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辨證的使用鯉魚添加劑

辨證的使用鯉魚添加劑

在配餌用量上怎麼能使桂花添加劑產生效果,量上又如何選擇比例,是製作添加劑中一直難掌握的要領,在這裡我告訴大家怎樣添加。

(1)首先是在用餌上的選擇,大腥食是不可使用的,淡餌和香餌可以添加,這是選餌上的要求。(自製餌也可以選用)

(2)再一個要求就是選擇天氣和水域,如果是悶熱無風天氣,氣壓底,空氣中瀰漫濕氣較重時,加入紅棗桂花添加劑就會招來鰱魚和小雜魚,水域肥瘦不受限制,,越肥越好用。

(3)釣餌要求是要和桂花添加劑統一起來,現在我給你們出一個鯉魚鯽魚配方公式,根據當地水情和魚情,尤其選擇適當的天氣,再根據水質合理加入桂花添加劑,是釣餌對魚的攝食作用產生效果,不妨試試。

釣餌=基礎餌+主攻餌+狀態餌+添加劑

基礎餌:淡味顆粒粉,如;碰嘴鯉顆粒粉、草二粉、鯉魚2號顆粒(三元生產的)、

主攻餌:鍾馗鯉、天下鯉、無雙、荒食、鯉刀、鯉魚旗、鯉金、藻鯉、中華鯉、巨鯉、櫻花鯉、醉鯉等等。

狀態餌:瘋誘、萬能超級誘、魚寶、麩香鯽、狂釣鯽、薯粉,雪花粉、酒米、培鯉道,白面等。

添加劑:各種小葯,香精、南極蝦粉、桂花添加劑、還有各廠家生產的小葯速殺等等,都是增加釣餌的誘魚性和適口性,提高上魚率。

配餌調餌可以用熬制好的添加劑調製,用量可以隨著不同水域在用量上自己掌握,肥水可以百分之百的加入餌中調理餌的適口性,如果瘦水可以按照水質的不同可以減少添加的比例,50%-70%用量調整餌水的味道和適口性,開鯉魚餌不要放進拉絲粉一類的纖維餌,用自然的餌中產生的粘性添加進桂花添加劑,好處是霧化好,狀態穩定,聚魚快,比重輕。但也有問題存在,容易招來蠅蟲,蜜蜂,還有在陽光的照射下,時間長一點會變軟變酸,要避免這一現象出現,你可以少開餌,保持在用餌量2個小時一次開餌,好處是:夏季炎熱季節熬制的桂花添加劑能放出來清香的氣味,在各種餌中起到預想不到的味道和效果,糖的甜度在水體中形成細小的遊離層,通過魚的遊動和風力的藉助,漂離在水體的四周,使魚感到好奇品食,(魚類本身就有好奇性)

