就是看熱鬧,從中確認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找存在感」。這當然也是不可取的,但作為一個整體的社會現象,它的客觀存在折射出更深層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西蒙物語 的精彩文章:

青春象徵還是中年隱喻
日本作家石黑一雄獲諾貝爾文學獎,文學標準孰是孰非?

TAG:黃西蒙物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