苦味,魚本身就喜歡使用,桂皮的誘魚作用在水體中也會變得清香,這些也是我在多年前時間實踐得出來的結果。

科學的發現,科學的實踐,科學的運用是我們每一位釣魚人最好奇的樂趣,任何形式無法可比的,它蘊育著新的開始,在一個挑戰,享受人生。

分析各地區水情,合理運用添加劑

夏季是各種水質中的微生物和藻類繁殖過剩的時期,在這個季節不同於春季,春季水質較涼水中的微生物生長繁殖率較低,加上魚在冬季休眠期腹中空當,覓食不挑剔,只要餌中略微有點蛋白,魚都會產生興趣,看不出誰的釣餌好於壞,只要蛋白含量高誰就上魚率高,這是難以置疑的,不可否認。有這樣一句話:一年釣魚在於春,黃金的春季是釣魚人出釣最好的時期,愛好釣魚的人們誰也不願意錯過春季大好季節,但從春季走入夏季,釣魚的人們出釣經常出現釣不到魚,上魚率低下的現象,思想中不是產生不科學不實際的想法,怨餌、怨魚、怨魚塘老闆,一來餌不中,二來魚難釣,三來魚塘老闆玩家活等等嘮燥話和疑慮在心裡萌生出來,也就孕育著很多釣友心裡疾病,自信心不強,懷疑別人的餌好,自己的不行,各種怪現象思想和埋怨都在這個時期產生出來,我做過統計,春季上魚率高的時期,釣爽的人占釣魚人群比例中67%,夏季上魚率低,空手而歸不爽的人們占釣魚人群比例幾率45%左右,上魚過百的高手很難在這時期出現,平均上魚率5——20條的再釣魚人群中佔30%左右,空竿率10個人里有3個釣手是新手,其中十個人里有2-6人是有過幾年的釣齡,剩下的2人所謂長期在池塘活動的高手們,是上魚率高的一小部分群體,這一小部分群體我們再作一分析;長期在此塘釣魚摸清該塘水質和水底情況,魚情的適口性早被他們掌握,釣位長期佔領也是這少部分群體視為生命。鞏固釣位,扞衛釣位,洗塘調水質,也是他們所為。不了解情況的新手們,不去就地分析情況的釣友們,看人家上魚,自己又無奈何,不斷打重窩,不斷從新開餌等等,不服氣的心裡在10人裡面有8人是這樣的想法,到頭來還是一場夢,空手而歸。

塘中釣友們之間你看我我猜你,聞食問食討論在塘中悄悄的產生。鬱悶著急,羨慕佩服,同時攪合自己的情緒,也就在這種刺激下萌生出不服氣,尋高人求醫方洗清恥辱。這就是釣魚,讓很多人無奈。

用餌講究、配餌難調,如;腥香、香腥、香、清香、淡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下和天氣情況下,有經驗有頭腦高手們手裡變換無比,他們通過經驗對餌的要求有自己不同的使用方式,由此就產生了餌料的神秘,餌方寶入囊中不交流,不要說在這個時期就到將來也不是新鮮的話題再來討論。

我們釣魚人誰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領,從新手到進入釣魚上癮,從上癮到白板,無獲所思,從熱情學習找到自己的配方方式,逐步走入中級階段,然後也學習老前輩餌方私囊不外露,研究方中比例,靈活運用看場地等等現象一直會延續到將來,不可置疑。

從一位新手走入高手,要突破10個階段時期,

第一階段,出釣好奇期,

第二階段,思考試釣期,

第三階段,試釣初級上癮期,

第四階段,制辦釣具了解期,

第五階段,參與釣魚隊伍感化期,

第六階段,謙虛學習拜師期。

第七階段,盲目求知定型期。

第八階段,選擇階段驗證期。

第九階段,研究成果試驗期,

第十階段,成果階段神秘期(保守自留)

通過這十個階段期一個中高釣手也就產生,再加上不同的偶然性,不斷探索研究發現,科學掌握了基本釣魚配餌以及釣技本領。為今後釣好魚打下了紮實的基礎,這就是釣魚。

釣不到魚的好友們在這時期你適合那個階段,如果沒有這些階段磨練,你對釣魚愛好心情很有可能無所謂上不了隱。如果在這末個階段不能進取,可以用不同方式尋方,拜師學藝,少走冤枉之路,但不要有崇拜主義,山外有山,高人更有高人強,到頭來還是走自己的研究道路上,有這樣一句話;「幸運永遠是給勤勞的人們準備的,成果永遠是給愛動腦筋的人們賜予的」。

下面說說魚的生存條件,魚在水中攝食要求和挑剔是很難預計到的,水是魚的生命,水中的溶氧量更是魚類生存條件根本,魚在水中選擇攝食首先具備水質的溶氧含量,容顏含量靠的是什麼產生出來的,靠的是不可逆轉的天氣氣候,和風向風力,日光照射等因素而產生,沒有這樣的條件任何微生物質難以在水體中繁殖滋生,魚也難以在這種環境中生存,。

水肥;指的是水中的微生物過少,水肥是水底腐爛植物過厚,水底產生有害氣體,造成水底缺氧,白天的光合作用照射不到深水區域,水底得不到氧份,微生物也難以繁殖,水的中上層溶氧量含量高,但水底缺氧是不可置疑的,各種魚類都在搶食水中上層的微生物和氧氣,但到夜間沒有日光照射光合作用產生不了水體中的微生物質,溶氧量也隨之減少,水體的含氧量又被小雜魚和其它物質搶掠走,成魚就難以在這種環境中生存,這就是在夏季魚塘經常存在的現實問題,不可僥倖看待各種不同肥水性質的魚塘,比如;新挖一魚塘,放魚對象「鯉魚」春季4月底開的竿,限竿4.5米長,可以打窩,可以用蟲,不限,水深1.5米,當時人們紛紛而去,魚獲很滿意,很少有白板的,經過1個月後,此魚塘出魚率逐步減少,很多人猜想魚塘老闆玩家活,不良的風言風語和疑慮話題不斷的從大家口中紛紛討論,人們漸漸的減少了去此魚塘活動的次數,此魚塘造成人少,怪坑現象,這樣下去塘主也就不敢大頻率放魚,人的減少和放魚的比例是正比的,良性循環改變成惡性循環,為什麼這樣講,釣魚的心態是多上魚,上魚靠的是什麼,靠的是誘魚為主的指導思想,打重窩放紅蟲是釣魚人必不可少的基礎做法,俗話說:「重窩一下,把魚拿下」「想讓魚上岸,就拿糧食換」「黑坑要出名,紅蟲少了可不行」,等等實際諺語擺在我們面前也似乎有道理。可沒想到的是,春季的重窩加上天氣氣候不斷變化,這些重窩到夏季卻變成了垃圾場,臭底,爛泥,氨氣在看不見的水底變成了迷宮,高手們初來扎到也會夭折。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出釣前一定要偵察各魚塘的情況,釣位的選擇定位要摸清楚,用餌味道和色澤從直觀上要多觀察,做到聞、問、看、竿長線長,釣組配製,釣位釣點朝的方向和位置,等等,都是我們每一位釣魚人必備的要點,絕對不可忽視。

春季到夏季水肥的因果關係我想大家也就明白了許多,難釣魚是夏季水底窩子點被重窩子大的臭底,因為窩子量大,魚又沒時間吃食,再加上天氣的變化,氣壓底,缺氧,水底的重窩經歷了20多個小時發酵,變酸變臭,氣味難聞,當天氣適合魚又攝食的時候,釣點根本就沒有魚,魚不喜歡在那裡停留了,厭窩!

夏季窩子要想釣到魚,你就要具備冒險的打算,打窩要比春季時打窩還要重,用糧食堆積在水底,蓋住臭底現象,要麼你就使用儀型的竿子,4.5米變成4.8米竿長,線組長出竿長80公分,釣餌大香或者清淡,據有魚喜食的異味,促進魚的攝食慾望。

在配製釣餌中不要重複加入類似相同氣味的商品餌和小葯香精,以免起到不良的適口性,在夏季要減少動物蛋白含量,增加植物蛋白質,要具有清爽適口單一的氣味,給夏季的魚做一頓清香,淡味的早餐和晚餐,霧化的講究和狀態的講究,在夏季季節一定要掌握好,絕對不可輕視和忽略,經驗者告訴我們,餌的對路全憑實踐,科學運用靈活把握時間上的時機是釣魚人最難學的知識,A地的釣餌在B地的水域需要調整,B地的釣餌到D方更需要實踐,通過實踐才有科學發現,發現才能運用。

不管什麼樣的發現,都不會違背自然規律,更不能違背天氣變化的因素,氣候規律我們釣魚人在出釣前要學會預測,不要冒然違背自然規律的形成。經驗來自於日益積累,經驗來自於自然規律,豐富經驗知識才是我們釣魚人必備的法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捕魚垂釣2 的精彩文章:

快速分離活死紅蟲的兩種方法
蝦在台釣野釣鯽魚時能夠起到啥作用
初春黑坑坐釣經驗的天時、地利、人和
冬季釣魚的用餌精選
巧嘴喜歡什麼餌料?

TAG:捕魚垂釣2 |